有人說,一個人能夠獲得的成果就在于他曾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么,更具象一些就是他吃過多少苦、產生過多少價值。我現在對這句話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自認為在畢業之后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使勁地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拼命地折騰自己。就比如,堅持每天早起、做運動,不讓自己好好玩耍,有空余時間都用來看書和學習。
正是因為我知道,外界的條件我能夠改變的少之又少,我不能像某些人一樣一畢業不用忙著找工作,就等著去家里安排的崗位上班,也不能輕易改變那些瞧不上我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于如果照這樣下去,未來似乎也不會產生多大改變。所以,能夠讓自己今后的路走得更順當一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投資自己。
之前有位同事整天在我面前談論她兒子,并且經常說最好的投資是在孩子身上,她自己是不會干出什么事業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她兒子。我一直秉持不同的觀點,也一直不好道破。誠然,孩子一定是父母最大的寄托,但她的這種看法無疑就是把責任轉嫁到了別人身上,而當時還不滿三十歲的她卻不明白,將這種希望整個托付給兒子,根本就是為自己不愿吃苦而開脫責任,她的一生用不到別人來負責,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者,往自己身上投資,就是為自己負責。
其實最好的投資就在自己身上,你要花的不是多少金錢,而是多少精力。只有越來越強大的自己,才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投資自己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學習,而通過書籍是一種最方便、也很快速地收集知識的途徑。
托馬斯?科里曾研究過177名自力更生的百萬富翁,在觀察他們的日常習慣后,發現他們平日里良好習慣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讀書。他們中很多人從二十幾歲開始,便利用每天清晨或傍晚的一個鐘頭來閱讀,一周可以讀完一本書,這是個不起眼的習慣,卻是畢業后人與人拉開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讀書與不讀書,一年就是五十二本書的差距,而五年后就是兩種人生的差距。在二十幾歲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在保證頭腦充實的同時,增加知識、增長見聞,于是便擁有更多機會去實現人生的更多可能。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讀書,但是以前看的書往往雜亂無章,大多數看過的書沒過多久便忘記了是什么內容。我不知道它是否像三毛所說的那樣,讀書多了,容貌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但是因為熱愛,我便一直在讀。
而現在,我想用每個月一個主題的方式,將讀書系統化和鏈接起來。花一個月的時間來攻讀一個領域,從每個月精選的與主題內容有關的書籍當中,獲取相關知識,然后再系統化地整合起來,輸出自己的觀點。我想,這樣讀書總會比之前的效率高出許多。當然,由于這些書之前沒看過,在看之前我也不太清楚具體怎么樣,所以我會適時地選擇泛讀、精讀以及再讀,我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加入進來。
這個月的主題閱讀是“尋找夢想”,以下是我給自己定制的計劃:
經常聽到這本書的經典推薦語“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而今天我想讀它的原因在于,我想看看,這位原本是位證券經紀人的主人公,是怎樣一步步朝自己的理想邁進、創作出許多藝術杰作的。在這部小說里,毛姆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敘述了整個故事。本書情節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曾經有個朋友跟毛姆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覺得這說法挺有意思,就起了這個書名,甚是開玩笑的語氣。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我不知道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是否與西方許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我只知道這本書評分還挺高。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當你感到迷茫時,你真該讀讀心靈雞湯。不要看不起這類文章,它往往用最接地氣的語言,給予你滿滿的行動力和正能量。這本書是我在偶然之中看到的,當時就刷新了我的世界觀,原來我如此之平庸和渺小,而原來普通之人如我也可以有所作為。作者原本是一所二本大學的學生,可是她在初入大學的時候就心存不甘,一如我一樣,可是不一樣的是,她用自己這特立獨行、獨來獨往的四年時光,卻從此開辟了一流大學畢業生的輝煌之路。如果你也想像她一樣從此變得不一樣,那就好好去讀一讀,反正我的改變正是從這本書開始的,而且我的每月書單中必有一本雞湯文學,以給自己打一劑雞血。
以上便是本月余下兩周的讀書計劃,要想在每周完成一本書,最好的方法是給每天規定需完成的頁數,逼著自己將計劃進行下去。切記,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不要要求太高,每天空出大約一小時的時間來閱讀,這樣才能保持新鮮感。最后,希望以上兩本書對你我都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