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幫出品,必是精品
讀書不就是聊天嗎?
作者 | 懶先生
說起讀書,仿佛只要你念過書就一定會讀書。真的嗎?
讀書(我們不談讀教科書哈)的前提是選書,可是你選書之前想過木有,你看書的目的是什么呢?
細分一下,讀書的目的無非兩大類:為了更好地工作;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更好地工作,你可能去閱讀管理類、你所精工的專業類、還有大局勢的時事類、趨勢類、當然還會有一些專注工作的方法論的書,這是為了工作。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想的到的,烹飪、養花、茶藝、家具、裝修等等是直接的生活,還有一些如書法、藝術、音樂、小說等是為了生活品質的提升,這是為了生活。當然還有很多哲學類的書籍,是涉及價值觀和基本方法論的書,這些是既為了工作,也為了生活。
讀書有時候目的不必清晰,因為不就是和人聊天嗎?你只是與那些有知識的學者在交流。如果你碰到一本好書,可能就是碰到了一個好的聊天者,他娓娓道來,他所見得,他所做的,你靜靜地聽。然后你用你的景象去問他,他淡淡一笑,用他的故事來解答你。如果你碰到的是一本po書,那祈禱吧,你努力地學到一些東西后,就趕緊走吧,免得禍害了你那還無法識別好壞的心靈。
如果你是為了工作去選一本書,首先你一定是對自己做過分析和總結,如果你做的不認真,那可能你選的書會不準。如果你對做事是初識,那要去看一些專業的基本概念的書籍,可能這類書籍很枯草,但這是基礎,是你每天都要去咀嚼的;如果你做事的路徑基本知道了,但是對一兩個突破點不是很明了,那你就去找本專門講這個重點環節的書,一般一定會有,因為這是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問題。當然現在有了網絡,你可以通過百度文庫等去看看在線的一些資料。
如果,你希望對做事的整體能夠再有一些提升,我建議你做兩件事,一件是再回去看那些基本概念的書,然后在看的時候,經常性地聯系你工作的事件做一些比對,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基礎原理的部分;另一件是去看一下和你所做工作無關的另外一些具有相同邏輯的書,來尋找新的突破和認識。舉個例子,比如,你現在是在房地產行業做培訓工作的一些設計,那你最好去搞明白培訓的根本是什么,目的和方法是什么?同時你可以去了解一些,比如如何學書法,如何編軟件的,去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看看除了做房地產行業之外的其他行業的教學邏輯,當然這還是一個大類里的事情。那你可以去看看互聯網思維的書,他們是如何呈現、推廣、應用的。當然,我個人覺得更大的作用是回去看看“人的學習理論”的書籍,了解人類學習方法的發展,從而更好地來指導你的培訓工作。
為了生活的讀書,我覺得沒有必要弄得很刻意。生活,有時候換句話來講,就是為了消遣時間,為了讓時間有意義,有價值,那價值是什么呢?就是你覺得開心,呵呵,正如我昨天寫的那篇文字。我們不就是在找開心嗎?生活的書籍是為了提高我們的修養,提高我們對世界品鑒的能力,以及我們自身愉悅自己的能力的提升。所以讀什么書是無所謂的,但人是一定要有一個工作之外的愛好的,無論你愛好的水準有多高,你要有一個愛生活的一扇門。
讀書的方法,各有各法?;蛴涗浽诒咀由?,或直接寫在書上。我屬于后者,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隨時隨地寫在書上,然后也準備幾張廢紙,隨時隨地記錄下書上的文字,也當是練字,也當是記憶的一種方式。看書先看前言和引子,有時候在這些內容里,基本你把一本書的脈絡就看明白了,大背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任何信息或稱之為知識一定是有前置條件的,抽離了這些條件,信息的價值就不存在了。其次,看目錄,努力尋找到作者的邏輯主線,從而明白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旁支,有時可以在重點內容部分根據你前面的閱讀打一些記號;第三,是看書的時候,時快時慢,隨時讓自己的腦子參與到和作者的對話中,看不懂的,先放著,可以回來再看。當然如果是專業書,必須弄懂了才能往下看。最后,一本書看完,可以回爐一下,現在有思維導圖的軟件,你可以畫一個全書的導圖,借以記錄,并能及時運用到實踐當中。
把書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切記不要照搬照抄,一定是微運用。結合現有的工作方法,找到不合理的部分,把學到的內容放進去,做一個插入,在原有的流程里做一個新的工作內容的插入,看看是不是合理。當然,我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工作的大邏輯做一個梳理,看看邏輯上是不是有問題,和新學的方法去做比較。如果邏輯有問題那就不是微運用的問題,而是大膽試的問題了。
讀書之余,重要的是隨時記錄自己思維的閃光點,晚上的時候,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往往一閃而過,所以,我一般就隨時在手機的便簽上可以隨時隨地的記錄自己的一些雜思,幾個字也行,幾行字也行。這些整理,隨著你書的讀越多就會隨時地閃存在你的腦海里,你面對事情時的各種方法就會從你的腦海中閃現出來,這當然都取決于你的學習方法和讀書方法。
我對那些每年對自己讀書設定一個數字的人,我真的很贊賞,因為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準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我不覺得書這樣讀才好。理由嘛?很簡單,太功利,太急迫。
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要把快樂的事情弄得很不快樂。為工作的讀書,需要毅力去鉆研,最重要的是去運用。為生活的讀書,不要刻意,而是隨時結合自己的思想去做有益地補充,做生活的提升,一定要有樂趣。當然為工作的讀書,雖說要努力鉆研,但也一樣要去讓它有意思,那么如何有意思呢?簡單地講,就是從工作的基礎和邏輯著手,并能想象出自己工作時順利的樂趣,要有一種解決問題的興奮感,感覺自己既幫了自己 ,又幫了別人的那種快樂感。呵呵,根本的就是助人為樂啊,不管這個人是你,還是別人。
最后再總結一下,讀書就是和人聊天,聊的開心,就學到更多,如果你去用,那知識就變成你的。知識變成你的,就是為了去幫人,可能是在幫自己,也可能是在幫別人,原來讓人們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才是最開心的事情?。?/p>
結束,人們說一定要在高潮中結束文章才對。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