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去年結(jié)婚了。
結(jié)婚之前,我問她,為什么選擇和這個人結(jié)婚?
她說,在她過去的所有情感經(jīng)歷里,這個人不是最令她刻骨銘心的,也不是交往時間最久的,甚至在她生氣的時候?qū)Ψ蕉冀?jīng)常get不到她的點。
但打動她的一點是,這個人能夠做到與她「彼此不厭煩,一直有話說」。
是那種不管怎么吵架第二天都會依然主動和她說話的類型。
聊天不是多么妙語連珠的持續(xù)性有趣對話。
她給我拿手機翻了一些兩個人的日常微信截圖,無非是一些天氣狀況,職場上發(fā)生的瑣碎小事,關(guān)于電影的討論,社交媒體上刷到的一個段子、一張圖片,甚至都不需要對方回復(fù),隔著半天再接著說,兩個人的話題節(jié)奏和氛圍都沒有絲毫割裂的感覺。
讓彼此的存在成為生活的日常。不需要24小時隨時在線,不需要秒回,只需要對方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看到你的消息,自然而然想要拾起你的話題。
興起時綿延不絕,平淡時亦不覺得尷尬與敷衍。
今天沒有霧霾,心情真好呀”——其實不過朝陽和海淀的距離,怎么可能不知道你抬頭就能看到的天空長什么樣子,無非是想和你分享此刻的歡愉。
“公司樓下新開的餐廳換了菜單,下次帶你來吃”——約會不是非要多大盛大的儀式感,有時候,一頓飯,飯后的一段散步,就足夠令人體會愛情這件小事的奧妙無比。
“客觀來講,我覺得這部電影的評分,名副其實過高了”——兩個人在一起不是要變成連體嬰兒,更無須去刻意迎合對方,保持自我的獨立觀點、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但要給予對方平等表達的空間。我愿意多聽聽你的看法,了解你的世界,不是為了變成你喜歡的樣子,而是讓我們找到更舒服的愛的姿勢。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煩”——沒關(guān)系,知道你在抒發(fā)情緒。
“我在”
言語的力量有限,但我會竭盡所能陪在你身邊。
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困惑、選擇,以及別人怎么都無法給予解決方案的時刻,人生中,這樣的時刻太多了。
我?guī)筒簧夏闶裁疵?,但哪怕只是說說話,也是好的。
石田良衣在《十六歲》中寫道:“有個能陪我聊聊天的人,比看電視吃飯更重要。比如今天天氣不錯,我就能對她說,天氣不錯啊。如果天冷了,我就讓她添件衣服。“
我們也不需要沒話找話。
但我相信,愛對了人,其實每個人都是話癆。
我這么一個不愛聊天的人,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時,都忍不住滔滔不絕??鋸埖臅r候能和對方打電話打到天亮,回頭想想自己都覺得好笑,能有多少話說不完呢?說到底,還是貪戀和對方在一起的感覺。
因為是你,所有的文字都變成了金句。
流逝的時間和無聊的廢話也都成為戀愛的紀(jì)念品。
人的感情,至繁至簡,都大不過「能不能聊到一起去」。
有時候你遇到一個人,哪里都好,閃閃發(fā)亮,但就是感覺相處起來缺了點兒什么;有時候你千般不巧萬般不愿,就怕所擁有的與自我期望截然相反,卻偏偏著了魔,只有和那人說話的時候在笑。
愛情太微妙了。
當(dāng)然,不是所有的“有話說”都能維持一輩子,戀愛就是一場互動,失去了任何一方的主動,情感的天秤都將迅速走向顛覆結(jié)局。在合適的時間給予別人回應(yīng)也是對愛情的尊重。
請珍惜那個每天都在和你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