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已步入老齡化大國。
研究表明:2017年年末,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每個家庭平均有1-2位老人,大家庭多至3-4人,老年人在家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對于老年人的生活,則是空缺了太多。子女上班,他們大多數時間與廣場舞,電視機,公園,養老院打交道,除去吃飯,休息,以及業余生活,他們大部分時間與孤獨為伍。
孤獨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種常態。對于老年人它更是環境上或者是心理上的一種狀態表達,特別是留守老人,身體機能的退化,在心理上會形成一定的落差,導致他們在某個時間是不太適應或接受這個結果的。
大多數留守老人,有的是不愿意離開老家跟兒女在城市里同住,更多的是能自己自食其力,就不想去麻煩年輕人。總覺著,自己做一天三頓飯,照顧好自己也能過得不錯。
加上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觀念也有分歧,小到炒什么菜,放什么油,大到孩子穿什么衣服,看多久電視。還不如自己一個人過,倒也清閑,只是清閑下來的,就是屬于自己的寂寞了。
我曾看我外公一個人坐在電視機前打瞌睡,醒了就睜著眼望著天花板,不知道是在冥想什么,還是在發呆,只是這種狀態的老年人,真的讓人很心疼。他們大多數早睡早起,甚至醒得更早,沒有意料的就睜眼醒來,一看時間,才凌晨兩點多,又逼著自己閉上眼睛睡。
外公每天晚上8點多,最多九點就得上床睡覺,第二天早上五點多就已經起床。由于住在鄉下,每天起來后,都會走路去鎮上,他老人家所說的散步。六點多到鎮上,早餐店也都開門了,自己吃個早餐,再給我們這些讀書放寒暑假的人,買些早餐拿回來,這一天對于我們才剛剛起床,但對于他,已經過了3個多小時了,不論冬夏,每日如此。
年齡越來越大,可能會越發覺得,總有一些事情在自己的腦海里轉來轉去。失眠是種精神疾病,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可上帝對一個老年人的孤獨或許是很殘忍,一天24小時是如此的漫長,長到一日三餐,慢慢擇菜,煮飯,洗衣,串門都還只是過了一小半,還得去看看電視,午睡,直到黑夜降臨,才發現最冷清的時刻才剛開始,天總是黑得很慢。
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了勞動價值,慢慢承認自己老了的身子骨,不再像年輕時硬氣的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就像我奶奶在家喜歡碎碎念,要把淘米水盛起來,吃完飯再加熱去洗碗,可以節約用水。過期的零食總是不肯扔掉,說還可以吃。洗衣服要衣服褲子分開洗,洗衣機洗不干凈等一些瑣碎的事。確實七七八八的小事,總是喜歡嘮叨,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子做又沒做好,或許換一種方法也很不錯呢。
當我們說,不按她的方法做時也可以,她心理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被認可而失落吧,喃喃自語的說著,“老了,不中用了,做不了什么事了咯!”
老了就會有種挫敗感,從內心想要靠自己爬個樓梯,卻不曾覺得這些上上下下的臺階竟然像個巨大的石頭一樣擋在前方,踏上一層臺階,就像繞著巨石走過一個大圈,還自怨自艾的從心中不服輸的嘆息著,“我年輕的時候,走路爬山就像飛山過林一樣快,現在不一樣了呀!”無奈也只能搖搖頭。
每個來到世界上的個體都是從一個孩童長大成一個成年人,慢慢成為一位老人的過程。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對于大人的渴望,是真的發自內心的羨慕。有屬于自己的錢,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片面的認識到,我們稚嫩的小手不能滿足自己剛剛在腦海里的需求,例如一支蠟筆,一個粉紅的發夾。長大后,我們發現生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工作上的挫敗感,生活上過得有點狼狽,對比別人,為什么自己世界,顏色總是那么孤獨呢。有不解,也看到了那種巨大的差異,但是這并不能改變什么,我們開始收起自己的棱角,脾氣也慢慢溫和起來。我們在人生的長路里,慢慢探索著,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生老是人類的生理現象,幼小,成長,變老。心理也跟著不斷變化,渴望,強大,釋然。我總是喜歡想象。小時候想著自己長大后,要買很多自己喜歡的零食和想要的東西,到了長大的那天,卻發現兒時特別渴望的東西也就是那么回事,根本對自己再沒有任何吸引力了,甚至覺得可笑但又可愛。
成年工作后,發現大人的世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光鮮亮麗的背后,總有那些不為人知的付出。只是長大后的我們,并不喜歡把自己全部剖開給別人看,那多殘忍,那些自己咬牙堅持的時候,那些倔強流淚的片刻,嘗遍了眼淚和汗水的味道,才知生活原來就是這種滋味。
等到某一天,自己年過花甲,滿頭銀絲,看著隔壁的阿公阿婆一起去跳廣場舞,對面的一老頭總是在大早上打太極,自己也開始喜歡看京劇那些戲班子的電視了,一個人總是那么的無聊,每天面對著的孤獨,在此刻是有多無助茫然。退休在家突然發現自己過得太過清閑,總是要做做事才覺得踏實,兒女們總是覺得自己不聽話,給他們找事,好好的福不享,偏偏每天凈瞎折騰。
怎么老了,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的感覺呢。年輕時總覺著自己的熊孩子老是給自己惹麻煩,愛干架,愛哭鼻子,愛調皮,自己總是要去收拾好娃娃們的一切。老了,孩子們就來用自己年輕的語氣,說教著自己這一把老骨頭,老是給他們惹是生非,怎么覺著老了還得要學著孩子一樣,要聽話好好表現才能有嘉獎和糖吃。
曾經也是意氣風華的一代人,所擁有的青春熱血,吃苦耐勞的時光,就像坐著一趟標著時間的列車。走走停停,沿途的風景好似每個年頭的四季,春去秋來,嫩芽出綠,葉落枯黃。有的人在一九幾幾年早早下車,有的人在千禧年初揮手再見,沒有受控的目的地,只有順其自然的終點。
愿我們的老人們,都過得自在安樂,塵世繁華,看盡人間冷暖,也依然淡如止水。
本文研究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