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享中主要介紹了過度飲食者的三種類型,分別是:歡宴者,情緒進食者和持續進食者,三類人群的行為特征與激素、情緒控制及基因有關。今天將進一步探討三類減肥者的減肥經驗。
持續進食者無限制的攝入美食源于遺傳基因,對他們來說減肥就變得特別困難,路邊美食廣告對他們的影響特別大。針對這部分人群,科學家們進行了下一步試驗:讓志愿者佩戴能監測注意力數據眼鏡,結果發現持續進食者眼睛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美食上,他們看向食物的注意力比其他人要高出2倍。
對大多數人來說,當體內脂肪達到需要時,就會向大腦輸送信號停止進食,但是持續進食者體內缺少這種提醒,于是就會過量飲食,他們會不斷的想吃東西。擁有饑餓基因的持續進食者減肥時首先要抵制食品公司的宣傳廣告及美食誘惑。通過心理暗示告訴自己:禁止不住誘惑,不斷購買美食,是食品公司強迫自己的行為,所以要不斷暗示自己我不需要,我能拒絕這種強迫自己購買美食的行為,從而控制自己的欲望,減少購買美食的資料,減少食物攝入量。
情緒進食者則是當情緒激動,緊張時會通過進食來緩解壓力。小時候被虐待不能吃飯的遭遇讓志愿者飽受情緒的危害。通過核磁共振檢查時發現在大腦中獎賞回路區的活動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正常心態,開心、悲傷時都會獲得愛吃的巧克力奶昔獎勵。掃描顯示當在被訪者等待獎賞時,回路區域的活動非常強烈,非常期待進食以緩解這種情緒。因此為情緒進食者制定的減肥計劃則是:加入團隊,取得團隊成員鼓勵與支持,團隊成員間的相互激勵非常重要,在團隊中通過這些分享與支持讓自己能夠將情緒失控時的壓力從食物中解放出來,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歡宴者腸道內缺少分泌相應的激素,他們會一直感覺饑餓,因此不能向大腦輸入信號提醒他們停止進食。科學家建議歡宴者改變飲食習慣增加高蛋白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增加蛋白質、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能吃甜品,唯一能吃的甜品只能是水果。
通過超聲波檢查歡宴者進食后的胃部活動發現文鷹嘴平豆、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飽腹感,科學家們將蔬菜水果用料理機榨成果蔬湯汁延長食物在胃里的時間。
減肥早期在剛開始的1-2周內會出現水份減少的情況,體重減少很快。志愿者體重減輕的速度超乎想像,最多減少了6公斤,平均減少了1.5到3公斤的重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減肥第3周開始又開始出現了停滯的情況,甚至有些志愿者體重開始回升,食欲又進一步增加了。科學家們展開了下一步試驗。
志愿者們被要求改變作息習慣,一半提前入睡,一半熬夜,晚上只能睡3小時。當眨眼充足和睡眠不足的志愿者們進入超市進行采購食物后發現:兩組結果差別明顯,睡眠不足者購買了很多甜品及垃圾食品,而睡眠充足者購買的要健康的多。研究結果表明:睡眠不足會讓人產生很多錯誤的決定,購買非健康食品,專家建議在精神充足的時候列出采購清單,并且根據清單進行購買,減少非理性采購,從而堅持下去達到減肥的目的。
一個月后,歡宴者采用的是高蛋白低升糖指數療法,被訪志愿者減少了4公斤;情緒控制者采用了小組支持的飲食計劃+認知行為療法,被訪志愿者減少了3公斤;而持續進食者遵循的是間歇性禁食法,被訪者減少了17公斤,并非所有的志愿者都達到了減肥的目標,有些減少了2.7公斤。接下來的減肥之路更為艱辛,需要不斷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