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種名:虞美人
學(xué)名:Papaver rhoeas
門:種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科:罌粟科
屬:罌粟屬
一花一名
相傳人們?yōu)榱思o(jì)念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把在她自刎的地方長出來的艷美花草稱為“虞美人”。
形態(tài)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全株被剛毛,莖直立。葉互生,長3~15厘米,羽狀深裂,兩面被淡黃色剛毛。花生于花梗頂端,花苞卵球形、下垂,花開后則向上;花瓣4枚,圓形或橢圓形;花色多樣。蒴果寬倒卵形。
虞美人和罌粟的區(qū)別,其實(shí)近看很明顯:虞美人全株有明顯的糙毛,分枝多而纖細(xì),葉質(zhì)較薄,整體感覺纖弱。而罌粟全株光滑,莖粗壯,莖稈分枝少,葉厚實(shí)。
植物價值
虞美人的花多彩豐富、開花時薄薄的花瓣質(zhì)薄如綾,頗為美觀。因?yàn)橐恢晟匣ɡ俸芏?,此謝彼開,可保持相當(dāng)長的觀賞期,適宜用于花壇、花境栽植,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
花和全株入藥,含多種生物堿,有鎮(zhèn)咳、止瀉、鎮(zhèn)痛、鎮(zhèn)靜等功效;種子含油40%以上。
植物文化
相傳秦朝末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xiàng)羽兵敗,被漢軍圍于垓下。項(xiàng)羽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與寵妾虞姬夜飲。忽然聽到楚歌四起,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感到大勢已去,含淚唱《和垓下歌》起舞,歌云:“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從項(xiàng)羽腰間拔出佩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流如注,香銷玉殞。這就是戰(zhàn)國時期最為凄美悲壯的愛情故事之一——“霸王別姬”,傳頌千百年來,一直令人唏噓不已。
后來,在虞姬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形狀象雞冠花,葉子對生,莖軟葉長,無風(fēng)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于是就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鮮艷的紅色,據(jù)說就是虞姬飛濺的鮮血染成。似乎虞姬死后仍在,她變成了虞美人草,年年在春末夏初這段時間開花,即使轉(zhuǎn)為草胎木質(zhì),依然執(zhí)著,仍是那一份對霸王的堅(jiān)貞與守候,還是像從前一樣終年不停地為霸王展顏巧笑、弄衣翩躚。
詩詞賞花
《虞美人草》
許景迂
合歡枝葉想腰身,不共長安草木春。
若聽楚歌能楚舞,未央空有戚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