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源源不斷的需求,我們常常無從下手,哪個需求比較緊急?哪個需求可以延后?......等等問題困擾著產品,那么需求池的建立就很有必要了。
首先,需求池是什么?
顧名思義,需求池就是產品用來管理各種各樣的需求的。需要詳細說明該需求的各個要素,那么一個需求通常有哪些要素呢?
1、需求編號
簡而言之,就是這個需求的識別碼,便于搜索歸類
2、需求所屬模塊
根據現有產品模塊,把新增的需求分到各個功能模塊,方便技術統一開發
3、需求描述
簡單的需求,直接描述解決什么問題
不是小需求的話,需要把為什么要解決問題的原因以及要解決什么問題都記錄下來。(解決問題的原因,多數情況下需要產品刨根問底的去問,去了解實際上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和想解決怎樣的用戶需求)
4、需求來源
5、需求類型
主要需求類型有:新增功能、功能改進、體驗提升、BUG修復、內部需求等。
6、需求添加時間
此需求添加到需求池的時間,而不是需求提出人初次提出的時間。目的統計需求明確到需求上線的周期
7、優先級
需求池中的需求優先級可以用高、中、低來初步進行確定哪個需求的優先級更高。通過需求評審后的需求,優先級更應該按照1、2、3、4的順序進行排列
8、狀態
待討論、暫緩、拒絕、已明確。已明確的需求基本上下一步就是進行版本規劃了,這時候需要重新評估需求優先級(用1、2、3、4數字標識),定哪個版本上線、版本啥時候發布。
9、備注
其他任何信息,如:需求期望完成時間、被拒絕原因、暫緩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