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對iOS的規范性在提升了app的品質的同時也帶來了對開發者的限制。翻閱了各種官方文檔和資料,得出結論如下:
1、實現后臺定位有2種方式:
standard location service(調用CLLocationManager的startUpdatingLocation)
significant-change location service(調用CLLocationManager 的startMonitoringSignificantLocationChanges)
2、兩者區別:
前者(startUpdatingLocation)是標準定位,想要在后臺使用必須在info.plist文件中增加Required background modes屬性,并選擇App registers for location updates值。
前者(startUpdatingLocation)在后臺運行時可能會因為資源問題被系統掛起(suspend)或終止(terminate),但一旦有更新會被喚起,但是當更新時系統任然資源緊張,則會被延遲調用委托。如果對于實時性要求高的可能不適合這個,很難控制用戶機器性能狀況。
前者(startUpdatingLocation)如果被用戶手動關閉,就不會再被喚醒。
前者定位基于gps/基站/wifi定位,具體使用哪一種CoreLocation框架有一套自己的規則。
后者(startMonitoringSignificantLocationChanges)是使用基站定位的,所以設備一定要有電話模塊,在plist中可以設置xx屬性來限制可被下載安裝的設備。
后者(startMonitoringSignificantLocationChanges)不管是在后臺還是用戶手動關閉都會被喚醒調用委托,只有3種方法可以阻止它的更新。(1)用戶關閉定位服務(2)用戶關閉對該app的定位服務(3)設備處于飛行模式或者無法開啟必要的硬件(猜測是定位模塊的硬件)。
后者(startMonitoringSignificantLocationChanges)什么時候更新呢?是在更換基站的時候更新。所以更新頻率與基站密度有關。市區更新頻率較郊區高。所以很多同學說沒有更新是因為還在同一組基站范圍內。
前者較后者耗電且精度高。
3、兩者共性:
兩者都更新位置信息時都回調相同的委托方法:-(void)locationManager:(CLLocationManager *)manager didUpdateLocations:(NSArray *)locations;
4、上傳信息:
由于后臺任務只分配了有限時間執行必要的操作,所以如果在超時之前未完成(比如網絡請求),app將會被終止。這里有一個方法,可以申請額外的10分鐘讓你執行想要的操作,申請后臺任務:beginBackgroundTaskWithExpirationHandler(不詳細說了,使用方法可以查一下資料)。
5、總結:
2種方式各有利弊,根據使用場景而決定,前臺運行的app通常要求準確實時定位,并且運行時間有限,考慮用第一種標準定位,比如導航應用。如果移動速度快(距離變化明顯),長時間定位(監控),可以考慮后者,比如打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