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冷暴力”一詞似乎已成為兩性交際中的家常便飯?!袄浔┝Α钡某霈F,看似讓矛盾冷卻,但其實為日后的爆發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那么,大家又是對冷暴力又是作何想法呢?讓我們來看看路人的采訪吧!
01路人評價”冷暴力“
在一次暴走街拍的街頭采訪中,路人認為,比起吵架“冷暴力”殺傷力更強。
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來自暴走街拍
“ 兩個人都憋著不說話,其實就會把這個無悔加深,你憋了一個星期,自己想著解決,但其實問題根本解決不了?!?/p>
“語言暴力是短期內殺傷力比較強,語言暴力可能是當時你在氣頭上,哄你兩句可能就好了,但你在這段時間會想很多,可能想著想著就不要他了。”
“一般來說語言暴力更可怕,雖然以前很喜歡冷暴力。但后面發現,這不是解決辦法的方式,還是得直話直說?!?/p>
來自暴走街拍
其實,從路人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冷暴力”帶給人的傷害是大眾所不喜歡的。那么面對著沉默的對方,如何正面解決問題成了避免“冷暴力”發生或繼續的關鍵。
02什么是”冷暴力“?
百度百科給出這樣的解釋,“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多通過冷淡、輕視、疏遠和漠不關心等行為,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傷害,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虐待。”
在了解“冷暴力”之前,其實我對“冷暴力”的理解,還停留在只是情侶或者其他兩性關系,一種吵架的方式。
然而在了解之后,才清楚原來“冷暴力”算是精神虐待的一種。
這種精神虐待的心態,在作者瑪麗弗朗斯的《冷暴力》一書中,給了這樣的解釋。
“當發現‘所愛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或者太過依賴彼此的關系,精神虐待的沖動便會升起”。
其實現實生活中,以冷暴力的方式解決的問題的情侶不在少數,許多人企圖以“冷暴力”的方式來迫使對方提出分手。
這類型的施暴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希望自己成為結束這段關系的一方,一則影響自身名譽,二則影響新的戀愛關系。
而被虐者往往感覺到痛苦和無助,不清楚如何能夠擺脫這樣的感受,也找不到解決這段關系的途徑。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而我的心還是無法平靜。
03解決“冷暴力”的幾種方法
1)端正自己的態度,拒絕過度的忍讓。
過度的忍讓容易并不能解決問題,只可能讓問題逐漸惡化。甚至讓自己成為,為了配合與順從對方的犧牲型角色。
而對于兩性關系中,不論是過度奉獻,或是過度犧牲,都無法讓這段關系保持長久。
前不久,《女兒們的戀愛》中,張恒與鄭爽的關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評。
兩人的相處方式有著太多的問題,其中,最為致命的是冷暴力。兩人的不理解,不溝通,以及鄭爽多次的哭泣與安慰,讓作為觀眾我尤為難受。
鄭爽的父親更是對張恒的冷暴力做出了這樣的回應,
“作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都是心疼的,有些事情對事兒不對人,希望孩子們在情感和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不斷成長!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風順的?!?/p>
即便是忍著怒氣,對事不對人。但相信鄭爽的父親,在面對女兒與男友”冷暴力“的場面,一定還是心疼與憤怒。
我們不在兩人的關系做過多的評價。
但面對“冷暴力”,無論你如何地愛著對方,都請你忍住,端正好自己的態度,不要過度的忍讓。
2)及時溝通,別讓兩人的關系“窒息”。
任何關系的建立,都源自于一開始的溝通。誤會與猜測有千千萬,而結果只能兩人的關系越來越淡。
兩人開誠布公的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不要去猜測對方的想法,不要去質疑對方的態度,也不要去詢問“你是不是不愛我?”,更不要在話題還沒開始前就帶著憤怒。
這樣都不利于兩人感情的深入,用冷靜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面溝通。在沒有完全理解對方的想法之前,先把自身的情感壓一壓。
如果對方確是“不值得”,到時候你有的是機會“撒潑”。
3)審視兩人的關系,認清自己的需求
兩性關系之間,其實最讓人害怕的是,發現對自己的需求不清楚。這恰恰容易導致,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出現令自己不滿意的問題。
你的需求不是罪,認識不清會很累。
你是否一直期待著別人的回饋,而你的這份期待卻好像一直沒有到來,于是你開始絕望,認為自己過度付出?
但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對方本不是你想要的人?
在我的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在前一任面前的冷酷無情,轉眼間面對現任,卻成為讓人夸贊的好對象,之前對前任的種種“冷暴力”方式,不復存在。
這似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其實,無非是你們一開始就沒有認清自己的需求,審視好兩人在戀愛中的位置。
4)學會自愛,做好自己
學會自尊自愛,當你做好自己的同時,冷暴力也會離你遠去。
你是什么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常說“戀愛是一面鏡子”。
也許,你對自己的另一半有著許許多度的需求。但最終你會發現,真正和你走到最后的那個人,其實和你一樣,半斤八兩。
所以,從現在開始,學會自愛,做好自己,不做過多的需求。你就會發現,當你再一次面對”冷暴力“的時候,你不再在抉擇與痛苦中徘徊,而是果斷離去。
愿你不再遇見“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