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個真實事件,奮斗逼們在裁員潮下的動蕩歲月。
故事的主人公之前在一個二線廠的奇葩部門做開發,奮斗逼的濃度出奇的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他離職前最后一次體檢,組內的人中有一半人患上了長期加班帶來的慢性病。
而他卻和一群年輕的小伙伴從一開始就商量著“摸魚”,當然這不是真正的摸魚。比如同樣是趕一個項目,他們會選擇延期到第二天白天上線,奮斗逼們卻選擇肝到凌晨四五點。他們接最難的活,就排最久的期,這樣就能利用工作時間互相監督學習。
而奮斗逼們沒有選擇性的接下了所有0成長的業務需求,然后自覺肝到了凌晨。
2020年初,不是大批公司倒閉或者裁員嘛,然后整個部門都被裁掉了,因為之前他們有去學習提升,所以基本都跳到大廠里,而故事主人公目前就是在阿里講述了這個故事,然后那些奮斗逼,因為只知道寫重復的業務代碼,工作期間毫無提升,直到現在還有幾個沒有找到工作。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按照正常流程來說,應該到了總結的時候了,那么這個故事交給我們的道理就是在不被辭退,不影響公司發展的前提下,花時間提升技術是對的,哪個公司都不會永遠養著你,自身實力最重要。公司不會因為你肝到住院給你花錢,你幫大老板賣命,到頭來大老板也只會在意自己的利益,人都是自私的,那么為什么要想著大老板的大餅拼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