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關于學習的問題,剛在終極算法這本書中看到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是說,知識對于人工智能而言就是數據的統計結果,技能呢,就是程序。這句話讓我眼前一亮。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而且并不是深奧的理論,為什么我以前沒有意識到,我指的意識到是說在概念上跟這個想法一致,而不是擦邊球的想法,比如說,我認為技能是我實現現實目標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我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是我的表達能力或者語音組織能力,或者是體力也算一種。
是否是因為我懂了,所以才覺得簡單呢,如果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是否我就依然在窗外,還是不懂。
第二個領悟在于,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原因就在于,只有知識而沒有實現目標的工具。所以,在實踐過程中,知識和技能同樣重要,不能有偏頗,光有知識沒有技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實現,只有技能而沒有知識 ,將會很快遇到天花板。
在此再說下知識是數據的統計結果,說對也對,但是表達的其實不夠嚴謹,日常生活中的很大部分知識確實是統計數據的結果,但是涉及基礎類學科、科學、藝術等門類就不只是數據的統計 結果,而是通過高度概括的能力而達到的一個結果,當然這中間也是有統計數據的考量。
在此不確定的一點是通過假設設計的實驗方式做出來的實驗結果算不算一種統計的結果,應該算,統計如果分兩種,一種是自然情況的統計結果,另一種就是刻意設計的實驗的統計結果,都算,那么知識歸根到底還是數據的統計結果。
那技能就是程序,這個該怎么理解呢,程序是預先設計好的一種輸入一種情況得出一種結果,這跟我們處理事情的方式很相似,我們正常情況下是現有做一件事的動機,有動機后就會尋找目標,確定目標后會想自己如何實現這個目標,確定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的時候,就會分析當下的情況,根據當下的情況及自己手中的籌碼,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然后解決問題,最終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那么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需要用到的工具其實對于計算機而言就是她的程序,程序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比如微信要解決的就是溝通的問題,照相機要解決的就是照相的問題,通過實際使用情況,優化程序的過程相對于實際情況就是優化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的能力能更好的解決當下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想這樣一個問題,說到程序,經常會提到說快速迭代這個詞,指的是在程序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快速投入市場 ,在反饋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程序,這樣程序反而能通過高頻次的修改,很快的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現在問題來了,個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按照前面所說的情況類比,那么就是要去嘗試實踐,同時要有反饋,通過反饋,我們就能知道哪些是受歡迎,哪些是沒意義的,這樣就可以進行迭代。
但是問題來了。實際操作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就是經常會提到的所謂的瓶頸期,為什么會出現瓶頸期呢,第二、如果只是靠反饋來操作的話,是否就會等到最好的結果,舉例來說,現實中的選擇經常是開放式的,并不是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想要呈現出什么樣的結果,如果只是一味的迎合,會迷失了自己,反而做出個四不像的東西,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個問題留著明天想,過兩天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