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沒打算那么早寫的,因為覺得這部片子我有些地方沒看懂,很多地方都沒沒仔細看夠,所以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寫些什么,看完之后在網上看來一些影評和個人的觀后感,都沒有找到我想看到的,也可能是電影上映時間還比較短,以后會更多人寫出更精彩的內容吧。
確實是驚喜到了,我看過的電影不算很多,但是會讓我看完一遍之后還想再看的沒有多少,《千與千尋》和《霸王別姬》是其中,而《紅海行動》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我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感覺。就是有種,我想認真看懂每一個細節,想把整部電影的情節都記住。可能是因為我第一遍沒跟上節奏,思維更不上所以想再看一次吧,哈哈。
開始入正題,《紅海行動》是以2015年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的,沒記錯的話,也門撤僑可以說是中國撤僑行動中最為驕傲的一次,在敵方和軍方停戰的短暫時間中,成功將500多名中國公民安全撤離,還帶上了一部分外國人。更多大大小小的撤僑行動我們不知道的,但是肯定的是,每一次救援行動,中國軍人都是竭盡所能,勇敢前行的。
影片中以小見大,從中國海軍蛟龍特種部隊來切入,一開始就是中國貨船廣東號被海盜劫持,可以說是直接進入高潮,一點廢話都沒有。馬上就是海軍進行的營救行動,里面的臺詞90%以上都是作戰的對話。在第一次營救行動中就出現了這部片的主演們了,大家要認真記住他們各自的名字和身份,因為在每一次的激戰中,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職能和重要性。
這部片我看的時候,認識的演員里,8個主演只認識杜江,而且是看到中間才發現,原來是嗯哼爸比呀(而且我還看到霍思燕的幾秒鏡頭),畢竟在影片中,他們穿著都一樣,臉都抹臟了,所以真的有必要提前看看演員表,看看哪個演員是哪個角色,雖說都是主演,但是他們都沒有主角光環的不死之身,反而人質卻有,全程戲下來只有人質鄧梅毫發無傷似的。因為我已經看過了,所以就可以說一下,8個戰士里,有兩個機槍手,一個左機槍手是張德天也叫石頭,右機槍手是全隊里唯一的女兵佟莉,這位女兵角色的設置真是太精妙了,增添了平衡感和一定的感情線需求。而且完全是一個女漢子的形象,沒有任何違和感,和戰友同生共死,在最后一戰中還有出色的表現,這個后面再提。然后是隊長張譯,副隊長兼排爆手徐宏(杜江飾演),狙擊手有兩個,但是是沒有交集的,前面的是羅星,我還沒發現羅星的扮演者是我認識的演員王彥霖,都是后來看演員表才發現原來是他呀,因為我看過他演的《無心法師》和《楚喬轉》,所以還是有印象的,但是因為這部電影里的軍人裝備和著裝太嚴實了,而且他還演狙擊手,搶都把眼鏡擋住了,所以,我還真沒能認真看見過羅星的臉過。又因為羅星在第一次營救中受傷了,才有了后面第二個狙擊手的顧順。和狙擊手組CP的是觀察員李懂,在后面顧順和李懂這兩個角色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然后是通訊兵莊羽,醫療兵陸琛。因為在看《紅海行動》的當天,剛好看了《血戰鋼鋸嶺》,里面的主演也是醫療兵,兩個醫療兵都很厲害,在戰場盡自己所能救更多的人,在面對血肉模糊的場面會害怕會難受,但都沒有退縮過一步。因為我看的時候沒記清楚通訊兵和醫療兵的樣子,導致在后面有一位戰士犧牲的時候我都還分不清,誰犧牲了,看得我好抓雞,好想問旁邊的人就是是哪個是哪個?但是因為是我自己一個去看的電影,所以不好意思問旁邊那位不認識的。然后,還有海清飾演的法籍華人記者夏楠,海清的演技真的不錯,在得知自己同伴的噩耗的時候的表現真的看得也跟著難過了。電影里的主角就介紹了,接下說一下電影。
電影是以蛟龍小分隊營救中國人質鄧梅為主線,以夏楠追蹤黃餅為側線,然后兩條線交集,期間經歷多次危機和激戰。很多觀眾說看得很爽,當然爽啦,從軍事裝備看,都是國家海軍支持的,還有其他國家支持的軍事武器,從每一位使用的槍支到戰機,坦克都是叫得出名字的厲害武器,軍事迷看的話肯定會認得。當然,我是一件都不認識的,所以說武器是恐怖分子厲害還是軍方還是海軍,我是不知道的,只能從戰果和臺詞中知道,不過看見有人說,伊維亞軍方用的是政府常規武器,而恐怖分子所用的武器都是西方國家使用的武器,連司機都是西方臉孔,這些都是在暗示叛軍和恐怖分子背后的支持者是誰。如果有人有興趣我覺得可以把《紅》的拍攝花絮或者專輯也看一下,因為里面會介紹到電影里軍事武器,畢竟很多都是現役武器。我覺得以后的閱兵也要認真看看,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原來厲害的地方多著呢。然后,電影里的細節也做的很好,因為有專業的軍事技術指導,導演也是軍事迷,親身示范,所以很多細節都很好,和真實的作戰一定程度上很接近。例如狙擊槍上的防反光網布,和握槍姿勢,雖然也有人說這種戶外激戰還保持這么標準的姿勢不是實際,但是我覺得能在電影中表現出來我覺得完全可以。還有羅星的狙擊槍是吊在飛機上固定的細節,后面女兵單打獨斗所用的招式,都是真實存在并真的應用到實戰的。普通的觀眾看不出還原度究竟有多高,只知道場面激烈,很震感,但是真正的軍人和退役的士兵也許會看出,有一段評論說迫擊炮的射擊和轟炸后的場面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可以看出在影片中的場面,在真實戰場上也會出現。因為這都是根據真實事件來拍的,也許劇情會虛構,但橋段是有根據的。例如恐怖分子挾持平民做人肉炸彈,叛軍培養小孩做狙擊手,挾持人質,殺死人質的手段,等等,這些都是有根據的。還有很多很多地方是作為普通觀眾會忽略的,很多很多地方,觀眾來不及深究的,這一切都是《紅海行動》的精彩之處,都是精華。
如果要完全看懂的話,真的很花心思,反正我看完還是有很多疑問的,比如我看到海軍撞門而入之后把撞門的那個工具扔地上了,怎么不回收?;然后也不理解為何叛軍要綁架中國人然后發視頻給中國軍方,目的是啥?;究竟博士和首領是什么關系?首領是好人還是壞人?最后搶黃餅那里是黑吃黑嗎?在叛軍大本營里夏楠說用她自己交換人質,這有啥區別?一個中國人換一個中國人?不是一樣嗎?很多疑問,因為劇情太緊湊,我還沒來得及理解,有馬上打起來了。還有叛軍為何要盯著中國領事館的人,要殺中國官員嗎?為何要逼他們的車進入戰區?為何隊長那么厲害,英文和當地語言都會說?
說了那么多,還沒開始寫自己的感受,所以,我覺得真的可以寫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我都無從下手,只知道看電影的時候,我是一直處于,哇好厲害,又打起來了,誰是誰?怎么會這樣?剛才發生了什么?好緊張,好擔心他們幾個的安全。看著看著,我發現好像在看漫威的英雄片那樣,武器一件接一件,還會飛檐走壁;又像在看以前小時候看的日本的什么五色戰隊那樣?幾個人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戰斗,我聽得最多的是,“隊長,什么什么......","誰誰誰掩護我.....什么什么","快跑......",其他的臺詞我都記不住了,因為他們的臺詞就作戰戰術之類的,說得好快。我又要看字幕,有要看畫面,又要看演員哪個是哪個,又要看劇情,我覺得我眼睛和大腦好忙。
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從個人說起吧。首先是隊長張譯,在第一次營救中,羅星被海盜的搶打穿了脊髓,但是身為隊長的張譯面對自己的隊員卻只報喜不報憂,只告訴其他隊員羅星脫離生命危險,卻把羅星要面臨終身癱瘓這個沉重的打擊自己來扛,自己一個人來難受。這時候艦長出來了,和他說了一句話,意思就是作為軍人,早就有所預料和有心理準備要面對的是什么,相信每一位軍人都知道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無畏精神實在讓人敬佩。接下來在每一場的戰斗中,隊長都是最忙的,要戰斗,還要保護記者夏楠,還要被夏楠懟,心疼隊長。不過這都是劇情所需。比較深刻的是在夏楠提出要跟著一起去營救人質的時候,隊長拒絕好幾次,上級的命領是送她安全離開,上級的命令是要救那一位不能不救的中國人,上級的命令什么什么。這里讓我感覺到了叫做軍令如山。隊長在后面得知夏楠的經歷和執著的原因之后,他也被感動了。
然后是兩位機槍手,石頭和佟莉。在出任務之前,石頭把合照上自己和佟莉的那部分撕了下來放在了自己的防彈衣里面,然后出門就撞到了佟莉,這一刻我就知道,他們有感情線了,只不過我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局,他們的感情線不但沒開始過,發糖的鏡頭加起來的都不知道有沒一分鐘。就是在石頭給糖佟莉吃,佟莉看見防彈衣里面的照片,和石頭犧牲后那短短幾十秒的痛哭和緊張地撕不開糖紙的這幾幕而已。而且真的一秒都不耽誤戰斗,上一秒石頭死了,佟莉傷心欲絕,下一秒馬上舉起機槍來戰斗。這就是真實的戰場,這讓我想起《血戰鋼鋸嶺》里有一幕,兩個士兵還說著話,下一秒左邊那位就被爆頭死掉了,右邊那位都麻木了沒表情了,繼續專注戰斗。在戰場上生離死別是最普遍不過的場面了,來不及傷心更來不及兒女情長。唯一能做就是盡力打好這一場戰,不讓戰友白白犧牲。石頭犧牲的這一幕,我看得都流淚了,應該說,當石頭在車上被炮火打得整個左邊的頭和臉都血肉模糊,露出錚錚白骨的和牙齒的,一邊痛苦地大叫一邊還要努力讓自己冷靜和堅持戰斗的時候我就已經很心痛了。然后4個人進了石屋,小女孩受傷尖叫,醫療兵陸琛用最快的速度幫她止血,此時石頭因為半邊腦袋被炸爛,而痛苦地嘶聲力竭,佟莉拿著槍在瘋狂地打窗外的敵人,就在這一刻,外面的敵人快趕上了了,快要攻擊到他們的時候,說時遲 那時快,原本痛苦不堪的石頭居然發揮了軍人本能反應馬上又拿起槍來戰斗了,他的反應真的太快了,也許當時他就只有一種信念,只要還沒死就要繼續戰斗,就算他沒有了半邊腦袋,只要還沒死,人未倒槍就不能先倒。本來就夠慘烈的場面,敵方居然還扔了個手榴彈進屋,因為沒有任何掩護的地方了,所以陸琛只能用最快的反應和速度把手榴彈扔回出去,就這樣,一條胳膊就給炸沒了,佟莉一邊開槍打敵人一邊瞄看著旁邊的受傷戰友用另一手不斷地找工具綁住淋淋的胳膊止血,臉上有驚恐有害怕有悲憤,在不知道該幫忙和該開槍戰斗的時候,這時的石頭終于喉嚨中槍了。我的天,真的有夠亂的,我都沒認真看清楚他們每個人在干嘛就一個斷胳膊一個中槍了。反正就很激烈的場面。在最后4個健全的戰士,佟莉是其中一個,畢竟如果一個女孩子斷手斷腳的實在太殘忍了些,在佟莉在飛機上和敵人單打獨斗的那幕也很精彩,里面所使用的招式都是真實會使用在實戰中的,最后那招反身鎖喉更是厲害了。
接下來的說說徐宏副隊長,因為他兼排爆手,所以有幾幕拆炸彈的驚險場面,他每一次拆炸彈,隨著炸彈的倒計時嘀嘀聲和周圍激烈的轟炸聲槍聲,觀眾的心也隨之緊張起來,拆炸彈要非常高的專注力和信心,在危險的環境中還要保持鎮定和理智,稍微出一點差錯炸彈就很可能馬上爆炸,毫無一絲生還機會。每一次拆炸彈都是抱著九死一生的心。有因為他是嗯哼的爸比,所以我都不想他那么快犧牲。還好堅強活下來了,還參與了后面的一場坦克大戰,沒錯,就是之前提到的那部坦克,3部M-60坦克追一部T-72坦克,完全是實景實物實地拍攝,超級震撼。一定要認認真真看看,不是說認真看杜江,是要認真看看這幾輛坦克,因為導演說徐宏開的這輛超級超級貴,劇中最貴的“演員”沒有之一。
接下來說說通訊兵莊羽,其他不說,就說他臨犧牲前的那場戰斗,真的看得人有緊張又心痛。因為他也是采用了把手榴彈扔回去的方法,所以他的手指也炸沒了,這里告訴我們如果被扔手榴彈一定要找掩護的地方而不是扔回去,雖然一般人也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因為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受傷了也不知道自己受傷,所以在他被炸掉手指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手指沒了,直到看到地上的殘指,再看看自己的左手,才發現自己受傷了。一個戰士沒有了手就不能開槍了,所以他只能竭盡全力用盡一切辦法去殺死面前這個要置他于死地的敵人。用牙咬用頭撞,只要能對付對方的都用上了,在最后一口氣他險勝了對手,就這樣剩下半條命的莊羽看著離自己不遠處但已分為兩半的信號接收器,但是還好他生命力強,還好他夠頑強,在最危險的關頭把接收器安接上了,但是,殊不知對面那個死不斷氣的壞蛋,剩最后一口氣還要抬起頭射莊羽一槍,就這樣,通訊兵莊羽在發出了蛟龍分隊最后的一次的求救信號后光榮犧牲了。前面在影片中出現過他和副隊長的一次對話,也是為數不多的非戰斗場面下的對話,就是莊羽在面對完又一次的戰斗后覺得自己不夠勇敢不夠強大想放棄退出蛟龍,而副隊長沒說過多安慰的話,就一句,每個人都有無數次想退出蛟龍隊的念頭,但最后也還是堅持留了下來了,能走到現在就代表每一位軍人都是合格的。還一起喊出了蛟龍口號“強者無敵”。最后也證明了,莊羽是一位偉大的海軍,他不僅及格還很優秀。
然后是醫療兵陸琛,通過醫療兵陸琛,在戰場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醫療兵,他除了兼顧戰斗之外還要兼顧救人,用最短的時間去止血去,去截肢,面對血肉模糊的傷員。我記得有好幾個特別血腥重口味的畫面是通過其中一位主演的視覺看到的,看到了這些駭人的場面他內心產生了害怕,這就更寫實了,畢竟海軍也是人,面對這樣的場面也會害怕,更突顯出角色的真實性,引起觀眾共鳴。正如有一位演說家是這么說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害怕之后仍然堅持前行而已。”我忘記了這角色是哪個了,是莊羽還是陸琛?
到了最喜歡的一對組合了,就是狙擊手顧順和觀察員李懂。他們的每一次的配合都很精彩,最精彩的是在那場敵方第一次出現狙擊手的時候,因為敵方狙擊手位置很隱蔽很難找到他位置,而這時在制高點的顧順也要為下面的隊友提供掩護和對敵人的狙擊,這樣一來,敵方狙擊手就很容易發現了狙擊手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李懂和顧順分工合作,李懂拿著望遠鏡一直在找呀找呀,終于發現了敵方狙擊手的位置,并對敵方狙擊手發起攻擊,牽制住敵方狙擊手,而此時,顧順就抓緊時間去攻擊敵方迫擊炮的炮手,就這樣的合作下,完美完成了一次攻擊任務。還有的是當對方狙擊手瞄準了顧順所藏位置,在等顧順逃跑的時候狙擊他,而迫擊炮又快打到顧順所藏位置的時候,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顧順一邊轉身逃跑一邊把自己的頭盔用槍口舉起在另一邊,利用敵方狙擊錯誤的位置的短暫時間里迅速逃離危險位置,藏進下一個埋伏點。這也是我認為很精彩的地方。還有在后另一次戰斗中,李懂和顧順失去聯絡,觀察到敵方狙擊手位置的李懂卻告訴不了顧順,只能自己親自上陣開槍,但是打了兩槍都沒有打中,而這槍聲也恰巧提醒了顧順要狙擊的準確位置,后而一擊即命中敵方狙擊手。而李懂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也成長了,從面對壓力會感到壓力山大到戰勝壓力能在最后關頭開出準確的一槍。
最后一提,在專輯里有導演和主演的一些對電影的感想和心理歷程。導演要求很嚴,演員在拍攝期間很辛苦,辛苦到都快崩潰,拍攝地惡劣,生活環境極差,身體和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戰,連導演都說自己內心都在叫救命,因為實在太辛苦了,導演林超賢坦言曾經的自己不是很搶手的導演,甚至拍的電影由于成本高都不掙什么錢,還曾經想過放棄,接拍商業電影,迎合大眾市場。但是,《湄公河行動》讓他看到希望了,正是導演的堅持和各位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才有了《紅海行動》。所以感謝為《紅海行動》所付出的過的人員,更感激和致敬為中國為世界和平付出的可愛軍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