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在幼兒園進行觀察學習,進入了一個小班作為觀察對象。在孩子們進行區域活動時,先是每個孩子自由選擇了自己想要去工作的區域,或建構,或手工,或閱讀。
?在益智活動區域內,孩子們會去選擇自己想要工作的內容。小A是發育較其他孩子較遲緩的男孩子,他選擇了夾核桃這一工作。由于年紀小,他本身發育較遲緩,手指小肌肉動作并不熟練,剛拿起工作托盤,盤里的核桃碗就傾斜得快要掉下來,重復幾次都是如此。這是老師出現了,她輕輕地走到孩子身邊,手把手教孩子說“看到托盤旁邊貼有兩個紅豎條了嗎,這是讓我們手要拿著這里,你看,這樣端著就很穩了?!庇谑切就自己試了一次,果然成功了。把托盤拿到座位上,要進行夾核桃的工作了,可是他并不能拿好夾子,核桃也是剛拿起就掉下來了。在一旁觀察的老師又來到孩子身邊,再次手把手教學說“只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著夾子,夾到核桃以后用一點點力氣就可以夾穩了?!毙自己嘗試著,果然可以把核桃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碗里了。剩下的工作時間里,小A都能很好的進行工作。到工作結束收拾時,小A還記得一開始老師說的話,雙手拿著托盤貼有紅色標記的地方,慢慢的把工作收拾好了。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通常稱蒙氏教師為啟導員,他一定對幼兒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知道,對于孩子de發展情況了如指掌,才能供應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完全人格的培養蒙氏科學幼教的最大目的才是協助幼兒正?;M高^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
?對于孩子在學校里自由自主學習,少不了教師的指引與幫助。首先肯定的一點是,教師在看到小A不能很好掌握工具的情況下,沒有讓他不許玩,而是進行了教學指導;第二點是在第一次指導后教師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觀察,又給予了孩子第二次幫助。而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首先在自由這一點上基本達成,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工作的內容;在教師指引下,可以自主的對于工具探索學習,在時間段內基本掌握對工具的使用。
?不教的教育,蒙臺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由平時練習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幼兒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個建構完善的人格。其實幼兒在園內,每個時間段幾乎都有規定的事情要去做,老師上課,是給予知識的過程。在區域活動和戶外活動等時間內,就是幼兒充分發揮和解放自我的時候。蒙氏教育講求自由自律自主,孩子一天在園內,差不多就是這兩個時間段能夠實現。所以想要讓孩子真正達到自由自主的學習,教師得做到在一段短時間內的活動,充分給予幼兒動手動腦及操作反思的時間,盡可能不要打斷。在工作結束時一般會以播放音樂來收尾,孩子們潛意識內會在緩和的音樂節奏內主動收尾,及想到下一次還要做什么。
?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是離不開教師的觀察和指導的,我們更應該鞏固自身素養,為培養祖國花朵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