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可以有能力不做“不想做”的事情。
所以實現自由并不是靠勇氣,而是靠能力。
怎么具備實現自由的能力呢?
最好的方式,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
所以今天小六就來和你聊聊有哪些方面的學習能幫助到我們實現自由。
1.向書本學習
一本書就像是一個老師,你把他請到你的家里,你有空就和他聊聊,沒空就讓他在書架上休息。
讀書有好幾種種類:
- 實用類閱讀
- 工具類閱讀
- 消遣類閱讀
- 精神修養(yǎng)類閱讀
不同的閱讀提供不同的養(yǎng)分,就像我們飲食一樣,你不能偏食。
那怕是雞湯類暢銷書,你也可以看看年輕人們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的。
我就經常看這些書籍。
為什么我寫干貨沒人看,寫雞湯卻這么熱銷?
我不會抱怨“憑什么”,我會去買他們的書,在書里請教他們:“為什么··· ···”。
2.向工作學習
工作是什么?
是別人要求你做,而你又有能力可以做的事情。
你想做什么的工作,和你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兩件事。
你以為這份工作你虛度光陰,給你一個你理想的崗位你就能做好么?
所以,在工作中不斷主動鍛煉自己,如論做什么,都要讓自己具備職業(yè)化的精神。
- 學習匠人精神
- 從為什么開始
- 追求細節(jié)
- 為自己工作
很多人覺得"給我這么多錢我就做這么多事"不是很公平么?
但是你忘記了,你價格是取決于你的提供的價值的。
公司又不是傻逼,你有10000的本事,我就只給你2000?
企業(yè)不是在和你博弈,你的老板是在和其他公司博弈,因為給你太低,根本留不住你。
所以在工作中學習,是為了讓自己不斷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的內在價值在不斷提升,別人給你的價格(工資)就自然水漲船高了。
3.向朋友學習
我特別喜歡我現在的狀態(tài),因為我的朋友圈有很多比我強很多的人。
我每天都關注他們寫的文章,在群里的發(fā)言。
他們會不斷打破我的認知界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心里籬笆圈,每天都被他們踐踏,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有他們在,我就一直在進步。
這個世界大神很多,很多我們無法觸碰。
但是出現在我們朋友圈的,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鏈接,我們可以近距離地模仿他們,向他們學習。
我見過很多大神,都會寫自己身邊的朋友。
比如曹將的《這是我見過最稱職的斜杠青年》。
在文字中陳述他們的閃光點,會給自己一種暗示:我們也要向他學習。
而另一方面,就是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
他們什么都給不了你,只會影響你的心情。
4.向組織學習
我剛參加過行動派上海伙伴圈的斜桿青年論壇。
近300人的場,四位大咖+我,從活動發(fā)布到最后結束,有多少人來負責呢?
就三個人!
這三位小伙伴都只有20幾歲,但是卻靠自己從零開始尋找資源完成了這么大的活動。
而他們加入行動派伙伴圈不到一年。
當你一個人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組織會給你強大的力量。
組織有很多地方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 做事情有業(yè)務流程,
- 做任務有項目管理,
- 練習如何有效與他人溝通,
- 學會提高效率,以目標導向,
組織不一定是公司和團隊,也可以是你參加的一些學習社群。
而這些社群組織往往會更加讓你學到東西,因為那里面是一群和你一樣的人。
5.向金錢學習
任何的決策都可以用利益來衡量。
你說你沒有辦法堅持每天早起,只不過是因為早起帶給你的收益遠遠小于你睡懶覺的收益罷了。
當你要靠粉絲了實現個人品牌,每天只有早上早起才有時間看書,不看你就寫不出干貨的時候,“早起”就成了利益驅使了。
改變我的價值觀,是下面這些概念和理論:
- 復利
- 在成人的世界里面,沒有好壞只有利弊
- 機會成本
- 沉沒成本
- 能用錢解決,千萬別用交情
- 免費是最貴的
- 學習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要學會大大方方地談錢,大大方方地掙錢。
學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知識和服務有沒有人愿意付錢。
6.小結
我工作9年半,但明白上面這些道理都很晚。
幾乎都是這兩三年主動走出去,經歷過很多人和事情之后,才有的一點點體會。
自由是需要我們具備“自律和能力”的雙重強大的內在,才可能實現的;而這些能力,都需要我們去學習,去不斷更新。
我說得不一定全面,你覺得還有什么想要補充的,可以在留言區(qū)告訴大家,其他你的分享。
我是彭小六。
在三線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識服務工作者。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獲,記得打賞、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