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word文檔,分享不便,故簡書承載,文中諸多難解之處,但能感受到一顆真摯認真學習的心,也許,我們和別人的差別并不在智商,而在于一個認真學習,不斷進取的心。
“種子的力量,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學習總結與感悟
? 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吳銘峰老師主講的《光耀生命之旅》系列課程中的中國夢? 種子的力量專題講座。感恩老師源于生命智慧的教授及無量布施,感恩學長們四天親密無間的陪伴與分享。“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種子的力量真的很偉大而且神奇!分享是一種美德,傳承是一份責任!我會將自己的收獲與感悟分享給更多的人,這四天以來的學習總結和感悟分享如下:
凡事以“六和”為基礎,發“四無量心”,以無上正等正覺“無相布施”, 用“金剛智慧”格除物欲消除無明,讓自己擁有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智慧,不因無明而導致盲行和錯誤的認知。《生命之輪》告訴我們:以無明所做的任何事業,開始的任何關系,最終都以老化死亡結束,我們終其一生追求快樂及滿足是無效及挫敗的。“金獅子”及“百合花”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叫空性?一切事物并不來自于事物本身,這叫空性!緣起性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名曰緣起。一切都源于自我內心的意識,未來從來沒來,您想擁有什么樣的未來,就種下什么樣的種子,就能擁有什么樣的未來!
何為“六和”?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利和同均,語和無諍,見和同解,意和同悅。何為“四無量心”?愿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稱之為“慈”;愿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稱之為“悲”; 愿一切有情,具喜及喜因,稱之為“喜”;愿一切有情,遠離怨親愛憎,常住大平等舍,稱之為“舍”;“慈、悲、喜、舍”謂之“四無量心”。
人有八識: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末那識(堅固我執)、阿賴耶識(含藏不滅)。每個阿賴耶識都可以成為一粒種子,每一粒種子都可以形成一個烙印。《大乘百法明門論》乃通達身心實相的光明之門,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五位百法”及“六味空性”告訴我們:一粒種子蘊含三千世界,您種下什么就收獲什么?我是一切的根源。種子先生與空性小姐以布施住,以無住相降伏其心,勤修福智而不執著于福智,業相現前不見起煩惱即為涅槃。
何為“五位百法”?法的定義是指心中能生起的,心中所包含的,所持有的,就叫法。如實了解身心的實相,就是對法的學習。《大乘百法明門論》言: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理解如下:心法又稱之為“心王”,是一切法的本源(即種子),存在、看不見、不能被感知,屬于人的精神世界。心所,為心王所種聽心王的話,存在、看不見,可被感知,屬于人的內心世界。色法,為心王與心所的投射,存在,看的見,可被感知,屬于物質世界。心不相應行法,與前三者不同,是心王、心所、色法的組合,一切如幻之假象,屬于假法。無為法,排除前四種最后所顯示出的法,不是被創造出來的(非緣起),屬于不變的法。色法十一心法八,相應心所五十一;二十四位不相應,六種無為成百法(詳情參見《大乘百法明門論》)。五位百法的順序舉例說明如下:貪的種子(心王)-- 種出貪的心(心所)-- 投射出貧的境(色法)-- 演繹出窮困潦倒的人生(心不相應行法,假法)-- 這種因果是不變的法(種下貪的種子從而收獲貧窮的果實,這是不會因其他人為因素可以改變的事實)。
何為“六味空性”?沒有一個孩子會連續哭三天,也沒有一件事永遠都解決不了,由此事物空掉了永恒不變的特質;沒有一個人能夠控制當下,過往的種子結出當下的果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西瓜的種子長不南瓜,就像百合的種子只能開百合花一樣,由此事物空掉了控制者;任何事物,總會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比如“臭豆腐”和“榴蓮果”,愛吃的人覺得很香,不愛吃的人覺得很臭;很多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結果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看法、認知及感受等,由此事物空掉了概念(被命名的事物)。沒有一個罵我的老婆(老公)不與我來自于同一粒種子,是我把我的這段經歷放在這里,一切都源于同一粒種子。老婆(老公)為什么罵我?因為自己做錯了,若是無錯他(她)又為何罵我?只因過往的自己曾經也誤會、冤枉過他人,當初種下的種子現在開花了。因此,不要在對立分別中找對方的原因。就如,節目不好看砸電視機是沒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改寫劇本;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老換游泳池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一個不會做事的人,老換工作是解決不了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法因緣生,唯識現!一切向內看,找出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的根源都來自“同一粒種子”,由此事物空掉了“不同的來歷”。一個喝得爛醉了的人或是一個失去了正常意識的人,他(她)會找不到家、看不清路、認不出人,只有當處于正常意識狀態下才看得到這些事物,由此事物空掉了本自存在。當事物空掉了“永恒不變、被控制、被命名、不同的來歷及本自存在”,事物就空掉了一切參與者,完全源于一粒種子,“一切法無我”!
若以上的解說仍無法讓您真正領悟什么是“空性”?那么讓我來跟您講一段“百合花”的故事:一朵百合花您看到的是花型色彩的美麗,情人眼里是愛情純潔的表白,小狗小貓看到了卻把它當玩具,當一群蜜蜂飛來時,則競相把百合花作為美食來享用(花蜜)。百合花的故事告訴我們:百合并不來自百合本身,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我”,它沒有永恒不變的自性,無我,無自性,即是空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來自外在事物的本身,而是來自我們對它的認識,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事物,會得出不同的認識果實。一切都源于意識里的種子。百合花的故事啟迪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懂得包容、接納、信任與欣賞!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都是空性,一切法來自阿賴耶識的種子,你種什么種就會結什么果實,種下善的種子定會結出善果,種下惡的種子定會結出惡果,我們唯有種一切善,斷一切惡,才能收獲人生事業豐盛的碩果。
如何種下好的種子?1、想:種子先生與空性小姐。一切事物從何而來?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最真實的想法是什么?真誠的,沒有模棱兩可,杜絕差不多。充滿自信的想我所要,想清楚我該種什么種子。2、找:強大的業力伙伴。找到一個與你有類似需求的業力伙伴,充滿真情的走進他的世界,與他融為一體。誰是最強大的業力伙伴:1)能幫助更多人的人;2)最危機需要幫助的人;3)生命中的恩人。3、給:顛倒播種。去幫助你的業力伙伴,幫助他們獲得他們想要的,充滿情感,神圣的去做這一切,記住要堅持不懈的去做,切莫中途停止。純粹的給予者,才是真正的獲得者。4、笑:愛水澆灌業增長。在愛心中回味自己種種子的每一個細節,讓愛充滿內心,真誠祈愿全世界所有人都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一粒種子有三果:異熟果(比如蘋果種子發芽長成了蘋果樹)、等流果(蘋果樹結出了蘋果,但結不出桃子)、增上果(比如土地肥沃又長了一大片蘋果樹)。最終結了什么果向內看一定有它的種子,種子是通過身語意三門顛倒播種的,這一粒種子與我們最深的動機相一致。意識不生不滅,身體在意識里,一切事物都是觀察者的意識。利他并不一定成功,種子(意識里最深的動機)才能成功,動機決定結果。若是最深層次的動機是不純或不良的,那無論你如何利他,那都是表象,結出來的一定不是您想要的好果子。我們在行為、語言、思想上所造的業果都會演繹出對應的果實。比如不愛惜生命(多殺生),結出的等流果一定是:短壽多病,殺生為業,藥食物無效;結出的增上果一定是:生緣少死緣多,戰亂,地震,災荒。比如生財無道(偷盜),結出的等流果一定是:受用匱乏,貧窮,陷入債務危機之中;結出的增上果一定是:收成稀少,冰雹,旱災,蝗災等。再如愛妄語的人,一定不受信任,沒結果,周圍騙子多。貪念重的人則達不到目的,守不住財,所有盛事逐漸衰微。這些都是惡種子惹得禍!
那要如何拔除惡種子呢?拔出惡種子的四種力量:1、真理的力量:認識到種子都是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意識親手播種的,存在阿賴耶識的空性內存里。受害者才是肇事者,內存里沒有的資料,你一定不會看到。小種子會變成大西瓜,只是需要時間(時增長);種什么子得什么果(性決定);不播種就不會有結果(未造者不遇);一旦種下的種子就會有結果(已造者不壞)。2、懺悔的力量:卸除內心的一切偽裝,一切合理化的理由,對自己完全的坦白,將自己的過失,心靈的雜染,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隱瞞的袒露出來。告訴自己真的不想自己的意識里再見到這些惡種子開花了。3、誓愿的力量:發誓在未來固定的時間內絕不復造。“懺其前罪,悔其后過”。每日認真的記錄好“種子日記”,用好這個工具。4、對治的力量:種下相反的種子。找到強大的業力伙伴,精準的種下強而有力的好種子,一定在睡前用愛水澆灌,并在愛心中強烈的祈愿,催生我們所種下的好種子。以空性的智慧,無相布施,解除痛苦,證悟涅磐!
何為無相布施?《菩薩地》中所說:“布施之真意,就是善‘施舍’之心,及由此心所發起的身語諸業”。布施并非僅指消除有情的貧窮或者克服自心慳吝而已,這些是小乘之人也能辦到的。布施是指以不顧惜自己身體,資財和一切布施所得果報的無貪之思,并由此思所引發的能施舍一切所施之物的身業和語業。
布施是有心人做的事,而非有錢人做的事。沒有一個人因為布施而貧窮。看清財富是無常的,財富如同天空中的流星、草上的露珠,稍縱即逝,不做布施的財物,最終也將毫無意義的自然消失(待我們生老病死時剎那間消失)。不做布施的財物,就如同他人的貴重物品寄存在自己家中,徒增過患及恐懼,你會因此變得貪得無厭,還要與他人共同守護,煩惱不斷。因此,與其被動的失去,還不如主動的給予。施舍給別人,財富的種子將會聚成無盡的寶藏。
布施的方法有三:1、法布施:將好的方法、技能、觀點、思維毫無保留、沒有顛倒的去傳授給他人,幫助他們從事一份向善的事業。2、無畏布施:陪伴一個人用他(她)喜歡的方式,幫助他消除因畏懼所帶來的痛苦和煩惱。3、財布施:1)真實施財布施;2)唯獨以意樂布施;正確的布施方式:1、和顏悅色,無論何等施田,面帶微笑,一切皆應當恭敬,感得善財果;2、應親手布施,不能因自己懈怠而讓他人代勞;親手布施能獲大資財。3、應當在他人有需求時及時行布施;4、對于他人沒有損害而行布施,即可感得堅固資財,他人無法障難,水火無毀。5、忍耐難行之苦而行布施,可以感得知心眷屬。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吳銘峰老師不愧為“大乘善知識”,為期四天的封閉式學習,讓我們明白了很多圣賢之德及經典之道。通過老師和許多學長自身生動、鮮活的案例,用“百合花與金獅子”的故事,將“債務問題、婚姻問題、孩子教育問題、健康問題、事業問題”等煩惱與痛苦彈指間化解。一彈指65個剎那,一剎那265個種子。種子就是帶著愛,純粹的給予,全情的投入,給予他人的一切我們想要的,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吾輩當以“正住、具慧與希求”的標準做一名“聞器的弟子”。只要我們潛心學習種子,踐行種子,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個榜樣,那么一粒種子就能改變整個世界!美麗中國從一粒種子開始!!
附錄:
課程結束時,同組的郭倩學長送給我們每人一本《種子日記》,陳素敏學長給我們分享了《種子日記》的輔導工具,光耀輔導員倪稼軒也為我們分享了種子日記記錄的方法。在此心懷感恩的將相關信息收錄如下,供各位踐行種子日記的學長們參考:
一、種子日記的記錄方法:
? ? 介紹常規記錄方法以及種子日記里面各項內容的含義,資糧的意思代表你在阿賴耶識里所種下的好種子,未來會成長為好的果子,功課指你在阿賴耶識里所種下的壞種子,未來會成長為壞的果子!形象的理解可以理解為你在阿賴耶識的田地里種下好的莊稼(好種子、資糧);而田地也會長出雜草(壞種子)而拔除它就是你的功課!六時指把一天分為六個時段,時間的節點在種子日記本上已經有體現,五形的話,是記錄你今天所種的種子隸屬于哪一類性里面,例如你今天做事十分急躁,就可以列為陰火,以此類推!(內容過多可以進行編號,將編號填入左上方的輪子中)
? ? 記錄種子日記的內容一定要將清晰的事情記錄下來,不要模糊的寫上開心、生氣等這些描述性詞語~要寫的十分清晰,比如說我今天看到組內的同學聽課很費解,就主動去分享給他我所學懂的內容!記錄的話要從身語意(所行所說所想)三方面來記錄!
? ? ? 種子日日記有一個導向性作用,比如你現在缺乏什么,你需要種下什么,左手邊的兩個輪子中下面的輪子中很清晰的表明了所需要的十種人生所需的內容,所以你想要什么,就以種子日記作為你的播種導向,開始著重以這個方向為主進行播種并記錄~如果你每天都不停的種子財富的種子,那未來必將富足~
? ? 左上方的五行輪盤又可以表達你現在處的一個運的位置,例如按你的年齡現在處于火運,而你平時一直在種陰水的種子,運必然相克,陰水過多必然財富衰減,水克火,企業擴張、市場開闊必然受到阻礙!其它五行以此類推~
? ? 記錄完種子日記之后還有兩件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第一件是用種子篇的四個拔除種子的四個步驟對于所種的壞種子進行懺悔,認真的懺悔掉所種的惡種子,拔除它!并且形成戒律,規定一段時間內不再種相同的種子!第二件是對于你所種的種子,要想清楚每一個種子的動機,并且回向,在睡前回想并微笑,加強這顆好種子的力量!讓它快速成長!
二、【26種煩惱解析及所對應的五行關系】
陰木:
1) 慢:傲慢,令心高舉謂之慢,老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比別人好,表面謙虛,內在實為傲慢。
2) 無慚:自己做的不好,還不認為自己不好。
3) 無愧:和別人一比較,他做的最差,但仍然不認為自己有錯,還悠哉悠哉。
陰火:
1) 貪:不在創造中去賺錢,想在分配中逐利,無止境的追求,貪者必貧,沒想明白就玩命干。
2) 嗔:遇到不如意的事內心不滿,發怒、生氣,拍桌子瞪眼睛。
3) 忿:氣憤沒有露出聲色,在心里突然升起個很氣憤的動機,是一剎間那的火氣。
4) 恨:氣憤、懷恨,藏在心里,在外不表達,可以藏十年二十年。
5) 誑:誑妄,口出狂言,自己沒料,還認為自己行,胡說亂說。
6) 驕:驕傲,有點小本領,就認為自己好的不得了。
陰土:
1) 疑:懷疑,對世間的真理因果不信,猶豫不信,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
2) 不信:不相信真理,什么都不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種人。
陰金:
1) 惱:惱羞成怒,喜怒形于色,惱時語言聲色都變。
2) 覆:不好、隱私、負面的事天天藏在心里,表面很有風度,等藏的不能在藏了就會歇斯底里大發作!
3) 諂:獻媚,拍馬屁,不認為你好,在你面前還要夸你好。
4) 嫉:嫉妒,看到別人好,自己心里發酸,不舒服,希望別人不好,沒有隨喜心。
5) 害:幸災樂禍,見死不救。
6) 慳:慳貪,吝嗇,不愿意施舍他人,一毛不拔。
陰水:
1) 癡:愚癡,不能透過事物表面看到事物真相的人,不是傻,是沒有智慧。
2) 懈怠:松懈懶散,不上進,不愛做事,愛休息,好的事不堅持,壞的事不斷除。
3) 放逸:不守規矩,不約束自心,放縱自己的習性去造業。
4) 昏沉:神志昏暗,迷糊,一靜坐就想睡覺,不靜坐就清醒。
5) 散亂:心東想西想,靜不下來,動來動去,亂七八糟,找不到自己要的東西。
6) 掉舉:掉是對眼前的境界不知覺,舉是回憶、思維過去的事,心七上八下。
7) 失念:心不在當下,不知道想啥,對當下的境,不能記得,老跑神,沒辦法掌握自心。
8) 不正知:對事物不能正確明了,自心不知安住在何處,不知如何是好,不會正確的抉擇。:種子日記》輔導工具之一
以上學習總結供各位學長參考,不足之處敬請老師指正!謝謝!
201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