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感覺到有一種淡淡的哀愁,是對時光匆匆流逝的哀愁。
文中,朱自清用物化形象來突出時間的流逝,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是開頭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是通過春天的物象來描述自然界的時光飛逝痕跡。這一去一來,一枯一青,一謝一開,是自然界留給我們的時光痕跡。
文字清新靚麗,令人溢情,讓人難舍。細想想,這些句子,在我們的記憶里沉淀經(jīng)久;它們曾出現(xiàn)在我們學(xué)生時代的作文中。我們把它們引用過來,抒寫時光的流逝,感嘆歲月的蹉跎。
二是第三段中:“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這語段中,作者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充分展開想象,借我們的日常生活場景“洗手”“吃飯”“靜默”“遮挽”“睡覺”“睡醒”“嘆息”等,把抽象的時間段化作一個個具體的生活畫面,來體現(xiàn)時間的悄悄流逝。這種生活場景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境,給人一種強烈的情緒沖擊之感。讓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時間就在我們身邊一分一秒地流逝,引發(fā)我們對時間匆匆流逝的共鳴感。
查閱得知,作者朱自清寫這篇散文時,是1922年3月,他正值24歲。那個時代正好是“五四”運動的低潮期。他在北大時,曾參與過“五四”運動,青春的激情和革命斗志,還在他的心底燃燒。眼見革命運動的低潮和社會的動蕩不安,當時的他,對社會的發(fā)展前景十分彷徨,思想十分苦悶。
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既惆悵,又不愿虛度年華,便借用此文表達了他當時的心境。如此背景下,心境自然是十分哀愁的。文字,也就成了他情緒渲泄和感情寄托的深情表達。
02
說起時間流逝,我們每個人都有體會。記得我們曾在女兒面前說,我們老了,上歲數(shù)了,女兒長高了,長大了。女兒說,你們不老,我怎么會長高長大呢?雖是一句童語,但表達的卻是實情和真切。是呀,時間就是在孩子們長大、父母們老去的日子里慢慢流逝。
音樂人陳曦對此也有深刻的體會。她在母親過完60歲生日時,看到母親日益蒼老、滿臉的皺紋,心有感觸,一氣呵成寫下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詞。同是音樂人、也是陳曦愛人的董冬冬,第一時間進行了譜曲。
歌詞開頭的“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這一句所表達的意境,與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中的“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是多么的相似,也是借用物景變化來體現(xiàn)時光流逝。看來,借物抒情,是文人們的共同喜好。
這首歌,因其真摯感人的詞曲旋律,在電視劇《老馬家的往事》中脫穎而出,后被馮小剛選作年末大戲《私人定制》的插曲,后又在2014年馬年春晚上傳唱,一下子火爆了起來,擊中了全國人民的內(nèi)心,引起了億萬觀眾的共鳴。人們在感嘆時間易逝、父母易老的同時,進一步對父母關(guān)愛、珍惜家庭親情。
03
記得2014年春節(jié)后,我又多次聽過幾遍這首歌,并寫了幾篇春節(jié)回鄉(xiāng)的日記,其中第一篇就是以“時間都去哪兒了”為主題寫的。現(xiàn)在把它翻開重讀,又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春節(jié)期間與父母在一起,只有四天時間。看到父母衰老的情形,我真正地感到:歲月無情,時間無情,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真的不多,未真正地靜下心來,去深切地感受他們給予我的愛。”
“我在心里驚嘆和感慨,父母真的老了。母親的牙齒已經(jīng)不好,吃不動硬的東西;臉上的皺紋明顯增多,老年斑也有很多;父親也顯得衰老,擔(dān)心自己騎不了自行車,還不時有頸肩部痛疼等,頭頂已無頭發(fā),兩鬢白發(fā)稀疏,步履顯得蹣跚。”
“在與父母相聚的日子里,雖然與他們只是平淡地說了些家里的小事,或者家長里短,或鄉(xiāng)村里的趣聞逸事,但真正感到,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真的很溫馨、很溫暖、很留戀。”
“如今又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了,仍對他們十分地想念,真想在家多呆一會、多陪他們一會。現(xiàn)在上班了,我換了我的QQ個性簽名,以表達我的思念:難忘日間禾苗香,最憶夜半月如霜。斜暉脈脈千村照,黃水悠悠萬里長。念少時,想親娘,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珍惜時間和父母的愛吧!把時間和父母的愛留住。讓我們莫再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寥寥數(shù)語,一片深情。
04
匆匆中,不忘將文中的好句摘錄: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淚潸潸了。”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大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zhuǎn)。”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fēng)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
匆匆讀完《匆匆》,匆匆將以上文字落于電腦鍵盤,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用朱自清先生的話來說,那就是:日子又從書頁翻篇中過去,日子又從鍵盤聲中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