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強行解釋什么是價值
我們常常說,要做帶給用戶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到底什么是有價值的東西呢?如果用快來解釋的話,大概分兩種情況
- 之前做不到,但是之后可以做到。
- 之前只能很慢的做到,之后能更快的做到。
這兩種情況都能給用戶帶來價值。
用快強行解釋傳統行業的例子
- 為了更快的行動速度:飛機>高鐵>汽車>馬車>雙腿。
- 麥當勞肯德基更快的做出食物
- 機械化農業更快的完成工作
- 機械化工業同上
他們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是類似的,越快得到的利潤越多。
用快強行解釋移動互聯網的例子
- 微信是做到了更快的交流(個人認為 Telegram 更快一些)
- Uber做到了更快的叫車服務(滴滴一樣)
- ele做到了更快的送餐服務(美團、百度等等外賣一樣)
- 陌陌做到了更快搭訕陌生人
- 支付寶做到了更快的付款(微信跟支付寶差不多, Apple Pay 更快但是層面不是同樣的東西)
- 眾地圖應用做到了更快的導航尋路
- 微博做到了更快的擴散內容
......
等等等這個列表可以一直列下去。所有做的好的產品都可以強行用快來解釋。
得到的簡單結論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簡單的判斷一個產品有沒用價值,價值的大小。可以跟現有產品進行比較,如果它比現有產品更快達到目的那就是有價值的東西。提高的速度越快,相應的價值也就越大。
因此在做產品或者是創業中, 就算撞車到了一個相同領域。只要你能保持是同類產品中最快解決問題的。那就是能保持競爭優勢。而且這里的快是更加廣義的快,你的技術團隊比對手跟快的迭代產品,你的公關比對手更快的消除負面影響。你的運營團隊能比對手更快的寫出高質量的內容。 殊途同歸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當然只用快來衡量價值是片面的,不嚴謹的。思考到這里,我突然覺的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理論和數值來構建一個簡單的價值計算公式。不過那就是后面看看我有沒有心情把他寫出來吧。
碎碎念
年前爆出的張小龍的飯否其中有句這樣的話“要提防那些blog寫得好的產品經理,因為在Blog上花的時間越多,在產品上花的時間就越少。原來還以為有例外,現在看起來無一例外。”
由此引發出來“要提防那些Blog寫得好的程序員,因為在Blog上花的時間越多,在工作上花的時間就越少。原來還以為有例外,現在看起來無一例外。”
五味雜陳,到底要不要寫Blog的。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blog寫的好。如果不算,那豈不是變成Blog也寫的爛,產品 or 技術也爛的人。 如果算,那是不是僅僅是Blog寫的好呢。
我承認,如果我要產出一個我覺得還行的文章,我起碼需要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一般橫跨2-3天的時間。我也知道很多對這個世界有著很多獨特的思考的產品大牛和技術大牛。他們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沒有時間寫Blog。不寫Blog并不妨礙他們成為大牛。我也還見過一些天天在SNS上蹦跶,發篇Blog恨不得把所有人都@上,其實水平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打磨的人。
兜兜轉轉,我想天下熙熙攘攘,就算是一條咸魚,我要努力證明我的不同。繼續寫Blog吧!!!
PS: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