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背后的三個底層思維:
(一)如何看待自己?
經??醋约河惺裁?,而不是沒有什么。大多數成功的人其實靠發揚自己的長處而成功的。
把自己的長處和更優秀的人比,不斷學習、精進自己,把長處發揮到最大限度。
(二)如何看待他人?
把每一個人都看成老師和伙伴。
我們接觸的任何人都有其獨特的知識和經驗,用開放的心態,找到別人身上可以學習的地方。
遇到看不慣的人和事時,一定要放棄改變別人這個念頭。因為人是不可能被別人改變的,只有自己想改變時才會真的改變。
當我們做好自己,沒有"改變別人”的動機的時候,別人反而更容易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是內生的、持久的。
(三)如何看待機會和欲望?
人生是由微觀的小決定組成的。在每個小選擇里改變思維方式,鍛煉能力,獲得對應的成長。
關于機會:你永遠不會準備好。
如果機會來了,沒準備好不是問題,要勇敢把握,多"做”幾次就好了。
多做可以積累經驗,提高判斷力,以后的勝算就會提高。
關于欲望:很多時候"想要”不一定是真的"需要”。
通過深度的自我對話,不斷追問自己"為什么要做,有多重要”理清不同目標的優先級。
二、選擇的方法論:
(一)不重要的選擇:
怎么選都可以,不需耗費精力。
比如:今天吃什么,穿什么。
(二)沒法選擇的事
全然接納。
在接納事實的基礎上向前走,該干嘛干嘛。
(三)比較確定的事情
學習和復制。
在別人做過的、已有清晰流程的事情上,選擇安全、保守的方案即可,沒必要冒險。
(四)不確定性大的事
選擇與眾不同。
這種比例小的事情,一旦做成,就是改變人生的價值體驗,如果做不成,也沒什么大不了。
如果認真選擇了,也努力了,但是沒結果,學會“接受”。
把該做的做好,問心無愧。運氣來了就感恩,沒來就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