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波薩達斯,一個名叫瓜拉尼的女孩在37.8℃氣溫下,雙膝脆地,啜飲雨水坑內的污水解渴。
這一照片引起轉發,被媒體和網友指出:“赤裸裸地揭示出阿根廷的貧窮問題”!
01
或許,你一直認為自己很窮,生活過得很辛苦。
“月薪五萬的我,依然不敢生二胎。”
“月薪3萬,還撐不起孩子的暑假!”
“月入2萬,活得像狗。”
的確,焦慮似乎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畢業生在焦慮,打工族在焦慮,中產也在焦慮。
為自己的學業,為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未來,人人都在焦慮。
但同時,一些新聞的出現,讓我們產生一個錯覺:有錢人越來越多了,似乎,整個中國人人都可以比自己有錢。
27歲的山東小伙兒專門蒸海門年糕,生意紅火,一年忙上九個月,收入近20萬元;60歲的江蘇淮安大叔,制作醬豆能月入過萬;90后郭文濤,刷墻油漆月入過萬.........
更別說那些傳說中月入上萬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以及北京月入3萬的煎餅大媽。
看,普普通通的行業,不需要學歷的行業,只要能吃苦,能奮斗,想月入上萬好像并不是什么難事。
可事實上,如今小康的生活真的限制了你對貧窮的想象和認識。
前段時間的“冰花男孩”卻給了我們一巴掌,用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們:貧窮有多可怕?世間還有多少你想不到的貧窮?
02
努力就可以脫貧?
2017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稱:“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我國農村貧窮人口為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
盡管,我們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出色成績。但是,我國仍然有4335萬農村貧窮人口,還有數千萬農村人口沒有走出貧窮,過著貧困的日子。
在如今的中國,地圖軟件上搜不到的村落,百度上找不到任何介紹的村落,還有多少?
它們的名字不一樣,位置不一樣,民族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貧窮和落后。
2018年的今天,他們還是靠天吃飯,臉朝黃土背朝天,還是掙扎在那一畝三分地中,單純依靠自己種植的生存。可想而知,即使這樣辛苦勞作一年,又能有多少收入?
2018年的今天,他們村子里還是泥濘的土路,崎嶇顛簸,交通不便,到最近的集市都要花很長時間。可想而知,這樣的農村,還得努力多久才能脫貧?
2018年的今天,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學歷都很低,認同“讀書無用論”,早早輟學,早早步入社會,從事最辛苦的體力勞動。可想而知,讀書對于寒門子弟來說,絕對是改變命運最好的選擇。
或許,有人會說:“你之所以窮,是因為自己不努力。”
但對于有些人來說,他們努力,他們拼命,他們甚至在用生命來換取生存。可他們還是窮,還是只能生存,還是一貧如洗。
那一畝三分地,再怎么努力,還能長出金子?
或許,你會說:“外出打工呀,打工比在家賺的多。”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走出大山,我認識一個窮困山區的阿姨,50歲左右,最遠只到過縣城。她和丈夫半輩子都在種地,勤勤奮奮,是村子里有名的吃苦耐勞模范。可是,兩個孩子,生活的壓力還是讓她喘不過氣來。
積勞成疾,每天都在吃藥,半夜常被痛醒,明明才50幾歲,但卻像極了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
我問她:“為什么不出去打工呢?在外面明明更賺錢。”
她無奈的回到:“我這年紀,出去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不會,看到紅綠燈就害怕,不敢和陌生人說話......哎,再說,我舍不得我的地,也舍不得家里的豬和雞。打工哪能打一輩子呀?在外面打工幾年,我的地就荒廢了。”
做了半輩子農民的他們,對城市的一切感到非常陌生,不懂怎樣才能在城市生存.....這樣的他們,明知自己貧窮,明知有更好的選擇,但還是只能過著貧窮的日子。
美國《科學》雜志上一項最新的研究,給了眾多窮人以嚴重的心理打擊——貧困會降低人的智商。
窮人越來越笨,不斷地貧困不斷地損耗大腦和心智資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不是努力就可以脫離貧困,有的時候,有的人,你再怎么努力,還是一貧如洗。
03
有多少你看不到的貧窮?
你知不知道,我國很多地方還處于貧窮之中,窮得可怕,窮得你想不到。
這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補莫鄉,照片拍于2013年,是一群做慈善的愛心人士所拍攝。
破破爛爛的房子,眼睛里充滿了好奇的孩子,以及充滿了歲月痕跡的老人。
涼山的貧窮是出了名,到處都是窮人,到處都是悲情的故事。
從四川涼山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用不到300字寫出《淚》,寫下了父母的死亡,寫下了自己的思念,寫下了涼山的悲涼,到涼山格斗孤兒引起熱議,讓人落淚。
涼山的貧窮一直赤裸裸的呈現在眾人眼前,沒有絲毫遮擋。
可是,無數的捐款和不斷的愛心,并沒有拯救涼山,毒品、懶惰和劣根文化還是不斷騷擾他們,讓他們至今沒有擺脫貧困。
除了涼山,中國還有很多很多貧窮落后的地方。
比如,貴州的畢節。
2015年,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4名兒童在家中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
2012年11月19日,同樣在畢節市七星關區,5名流浪兒童被發現死于一處垃圾箱內。
2005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曾在《人類發展報告》指出:“如果貴州是一個國家,那么它的人類發展指數僅剛超過非洲的納米比亞,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個國家,其人類發展指數則與發達國家葡萄牙相當。”
十幾年過去了,畢節還是貧窮,還是窮得難以想象。
農村的貧窮有人關注,有人報道,有人獻愛心,那城市的貧民呢?
他們的貧窮,又怎樣突破了我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