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生時代暗戀的那個人,ta怎么樣了?
故事與現(xiàn)實的不同大概在于,故事總是會千方百計的讓結局走向圓滿,而現(xiàn)實常常是以遺憾告終,所以很多人喜歡看小說,原因只是想看看圓滿的結果,想看看別人跟現(xiàn)實不一樣的人生。
我從來不覺得暗戀是什么美好的事情,暗戀是苦澀的過是不會開的,花是會走的,風是停不下的水,現(xiàn)實里怎么會有暗戀成真的事情呢?就像沒有人會追風一樣,暗戀就該是無人知曉,藏在陰暗的角落里的。
所以一開始我并不愛看這本小說——《告白》。
男主的光環(huán)太過于強大,強大到我無法共情小說里的情節(jié)。女主不愛解釋又自卑敏感的人設,讓我覺得情節(jié)千篇一律。怎么說呢?周京澤的人設美好到一看就很虛假,家室好,成績好,長得好,游戲人間的浪子,舉世無雙的天才。仿佛他是造物主精心設計的展品,這一看就……嗯……很男主,作者脫離現(xiàn)實之后,把所有的美好都賦予在這個人物上面。當然女主也不賴。性格好,三觀正,成績好,長得好,精才艷艷的高校才女,溫柔深情的江南女子,女媧的炫技之作。
這樣的男女主,他們的相遇本身就很美好,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不過劇情不能過于平淡,于是他們有難以面對的過去,有不愿解釋的糾紛,有無端生事的第三者,有關于愛情和前程的抉擇,有父母的阻撓,有七年的分離。
所以告白講的是什么呢?是許隨青春期不可言說的暗戀,是周京澤浪子回頭之后再次動心的自卑。是他們帶著各自的過去相愛,在敏感又別扭的情愫中相互試探,相愛又分離。
在那拿不起又放不下的青年時光,是周京澤不斷反復的三條航線,香港,京北,南江那些許隨不想相見的日子,都被無數(shù)條航線記錄著。
不是所有的暗戀都能窺見天日,所以不是所有的許隨都能和周京澤在一起,現(xiàn)實中的暗戀多數(shù)在時光的流逝中無疾而終,所以看到小說三分之一處的時候,我覺得故事終究只是故事,無法和現(xiàn)實契合,但我還是想看看那些無法見天日的暗戀一朝成真的情節(jié),所以后來我又慢慢的看完了。
其實挺心疼疼許隨的,在她最自卑的年代里遇到了最不正經(jīng)時期的周京澤,無可救藥的相愛之后依然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在最熱烈的時期聽到周京澤的氣話,面對閃閃發(fā)亮的第三者,而偏偏她又毫無自信,最過分的是,她并沒有在周京澤那里感受到屬于他的專一。
我認為小說里最爽的情節(jié)就是分手片段。周京澤的那一句:“是她自己送上門來的?!蹦俏液髞碛X得許誰無論怎么對他,都是他咎由自取,那些追妻火葬場的情節(jié),我只會覺得虐他遠遠不夠。許隨的堅定和獨立讓這個人物開始變得有特色,她會喜歡周京澤,也會因為他變成更優(yōu)秀的人,但絕不允許自尊被踐踏,起碼在喜歡和愛他之前,許隨先是她自己。
我原諒不了浪子回頭,憑什么一個過去劣跡斑斑的人變好之后就可以忽視他的過去?他放浪形骸的時候,他游戲人間的時候,他對別人的傷害就能忽視不見嗎?這也是我為什么對周金澤存在偏見的原因,我接受不了他之前的花心,接受不了他少年氣沖時脫口而出的傷害,也無法原諒他不夠?qū)R坏哪切┧查g。同樣是不夠自信,敏感又自卑的兩個人,為什么要許誰原諒他?所以是誰說出分手的時刻,我只覺得暗爽。
可是我又想不到,除了周京澤,許隨還可以選擇和誰在一起,在香港,在京北,在南江,許隨也并不是沒有遇到更好更優(yōu)秀的人,只是那些人或溫柔或深情,可都不是她心中摯愛。年少的情懷像是一杯烈酒,在當時刻骨銘心,在之后也余香許久。更何況,那是許隨一生一次的認真。所以,后來,他們重逢,他們相互救贖,再次奔赴,也毫無懸念。
故事的最后,作者埋下一個刀,是西西和盛南洲的結局。女主的閨蜜,那個如太陽一般明媚的女子,死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西西如太陽永懸,盛南洲永失所愛。我在全書都沒有注意到這兩位人物,我只大概預料到,這兩位應該是一對,只是在結尾處,西西的死,讓人唏噓。
縱觀整本書,其實故事情節(jié)吸引不了我,講述故事的文筆也不是很讓我覺得驚艷,其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也不夠好。但是我挺喜歡這種寫暗戀的文,那種卑微苦澀無人知曉的感情,容易讓人感到揪心。怎么說呢?這本小說的作者還是太仁慈了,畢竟現(xiàn)實里,有幾個浪子會回頭?又有幾人暗戀能成真呢?小說嘛,就是現(xiàn)實里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