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細胞作為自然界中最小的生命體,自然就顯得十分微妙,且神秘。但是不管他有多么神秘,多么微小,人類都從來沒有放棄過觀察、探究他的路程。那么,如果要去深入的探究細胞這種生物,自然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那么細胞又有什么切入點呢?
? ? 首先,我們知道,細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植物細胞,一類是動物細胞。那我們如果要觀察,肯定要先選擇一個容易觀察的,而這也就是它的切入點。而植物細胞,相較于動物細胞,肯定是要更簡單一些。因為它好取材,并且設計實驗也并沒有那么復雜。所以我們就選擇了以植物細胞作為探究的切入點,去探索它的功能結構。
? ? 第一步,首先要觀察生活中植物細胞的現象,以便設計實驗去探索結構。植物細胞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因為所有植物都是由它構成的,我們只需要觀察植物的生存規律,便可以推斷出,植物細胞中一些結構的功能。比如,植物細胞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給植物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又比如,為什么每一種植物的顏色都有不同……這都是可以推斷出植物細胞一些功能的證據。
? ? 總結出規律以后,我們便需要進行第二步,去推斷它的結構。植物細胞形成了植物,那又是什么結構,形成了植物細胞?首先,我們推斷出,細胞是需要一層保護結構的,而這層保護結構,肯定要比其他結構更堅硬。這一層保護體,被科學家命名為細胞壁。細胞壁屬于植物細胞最外層的結構,僅僅只是起到支撐和保護的作用。此時,我們肯定會有個問題,那有一些有毒物質或病毒豈不是可以隨便進入細胞了?當然不是,在細胞壁的里面,還有一個半流體狀的結構,這個結構同樣包裹著整個細胞,那就是細胞膜。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沒有保護的作用,但它有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過濾進入細胞中心的物質,它可以分辨有害物質和營養物質,把營養物質放入,阻止有害物質進入細胞的中心。
? ? 而在細胞膜的里面,便是植物細胞的中心了。里面有著更加復雜的結構,細胞質充塞著雜質和能量物質,葉綠體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為細胞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巨大的液泡,儲存著色素和糖分,最中心的細胞核,儲存著遺傳物質DNA,并且控制著整個細胞的運作。最后,還有一個小的能量工廠,線粒體。
? ? 這些種種的結論,都是經過我們不斷地實驗證明得出的。比如證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我們選擇用對照實驗法。找到一幅基因突變的白化苗,白化苗是沒有葉綠體的,再找到一株正常的綠苗。把這兩株植物放入水中,給予他們同樣的光照,最終看他們的生長程度。白化苗由于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法不斷產生能量,當他耗盡水中的能量后,就會死去。但是那株正常的綠苗,由于擁有葉綠體這個能量工廠,可以不斷把太陽光轉化成能量,因此就算水中的營養物質耗盡了,它還可以依托太陽光不斷產生能量。這樣,就可以證明葉綠體擁有光合作用這個功能。
? ? 這僅僅只是所有結構中的一個證明實驗,還有很多,如證明細胞壁,細胞膜等結構的實驗。同時,在我們深入探究植物細胞的同時,我們也了解了動物細胞的結構。而動物細胞相較于植物細胞的結構而言,要簡單許多,動物細胞僅擁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及線粒體。植物細胞所擁有的細胞壁、葉綠體、液泡,動物細胞都沒有。因為動物細胞相較于植物細胞而言,要靈活許多,畢竟正常的動物,都是在不斷運動中的,但植物只需要一個緩慢的生長速度。所以一些特別笨重的結構,如細胞壁,肯定是不能有的,因為那樣會影響到他的動態功能。而如葉綠體這樣的結構,動物細胞也是完全不需要的,因為任何動物的皮毛顏色或者膚色,都是由DNA里面的基因來決定的,動物也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可以變成各種顏色。所以動物細胞的能量分泌,完全由線粒體獨自承擔。
? ? 所以,我們在最后可以發現,無論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它里面的結構都并不簡單,我們如果不在顯微鏡下,不斷觀察,反復設計實驗去證明。又怎么可能真正了解自己是由什么產生的?怎么知道我們成為高級生物的原因呢?這種種結論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人類大腦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