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讀完《批判性思維》上

中文翻譯版封面

中文翻譯版封面

國外原版封面

國外原版封面

《批判性思維》

作者: [美]布魯克.諾埃爾.摩爾 / [美]理查德.帕克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11485650
購買鏈接:中文版豆瓣購買鏈接 英文原版購買鏈接

作者簡介

布魯克?諾埃爾?摩爾(Brooke Noel Moore)

多年以來,摩爾和帕克一直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從事哲學教學。他們一直講授邏輯和批判性思維課程。摩爾另外還講授認識論和分析哲學,他曾任哲學系主任,也曾被評為學校的杰出教授。
摩爾本科于安提俄克學院學音樂,他于辛辛那提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的排球水平是業余的頂尖高手。他和瑪麗安妮與三只狗一起生活。

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

帕克本科就讀于阿肯色大學 ,他于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帕克另外教授的課程為現代哲學史和法哲學,他是學校學術評委會主席,曾任本科教育部的主任。他開名爵汽車、騎摩托車,喜歡打高爾夫、打臺球,愛好西班牙吉他。他和艾麗西亞每年在西班牙南部生活一段時光。
摩爾和帕克一直都是摯友。

推薦語

隨著互聯網的的發展,每天不及其數的信息被產出。用英文版里面的一句話說就是

As we enter a new decade, millions people are producing data on the Internet as rapidly as they consume it.
最近十年來數以萬記的信息被產生,它產生的的速度與我們消費的一樣快。

這里就涉及到兩方,信息的產生方,與信息的消費方。
在理想的狀態下,信息的產生方例如媒體(當然不僅僅是媒體,你可以是信息的生產者),需要提供準確,可靠,全面的信息。但是在實際過程中,由于種種外在原因(傳播中的曲解,利益集團對信息的操控),以及信息的生產者缺乏相應的思考邏輯訓練;接受者得到的信息往往是錯誤,被扭曲,片面的信息。

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門思考你思考過程的藝術,學習與運用批判性思維能夠幫助大家實現獨立之思考,從而追求自由之精神

如果你想人云亦云,如果你想被人灌輸他們想要你擁有的價值觀,千萬不要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如果你想要一謂不假思索得服從權威,或被利益相關所操控千萬不要鍛煉批判性思維;如果你不想體會到思維的樂趣千萬不要鍛煉批判性思維。

既然你讀到這一段,已經說明你做好了你已經作出決定,想要鍛煉自己批判性思維能力。那么請和我一起開啟批判性思維之旅吧。

概述

這本書在第一章從基本的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概念開始講起:

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什么是斷言,什么是前題?
什么是論證?它與斷言的區別是什么?
有幾種好的論證形式,他們分別是什么?
什么是解釋,什么是假說,他們與論證有啥不同?
哪些不是論證?
怎么能判斷一個斷言為真?
什么是價值判斷?

接下來從基本概念開始展開,在第二章中講到兩種推理過程,在第三章講到如何清除的定義概念,組織語言已到達清晰的思考與寫作。

接下來一部分,在第四章中講如何判斷一個斷言的可信度,通過檢查斷言的來源以及其可靠性,評估斷言的內容的可靠性,為啥我們需要仔細甄別媒體報道的信息。

在此之后本書在四、五、六章中分別講解了如何利用修辭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說服力(注:說服力強不代表論證過程合理)以及詭辯者常用的手段和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常犯的謬誤。

在第八章與第九章中本書探討了如何使用范疇邏輯與真值邏輯講論證用數學的過程表示,并由此判斷論證過程的合理性。

在第九章中作者展開討論了第一章中提到的非演繹推理的批判性思維過程。

本書的第十一章討論了第一章說提到的因果解釋。
在最后第十二章,本書探討了在道德,美學,法律中的推理過程,這是批判性思維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1 基礎概念

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

信念:你所相信的。

斷言(claim):是一種描述用來表示觀點或信念,是可以用來判斷的陳述句。

客觀斷言(objective claim):
它的真或假不依賴于思考者認為它是真還是假。(判斷標準不因觀察者改變而改變)

主觀斷言(subjective claim):
主觀斷言的真假依賴于人們認為它為真還是為假。

論題/問題 (Issue/Question): 當一個斷言被質疑時提出的問題。

論證(argument)論證由兩部分組成:為結論提供支持的前提(premise)以及被前提所支持的結論(conclusion)。

**前提(premise): **A claim that is offered as a reason for believing another claim is a premise. 前題是一個斷言用來提供相信另一個斷言的斷言。

未聲明明前提(Unstated Premises and Conclusions)議論者沒有明確表明的前提。往往他是決定一個論證時演繹論證與非演繹論證時一個重要的因素。(參見《學會提問》里面講的比較清楚)

**結論(conclusion): **The claim for which a premise is supposed to give a reason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gument. 被前提說支持的斷言。

**解釋 (explanations): **

an explanation specifies what caused something or how it works or what it is made out of and so forth. 解釋某項具體事件發生的原因,或它怎么起作用等。不能作為前提。

**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s): **

A claim that expresses an evaluation of something 用來評價某件事物的價值的斷言。

**道德價值判斷(Moral value judgment): **

A claim that expresses a moral or ethical evaluation of something
用來判斷道德或倫理價值的斷言。

修辭(Rhetoric)

Language that is psychologically persuasive but does not have extra logical force 有說服作用但不能增加論證強度的語句。

2 兩種論證方式

1、deductive argument 演繹論證

前提為真,結論為真。注意這里的前提是可以用Ture or False 來表示的,并不是用可能性大小來表征。判斷演繹論證的結果是對與錯

有效論證(valid argument)。當一個論證滿足條件:當其前提為真時,其結論不可能為假,這個論證就是有效的。

“可靠論證”(sound argument)
An argument is sound if it is valid and its premise (or premises) is true.用來描述前提為真有效推理。

2、Inductive Arguments 非演繹論證

Induction is a method of reasoning in which you use individual ideas or facts to give you a general rule or conclusion. 無法判斷對與錯前提不前提不證明結論,非演繹論證的前提支持結論。非演繹論證的前提支持結論。其論證的效果評判為 強(stronger)(論證充分)或弱(weaker)(論證不充分)。

注: 非演繹論證的論證強與弱與結論是否為真的概率是沒有關系的。

例如 非演繹論證 1: 結論 A 前提:B C D 與 2: 結論 E 前提 F。 相比 1 更強,但是可能 E 出現的概率比A大。

3 如何判斷斷言為真

滿足三條標準我們有理由認為自己的斷言為真

  1. you believe that is true. 你認為它為真。
  2. you have justification for this belief in the form of an argument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你已經排除合理懷疑地證明了自己的信念
  3. you have no reason to suspect that you are mistaken 沒有理由懷疑你會在相信此事上犯錯,如你曾多夜未眠或服用迷幻藥之類。

4 例子說明

為了解釋上面的概念我編寫出以下例子來說明。
注:以下例子全為編造,不代表作者觀點。

青少年是否可以早戀? 論題
青少年早戀是不對的行為。 斷言,主觀斷言
每所高中都有早戀的事件發生。 斷言,客觀斷言
30%的高中生有戀愛經歷。事實
青少年可以早戀,因為有助于他們的心理發展。 論證(argument)
因為有助于他們的心理發展。前題(premise)
青春期戀愛行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發育的基礎上,心理轉化為行為的實踐。解釋(explanations)
早戀的孩子都是有問題的。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s)
早戀在中國是不道德的。道德價值判斷(Moral value judgment)

演繹論證

在A學校存在早戀行為,因為在F001 班發現 小明與小紅早戀。

非演繹論證

早戀行為對青少年沒有影響。因為A調查統計發現早戀對青少年的早戀沒有影響。而我的朋友B與C 在高中戀愛但是她們都考上了好大學。早戀行為在外國很常見,但是也沒有對本國的孩子的學業造成影響造成影響。

5 讀論述性文章的方法--通過圖表澄清論證的結構

為了在讀論證時更好的理證過程我們常用邏輯圖來幫助自己理解,以下是書中的一個例子。

①[我不認為應該給卡洛斯買車。]實際上,②[卡洛斯不負責任,]因為③[他對自己的事不關心。]④[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錢來買車,]既然⑤[我們目前入不敷出。]⑥[上周你還抱怨我們的財務狀況],而且⑦[沒理由你是不會抱怨的。]

邏輯結構圖

6 提高思維的清晰度明白文字所表達的意思

引起不能清晰的表達作者觀點的語言問題有以下方面

1、**模糊(vaguness): ** 語詞或短語的模糊是指:與該語詞或短語相對應的對象是不明確的。

2、**歧義(ambiguity): **是指同一語詞、短語或句子,卻具有相互區別的多重涵義。

語義歧義(semantic): 表達斷言的語句中含有歧義的語詞或短語。

組合歧義(grouping ambiguity): 當不能明確區分一個語詞指集合體還是指構成該集合體的個別成員時,就出現了組合歧義。(ps: 我覺說指代歧義會比較好)

語形歧義(syntactic ambiguity):一個句子的語法結構可以作兩種以上的解釋

3、抽象(generality):

A claim is overly general when it lacks sufficient detail to restrict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mmediate subject. 過于抽象的斷言是指缺乏足夠的信息來界定到底它可應用于哪些對象。

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并且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寫作者或者演講者想要傳達的意思。讀者或聽者需要明白關鍵詞語的定義。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們無法理解與評判一個論證過程。

定義的目的

1、詞典定義(lexical definition): tell us what a word means-lexical |?leks?kl| definitions 告知詞語的通常意義。

2、約定定義(stipulative definition): take on a special meaning in a given context.-stipulative definition. 約定在特定語境下的語詞意義。

3、精確定義(precising definition): to reduce vagueness or generality or to eliminate ambiguity--precising definitions 減輕模糊、抽象或消除歧義。

**4、修辭定義(rhetorical definitions): **Such rhetorical definitions frequently make use of the emotive meaning (or, if you prefer, the rhetorical force) of words. 這樣的修辭定義往往借助于語詞的情感意義(emotive meaning),有的人更愿意稱之為修辭力(rhetorical force)

定義的種類

1.列舉定義(definition by example)(又稱ostensive definition),即通過指明語詞所指的對象或識別語詞所指對象的典型例子來下定義。

**2.同義詞定義(definition by synonym): ** 即給出與被定義術語具有相同意義的語詞或短語。

3.分析定義(analytical definition)確定被定義術語所指對象的必要特征從而明確術語所指的對象。

7 判斷斷言的可信度

評估可信度要從兩個不同層面著手:第一是斷言本身,第二是斷言的來源。

第一 斷言本身

關于斷言本身但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時,我們要仔細考察這些斷言

1、斷言與我們的個人觀察相沖
2、斷言與我們的背景信息相沖突

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大量已被證明的信念,包括我們從自己的直接觀察中學到的事實和從其他途徑了解到的事實)

第二 斷言的來源

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察斷言的可信度

1、利益相關方(interested party)指可以通過我們的信任獲益的人;不以任何方式從我們的信任中獲益的人是利益無關方(disinterested party)利益相關方比利益無關方更值得懷疑。

2、提供信息者的外貌特征 不要被提供信息者的外貌特征說欺騙

3、信息提供者的專業性

新聞媒體報紙會受到利益集團的影響,我們需要咨詢思考里面的信息,從不知來源的互聯網途徑或電臺訪談中獲取信息時,則更要適度地質疑。

8 修辭技巧

1、委婉語(euphemism)——一種中性或正面的表達,而不是一種引起負面聯想的表達。

2、粗直語(dysphemism)-- 被用于影響聽眾或讀者對某事產生負面態度,或者用于減少其可能引起的積極聯想。

3、閃爍其詞(weaseler)是規避或化解風險的一種語言手段。 詞語 高達 大概”、“可能”、“也許”、“可能是” 、“有些”( “perhaps,” “possibly,” “maybe,” and “may be,” )

4、 貶抑(downplayer)就是試圖降低人物或事件的重要性及意義。最常見的語詞是“只不過是”和“只不過” “所謂的” “然而”、“不過”、“仍然”和“但是” ( “mere” and “merely.” “so-called” “nevertheless,” “however,” “still,” and “but”)

5、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基于點滴線索甚至是毫無證據地形成的關于特定群體之成員的想法或印象。

6、暗示(innuendo)手法使我們不必實際指明就可以委婉曲折地表達對人、對事的反對意見。

7、加載問題(loaded question)則不單純指問題中存在著假設。關鍵在于加載問題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未經證明的假設。

8、嘲笑(ridicule)的修辭手法,包括運用所有的嘲諷手段。 注:僅僅取笑別人的立場并不等于提出了對該立場的反對意見。

9、夸張(hyperbole) 過分夸大。

10、修辭性定義(rhetorical definition)則運用訴諸情感的語言來表達或激起對某事的態度。

11、修辭類比(rhetorical analogy),即通過兩個事件之間的相似性比較,使某事件顯得優于或劣于它本身。

12、替代證明(proof surrogate)是這樣的表達手法:僅表明某個斷言有據可查或有典可循,而不引用所說的證據或典籍。

13、重復

14、通過視覺形象進行說服

舉例說明:

繼續使用前面所使用的早戀的例子:

wiki 上對早戀的定義是:中國,思想傳統的長輩們與應試教育界一般認為早于大學時期(約18歲)的戀愛應算作“早戀” (這個可以算做是 精確定義

在百度百科上說: 早戀,按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過早的戀愛。(修辭性定義(rhetorical definition))給人一種不自然的暗示。當然這里也用到了暗示(innuendo)

發生在高中的早戀行為會對念愛的雙方產生影響(中性詞匯委婉語(euphemism))。

發生在高中的早戀行為會對念愛的雙方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粗直語(dysphemism))

問:發生在高中的早戀行為會對念愛的雙方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答:會對孩子的某些心理成長方面產生影響。(閃爍其詞(weaseler)

早戀只不過是一種模糊的感受,算不上是一種真正的愛。( 貶抑(downplayer)

所有的早戀的行為都會使學生成績下降。(夸張(hyperbole)

高中的早戀行為就像走在一個懸崖邊上,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夸張(hyperbole) 修辭類比(rhetorical analogy)

據說99% 的高中早戀行為都不能持續一年以上。(替代證明(proof surrogate)

早戀有害身心健康!早戀有害身心健康!早戀有害身心健康!重要事情說三遍(重復

早戀是不是與其它青少年問題一樣值得父母警惕(這里將早戀判斷為是有問題運用了 加載問題(loaded question)

注:以上例子都是我造出來的,可能有些不妥,請大家指正。

老白金廣告(重復

9 在思考過程中認知偏差與常見謬誤

認識偏差

1、可得性啟發(availability heuristics)依據提及一個事件的頻率來判斷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

例如,最近新聞報道地震非常多就認為今年地震發生概率增大頻發

2、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人們相信消極信息多于積極信息的傾向。

例如,我們聽的墻外的貶低中國政府的事都深信不移,不考察其來源的可靠性。

3、圈內偏見(in-group bias)

我們時常認為自己的圈內人員組成非常多元化、有個性,而圈外人則都是螻蟻一般相互之間毫無區別的人。

4、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只有自己才會被意外和現實所制約而外人不會的傾向

5、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

6、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人們往往更愿意避免損失而不是積累收入

論證中的謬誤

注:以下這些謬誤都不是論證

1、源自憤怒的“論證”(“argument” from outrage)

第一個表現是:僅僅因為某事令人憤怒就認為它不正確,有事憤怒者是我們自己。
第二個表現在于:由一件事所引起的憤怒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另一無關事件的評價。

2、采用威嚇手段(scare tactics)

為了讓人們就某個問題采取某種立場,用恐懼來代替推理和判斷

3、訴諸同情的論證(argument from pity)

但是若因對某人所懷的憐憫之心使我們持有對無關之事的某種立場,這就是一種有名的謬誤. (例如:唐伯虎點秋香里華府賣身那一段就是運用了這個謬誤,我殘所以我應該被雇傭)

4、源自妒忌的論證(argument from envy)

“嗯,或許很有錢,但他斷然是無禮之流”,如果僅因妒忌激起了我們對他的如此批評,就是此類謬誤的實例。

5、阿諛奉承(apple polishing)

試圖利用別人的自負感去取代理性的判斷,就是阿諛奉承的謬誤。

6、使人負疚(guilt trip)

家長們在不愿(或無法)向孩子解釋清楚該不該做某事時,有時就會運用這種策略

7、同輩壓力論證(peer pressure argument)

我們接受某判斷,并不是因為該判斷自身的特點,而是因為接受它我們就會得到某些人的贊同

8、群體思維的謬誤(groupthink fallacy)

指人們用源自某群體成員的自豪感來替代其對某個問題所持立場的理由和慎思。

該謬誤的一種顯而易見的形式就是民族自豪感或民族主義(nationalism),一種能導致我們盲目認同一個國家的政策和做法的有力的、強烈的情感(“我的祖國是對、是錯”的思考顯然不激勵批判性思維,而鼓勵盲目的愛國情緒)。

9、轉移注意力(red herring)

在一場對話中引入一個話題,轉移了最初的要點,尤其當引入新話題的目的就是為了轉移話題

10、煙幕彈(smoke screen)

煙幕彈則傾向于堆砌問題,或者使問題極度復雜化,直至最初的問題迷失在(語言的)“煙幕”中。

11、訴諸公眾的論證(argument from popularity)

大多數人相信某件事是事實,并不能成為它就是事實的證據。

12、訴諸司空見慣(argument from common practice)

人們試圖根據它的常見來為某行為或實踐(不同于斷言或判斷)做辯護。

13、訴諸傳統(argument from tradition)

因為歷來如此行事,所以要這么做;因為歷來人們都相信,所以我們也相信。

14、合理化(rationalizing)

人們用虛假的托辭來滿足自己的愿望或利益時

15、以錯制錯(two wrongs make a right)

他人的非法行為,也不會使你的非法應對變得合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8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34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27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5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37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5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4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25評論 1 332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4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3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5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9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