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的維度考慮,設計規范有不同的分類。
從縱向考慮,設計規范可分為交互規范和視覺規范。交互規范一般要先于視覺規范。
從橫向考慮,設計規范可分為產品戰略級方向的大規范及單個項目中的設計小規范。
產品戰略級方向的規范。
這里面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整個公司或一級部門主打產品的設計方向,如主色調,整套的VI系統吉祥物,門戶頁面風格布局等等,即品牌規范。
另外就是達成共識的,恒定不變的內容:比如基本控件的設計規范,基本交互的規范,等等。
單個項目中的設計規范。
一般來說,每個公司都會有很多的產品,而不同性質的產品,在設計風格上會有所區別。比如門戶類、社交類、游戲類、電子商務類產品,它們的特點各不相同。
這樣我們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別設計不同的規范,為每個產品設計詳細的規格說明書,比如:流程說明、交互模型、圖標規范、界面設計規范、界面實現規范、控件設計規范,等等。
即使是同一大類的產品,也需要進一步細分。比如,門戶整體規范中,又細分出專題規范、banner規范、微博規范等;電子商務類產品規范中,細分出活動專題規范、banner規范、直郵規范、界面設計規范,等等。
什么時候開始設計規范?
在設計開始之前就制定規范,是很不切實際的做法。你會發現做好的規范在實際操作中是無用且白費精力的。
項目全部完成之后再設計規范,這可能是我們很多設計師都會采用的方式,能夠方便產品未來延續發展。但這種方式不是絕對的。如果是一次性產品,根本沒有必要設計完成之后還去浪費時間去整理規范。規范是指導設計的工具,而不是設計后的總結,況且整理規范也是需要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的。
一般在以下這幾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著手去制定一些規范,從而指導和完善后面的工作。
大型且重要的產品。
產品結構、頁面類型、UI組件相對較單一,可復用的內容較多。
項目人手充足、時間較充裕。
品牌風格、主題風格已確定完畢,品牌備忘和梳理勢在必行。
產品線日益豐富,后續設計一致性和可循環的要求被提高。
產品結構壯大,新人不斷涌入,溝通和執行效率亟待提升。
制定設計規范的原則
制定規范是為了給團隊成員做設計指導,所以內容一定要簡單易懂、條理清晰。
設計規范一般遵循從大到小的原則,即:先制定大的設計方向,再制定項目中單個詳細的說明;先制定團隊合作的規范,再制定個人操作上的規范
規范的執行及注意事項
很多設計師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規范會不會限制我的發揮?如果什么都按照規范來,那我的工作還有價值嗎?
實際上這是對規范的誤解,制定規范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限制設計師的發揮,而是幫助設計師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并提高設計效率。它更多的是起到指引和參考的作用,而不是限制。
設計規范應該告訴設計師,你的“前輩”在這個地方犯過什么錯誤,這樣的錯誤可以用規范中的方式去避免。詳細的規范說明中可以包含這些,或在做規范培訓講解時進行說明,以便于設計師理解這條規范存在的原因。
設計師也無需擔心受限制的問題,因為規范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要經歷持續的更新。規范制定后,在實際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可能不適用的內容,在得到充分合理的優化理由之后,就可以去優化更新。另外,每經過一次改版,規范可能就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新。但并不是說原先的工作就沒有價值了。有了之前所做的規范的基礎,再更新時也會非常得心應手。
還有很多設計師有這樣的疑問:規范是不是要無條件遵守?遇到特殊情況怎么辦?
規范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涵蓋到所有的情況。我們更需要的是培養設計師的規范意識,而不是過于教條。規范主要從全局考慮,因此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在大統一的基礎上,做局部的特色處理。
摘自《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