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達喜歡某個人,常常自以為是地總結說那人情商高。我剛發現我對情商的理解有偏頗,我過分主觀過分夸大了人際交往部分能力。
我搜了一下情商的官方解釋: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等。
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戈爾曼和其他研究者認為,這種智力是由五種特征構成的: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系。
現在想想,其實讓我喜歡的人無非是能自帶美好世界的那一類人。
歌里不是在唱嗎?一想到你呀,就讓我快樂。一想到就能令我們嘴角上揚的人,就是簡單的兩個字--舒服。如果那個人跟我們性別不同,不一定就是男女朋友,但一定是soulmate(靈魂伴侶)。
就像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里陸毅演的富家少爺對李小冉的“舒服”的評價。更好的例子是《步步驚心》里的十三爺和若曦,無關風月,只為真心。
還有就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萬年修得的大仁哥和又青姐,好喜歡中學時候班級里“領頭大哥”和“帶頭大姐”的斗來斗去,但又青去找老師為某不公平待遇發火之后,外面默默等著的大仁哥仗義地說“大不了大家一起留級”的擔當。30歲時候,又青自顧自進自家廁所大便,大仁哥很自然在洗手間門口臺階坐下,兩個人還能自在聊天直到傳來沖馬桶的聲音。
我喜歡以前的一個同事,跟我媽一樣的年紀,自己能上網訂機票找攻略,滿世界旅行。從來不關心別人是否比自己拿的退休金多幾塊。當其他老頭老太為了誰比我多幾毛,我比誰少幾塊退休金來單位爭論不休的時候,她在朋友圈曬國際郵輪里的大泳池、歐洲靜謐的林蔭道、迪拜的紙醉金迷……
我也喜歡一個朋友,她從不抱怨自己的工資低、孩子鬧、婆媳難相處,她總是慶幸房子買的早,還算還得起房貸,孩子是可愛天使,婆婆能幫忙帶孩子不至于自己辭去工作。她去不了外地旅行,每次都樂呵呵地曬家門口的小花小草多美麗,路邊的流浪狗多懂事乖巧……
能帶來美好世界的人絕不是對生活的妥協,也干脆直接地表達自己的不滿不開心不公平。婆婆嫌她生的兒子黑,她說“我姐和我一樣膚色,她孩子白是因為我姐夫白,所以我的孩子黑完全是你兒子的原因”。婆婆是被唬住一愣一愣的。
中午休息時間,那就叫個上門做指甲的讓自己和同事都美美的吧!反正自己開心了全世界都開心了。
相反我常常顧及公公婆婆老公爸爸媽媽的感受,自己在家里卑微地沒有自我。我希望全世界開心,不顧及自己開不開心。
自己每天都想著自己想吃的,用的要靠自己去創造,孩子吃喝拉撒睡都包辦,所有活動都已能不能照顧到兩個孩子為基準,放棄了看話劇看演唱會和旅行。每天跟打了雞血一樣,想著給大女兒認字學拼音教英語,倆孩子的洗澡洗衣服曬太陽補維生素。
擔心自己出去玩公婆帶孩子引發不滿,擔心自己出去不帶自己父母爸媽不開心,結果是--我沒有開心,大家也沒有開心。
我現在進步的是:不再抱怨工作做不完,不再抱怨堵車路堵,上班的心情也輕松下來……
相反,有些人的氣場看著就想離得遠遠的。小區里東家長西家短得評價傳播,搞得人心情很差。
小A有個鄰居家奶奶每次都來講“你家老公今天和小區里QQ媽媽聊天熱火朝天,阿姨是為你好,你要當心哦!”
“哎喲,你家老公出個小區都要都要繞道那個女的樓下。嘖嘖……”
“你家老公有沒有晚上八點鐘出門?我看那女人每天晚上八點半都要去小區跑步?!?/p>
“你家女兒放學是XX媽媽接的喲……是你老公找人家的吧?”
“傻閨女,阿姨是為你好……”
小A對老公一向是放任自流和充滿信任的,每天被這個老太太搞得人心惶惶。直到她自己托鄰居幫忙接孩子,老太太都提醒她是她老公找女鄰居幫忙接孩子了要當心。小A覺得,這老太太也太夸大和妄想了。人嘛,首先是個社會人,誰跟誰多說幾句話就上綱上線,無端猜疑,還要說為你好,真是夠了……天大地大,找點自己愛的事情去專注,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這些方面。
今天聽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喜歡玩帆船的人,暑假去波羅的海找了個夏令營教練的工作,遇到了同樣愛帆船的她,墜入愛河后兩人又在船上找到了工作,一個開船一個做大廚,然后得了一個廚師比賽的大獎,再然后自己開了個帆船披薩店,給過往船、游艇做美味披薩外賣。就這樣,每天坐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快樂地謀生……
這每一步都聽著如此美好!快樂的人當然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怎樣做一個能自帶美好世界的人呢?
首先,要善待這世界,并且不以最壞的心思去揣摩身邊人。常言道“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差”,以微笑面對生活的人,自然與美好相伴。
然后,自己有夢想,并追逐夢想。有夢想內心必定有一個強大的我存在,追逐夢想的執著路上,無暇與不美好世界相伴。
再就是,生活有界限感,多想想如何“為自己好”,而不是干涉別人的生活,不把“為你好”放在嘴邊。真正的“為你好”才不舍得讓你吞了蒼蠅還要謝謝他讓你知道這世界的丑惡。
最關鍵是要充實自己,擁有讓自己滿足和快樂的愛好。百度國際媒體公關總監郭怡廣有句話叫“你要有vocation(事業),更要有avocation(愛好)。”這應該是屬于馬斯洛需求里最高級的自我實現的需求。
要記得,先取悅自己才能取悅別人。如果是奶奶外婆輩的,帶孩子太辛苦太不開心,那就不要帶,心疼兒子女兒的給請個保姆或者經濟條件好的接濟點錢。取悅了自己,才能好心情影響到周邊的人,最重要的是影響到孩子的個性性格養成。如果一個家庭里充滿了猜忌和不滿,養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快樂。人自己要relax(放輕松),才會讓身邊的人relax。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