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因為疫情在家沒出門多少天了。
最近因為疫情好轉,已經連續六天沒新增確診病例了,又趕上天氣好。大家三三兩兩的或上街做生意,或是幾戶人家把衣服拿到天臺去曬。我對參與在其中的爸媽總是很擔憂,尤其是這兩位對衛生似乎沒有很重視。
和媽說不要去天臺,人很多混在一起,上天臺的人這段時間肯定自己或者家里人出門又回來,不安全。她總是舉這樣那樣的例子說沒事,又指對面幾棟樓樓頂天臺同樣衣帶飄飄來反駁我。無言,苦勸不聽。倒是應了疫情剛開始初微博一句令人哭笑不得的評論,“命里有時終須有”。你躲的掉,你家人躲不掉,幾個人在一起,等于團滅。有時候我常常在想,為什么這么熱衷于上天臺曬衣服,如果為了衣服干,陽臺當初買了干嘛?低層戶離天臺遠的怎么辦?為什么不能把自己先想象成低層住戶不好曬也不方便曬
仔細想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中國人自古就愛曬東西,時不時得把東西把出去晾晾曬曬。
2.舍不得花錢和必須得占便宜。家里有烘干機,有一次我爸定時多了半小時,我便聽到我媽在破口大罵浪費電,想來這段時間要是都得用烘干機,對她是毫無可能的,可偏偏卻又愛花錢在一些吃的做的上,讓人很不解,到底是命重要還是吃重要,并且做的也并不好吃。另一個是得占便宜,無法把自己想象成低層住戶,總是認為高層住戶買房的錢必定包含了用天臺的錢,理所應當天臺的某些權利應該特屬于最高一層住戶,不去用實在是一種損失。
3.從眾心理,總覺得大家都去曬,不去好像吃虧一樣。看來大家都覺得疫情過去了。大家,大家有幾個大家,無非是幾個愛站在門口或樓道里家長里短的幾個婦女。全國這么多人民都成了大家,也吃了大家的虧。
爸從外面回來,總是衛生措施做不到位,和小孩一樣,不洗手先愛東摸西摸,前兩天剛自作主張的送出去一包口罩,過兩天又心疼口罩用的太快怕不夠要戴著進家門把口罩洗了放起來。每次他回家都得站在家門口前面等他,近距離的一遍遍和他說應該怎樣那樣做,有些無奈且生氣的說,如果口罩上真有病毒,你戴了也沒用了,我和你這么說話我早把病毒吸進去了。
叫他回來換下衣服也總是第二天還要穿,不拿去洗。或是當天從外面回來也不洗澡,只在臨睡前洗把臉洗個腳。就連內衣褲在出去兩三天之后仍然不換。換下來的衣服沒有拿去洗,放在陽臺,進進出出的碰到,如若真有病毒,也早就帶來了。何必何必,只是搞一個這樣的虛假形式放外面。
哎,我要如何說呢,他們的年紀正好五十,如今這個年紀想來更是怕死的年紀,不知為何,新聞看的比誰都多,還會在飯桌上和你討厭什么地的疫情嚴重,有幾個名人也得這個病死了,好像病毒離自己十萬八千里,得了病毒也有辦法治一樣。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微博上通篇都是年輕人氣父母不戴口罩,不聽勸仍要出去玩。過了一段時間這種情況有所好轉,可還是一些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仍然是這種敷衍的態度,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我總是和父母說,如果這次疫情首發地不是在湖北,而是在福建,我們家就會是第一批死的人。他們也總是一笑了之,可是我知道,如果真要在我們身上,肯定又是哭成一團,何苦呢。
被困在家,真是一個照妖鏡,照出父母的不可溝通,什么時候能被放出去呢。在疫情面前,盡力無話可說,可若因為明知這樣做可以避免,而不這樣做,真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生死有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