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了18年,這幾年費力拼湊出真相,能講出來的案件故事,也不過是這一本書。”——法醫廖小刀
我們經常會覺得電視劇中的罪犯作 案手法很可怕,殊不知那些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件以及作 案過程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那些做盡壞事,編盡謊言,又拼盡全力的來掩飾自己罪犯,以為能逃脫正義的懲罰,卻不知“尸 骨”雖不能開口,卻知道所有真相,而能與之“對話”的,便是法醫。他們能通過與“尸 骨”嘮嗑,為無辜的涉案尸 體發聲,找到真兇。
這套扣人心弦的法醫探案手記《我的骨頭會嘮嗑》共有兩冊,作者分別是“慣用24號小解 剖刀”的廖小刀和“解 剖過800多具尸 體”的劉八百。他們是在大學期間是上下鋪兄弟,畢業后分處南北從事法醫工作。在本書中他們用精湛的技術以及豐富的經驗,講述著一幕幕令人震撼的真實案件。
書中的24個真實案件,件件都令人心驚膽顫。每一具尸 體的背后,都有一個冷漠而諷刺的世界。
男鄰居3次搭訕未果,躲進女孩出租屋的床下,為的是想給女孩一個“驚喜”;
車禍現送尸疑點重重,牽出城市入海口處的“尸 體黑市”,那里的“尸 體”明碼標價,生意火爆;
一棟老宅,6年間有8人入往其中,自第一位女租客在屋中被被殘忍殺 害后,又接連發生2起命 案,老宅成為名副其實的“兇 宅”;
……
這些故事,堪比探案小說的情節。兇手不會把“壞”字寫在臉上,他們既不瘋狂,看上去也沒有格外兇惡。不過他們從作案開始,這一生便活在了自己的牢籠里。
沒有秘密不透風,法醫用20余種專業手段,與“尸骨”進行特殊對話,還原真相深處的貪婪、欲望與惡意,一次次協助破案,將罪 犯繩之以法。
家人們和我見面、看自己親人的照片、核對DNA、確定死因,最后領回一張薄薄的“死 亡證明”。但就是那張薄薄的紙,可以解開一個家庭的心結,可以讓那些活著的人繼續他們的生活。那是一份沉甸甸的“交代”。
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感觸很深。“為死者代言,為生者維權”,這便是法醫的初心和使命吧!
讀完本書,真希望它只是一部虛構的探案小說。然而書中的每一個案件都是真實而非虛構的,正是這份真實,讓人感覺到那不忍直視的人心是有多復雜,也正應了那句話:尸體不可怕,活人才可怕。不過,除了對人性的思考,更多的是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