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去公園散步,回來時天色已黑,到家后把客廳燈打開,再是換鞋。就在我換鞋過程中,看見燈泡火光四射,還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呢?燈泡“砰”的一聲爆炸了。
于是我就把客廳開關(guān)關(guān)掉,走到洗手間旁把門打開,又小心翼翼的開亮洗手間燈。
借助微弱的燈光拍了幾張照片,發(fā)朋友圈并附上文字說:“媽呀!這才剛進門開燈,燈泡就四分五裂,嚇?biāo)牢伊?.....”
發(fā)完朋友圈后就坐在一凳子上發(fā)呆,是被嚇傻了嗎? 才沒有,我是在想事情。
物理化學(xué)模式開啟,燈泡為什么會爆炸?
答案有三:(1)燈泡質(zhì)量太差;(2)燈泡點燃后溫度升高導(dǎo)致;(3)燈泡里面進空氣了。
呵呵,于是自言自語道:“我真是太聰明了,還好沒把我炸死掉。”
“呸、呸、呸”,看我嘴巴說的什么?哪有這樣說自己的?真是個烏鴉嘴,簡直比烏鴉還討厭。
小時候見過許多麻雀和燕子,烏鴉倒不常見,但常聽大家說起,聽著聽著就不喜歡烏鴉了。
俗話說:“烏鴉頭上過,無災(zāi)必有禍。”我不知道烏鴉做錯了什么?為什么用這樣的俗語來形容它。只知道烏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不吉祥的動物。
在電視劇《王貴與安娜》中有個烏鴉片段。偶然間,安娜發(fā)現(xiàn)自己陽臺上多了一個鳥窩,在以后的日子里對兩只小鳥是加倍的照料,每天和二多子又是抓蟲,又是喂蟲的。直到肖桂芳的父親得了重病,安娜才知道家里那兩只小鳥原來是烏鴉,想要把鳥窩搗了,被王貴及時阻攔。
可見烏鴉是多么不招喜和讓人討厭,好像只要見到烏鴉,接下去發(fā)生的所有不好事情都與它有關(guān)。
不知是受到人民的詛咒還是樹木少去的原因,烏鴉出現(xiàn)的幾率越來越少了,生活當(dāng)中更是不常見。烏鴉少了,不好的事情會不會少去呢?
不見得吧!生老病死的事情不還是在循環(huán)上演,就像大自然的規(guī)律一樣,成了鐵定的事實,無力更改不能避免。
烏鴉少去,烏鴉嘴多起來了。? 那什么是烏鴉嘴呢?
“烏鴉嘴”原來是形容烏鴉的嘴巴,現(xiàn)在一般形容某人嘴特臭、特可惡,好事說不靈,壞事一說就靈。
人都喜歡聽些贊美的詞,不喜歡難聽的話。反過來講,對人要多些吉祥祝福語,不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沒個好詞的。
像我吧,以前就被姐姐罵過兩次:
(一)幾年前我和姐姐在同個廠子里上班時,她有段時間老是叫著胃不舒服,不知吃壞東西還是怎么回事?我好心提醒她要不要去醫(yī)院看下。
結(jié)果被她狠狠一頓臭罵:“又不是什么大事,用得著去醫(yī)院嗎?你不看到我出什么事情,就不開心是啵?”
“我沒那意思,真是關(guān)心你。”
我姐聽了就怒道:“你知道我為什么肚子疼嗎?都是被你氣的。你少說幾句不行嗎?還反抗,是想把我氣死嗎?”
“好了好了,我烏鴉嘴,我不說了,你也別氣了啊!出什么事我可擔(dān)待不起。”
(二)還是一起上班發(fā)生的事情,這次是在路上。
一天早晨,我興高采烈的坐在姐姐電動車后面,一路欣賞兩邊的景色。
路過一趕集地方時,看到好多人賣祭祀用的東西,我就跟姐姐說:“拜墳祭祀的時候到了。”
姐姐聽后,氣沖沖回過頭來看著我說:“你今天哪跟筋搭錯了?一大清早沒句好話。”
我答道:“沒事的,過兩天就清明節(jié)了。”
她聽后更氣了,罵我道:“你還敢說,我不知道是清明節(jié)嗎?只是很多事情藏在心里就好了,不一定要說出來的,特別是早上。”
“好好好,我不說了,你專心騎車吧!我可沒長烏鴉嘴,別搞的我好像跟烏鴉似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自此之后,我和姐姐聚少離多,不在同一個地方了。但我一有空就會跑去她家玩,說話也不再那么毛毛躁躁不懂事了。
是我變了嗎?不是的。我還是當(dāng)初的我,只是不想因為我之過再惹姐姐不開心了,更不想因此她多想。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天知地知大家知,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
其實我覺得人生存于世間,要有明是非、知好歹的能力。
就比如我,以前上班早出晚歸的,離住的地方走路要半個小時。其他同事都是打車、騎電動車、老公開車來接的,我啥都沒有,掙點死工資哪還能天天打車,不能成月光族吧!
那時的我天天走路,春夏秋冬、陰晴雨雪,無一例外。
認識的朋友、同事,很多說我的,“干嘛這么省錢啊?出點事情后悔都來不及”。更多的人還是提醒我“回家路上當(dāng)心點”,盡量靠大馬路上走,小路黑乎乎的地方別去,遇到壞人或變態(tài)神經(jīng)病就不好了。
說實在的,我挺感動的,知道大伙都是為我好,絕不是咒我想我不好。
那我有遇到過諸如此類的人和事嗎?有,當(dāng)然有。
有喝醉酒的,有變態(tài)發(fā)瘋的,有找我搭訕的,有問路的,有跟在我后面走的。我不能斷定這些人都是啥人,但理智告訴我不是啥好人。每次我都是不說話,完了拔腿就跑。通常情況下,還沒等這些人靠近,我人早就跑沒影了。
不幸中的萬幸,大伙所說所擔(dān)心的事情沒有在我身上發(fā)生,我依舊安好。
真正的烏鴉嘴是什么呢?“那肯定是不懷好意、心腸歹毒,比烏鴉還討厭百倍千倍的人。”
通常這種人說的話也不會在善良的人身上應(yīng)驗,反倒是他們自己活該沒有好下場。
就像電影《無間道2》中經(jīng)常慣用的一句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