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記錄、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
跟著永澄老師實踐一元化筆記,初衷想要找到碎片化信息管理的解決方案。
當時對于碎片信息究竟是否有管理的必要,內心是不確定的。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如果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和管理,勢必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
盡管心存疑惑,但是「信息管理」和「知識管理」的念頭始終縈繞在心中揮之不去。針對這樣一個高頻出現(xiàn)的剛需,還是有必要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于是,就有了「一元化筆記」的誕生和共創(chuàng)。
從2019年5月16日開始實踐一元化筆記,每天在群內打卡感受。
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已經感受到了一元筆記給我?guī)淼木薮髢r值。
下面就談談「一元化筆記」給我?guī)淼?0個躍遷性價值。
1.釋放一切
「一元化筆記」的做方法很簡單:拿出一本筆記本,把自己想要記錄下來的任何信息隨手記錄,不需要考慮分類,只需要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
最初只是跟著永澄老師依樣畫葫蘆,并沒有想太多,有什么想記的就記錄下來。
這樣記了兩三天,就有了神奇的發(fā)現(xiàn)。每當自己把一些有價值、有觸動的內容摘抄下來,放下筆的那一刻,會有一種情緒的釋放感。
原本總是擔心錯過,看到了好的文章趕緊一鍵轉存,收藏到印象筆記;看到群聊里有一些高價值的對話,趕緊多選收藏。
事實上,這些筆記和公眾號的文章只是被收藏了起來,回頭打開的概率是極低的,只在轉存的那一瞬間,緩解了可能錯過的焦慮。
在記錄「一元化筆記」之后,寫下來的東西仿佛成為了自己腦海中的一部分,不再擔心它被錯過或者遺忘。
可能這就是手寫筆記的魅力所在吧,雖然沒有一鍵轉存那么便捷,但是在一筆一劃的記錄過程中,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平復內心的焦慮。
2.記錄人生
「一元化筆記」強調的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記錄,而且是什么都可以記錄。
最近很受觸動的一句話,「沒有記錄就沒有發(fā)生」。
我們人生的經歷,但凡被記錄下來,就成為了可以回顧的部分。
按照時間順序,把每天發(fā)生的各種觸動、有價值的信息、有紀念意義的事件記錄下來,就好像在做時間記錄一樣,但是比時間記錄包含了更豐富的內容。
記錄「一元化筆記」就仿佛在記錄人生。
3.感知存在
做完「一元化筆記」的記錄之后,會有一種特別踏實的感覺。
因為有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本子,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是你活過的證明。
在翻開筆記本的時候,內心會有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就仿佛自己的存在,通過這本筆記給映射出來。
「一元化筆記」,讓我真實地感知到了存在。
4.情緒穩(wěn)定
持續(xù)記錄「一元化筆記」,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變得穩(wěn)定了。
當自己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趕緊記錄下來;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有些起伏的時候,打開筆記,隨便寫寫畫畫。
有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緒找不到出口。現(xiàn)在有了「一元化筆記」,就仿佛找到了一個隨時釋放情緒的出口。
在記錄完之后,會感到內心十分平和,一種寧靜又自然的狀態(tài)。
「一元化筆記」可以讓我們獲得穩(wěn)定的情緒。從長期來看,擁有穩(wěn)定情緒的人,更大概率可能獲得成功。
5.持續(xù)踐行
剛開始做「一元化筆記」的階段,有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別想太多,去做就好。
還沒有行動之前,腦海中盤旋著各中念頭:到底要用怎么樣的本子啊?用什么筆寫才好啊?是需不需要打印粘貼啊?要不要畫一些插圖啊?萬一本子掉了怎么辦呀?
然而一旦開始行動,所有這些雜念通通都消失了。只剩下沉浸、專注,享受寫好這一個字的當下。
放下評價,去做就好。
6.高度感知
參加這次共創(chuàng)活動,有一群小伙伴每天都會打卡分享自己記錄「一元化筆記」的感受。
剛開始打卡的時候,還不明白到底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有點形式化的固定動作。
但是本著聽話照做的原則,還是堅持每天打卡。
每天問自己:
- 今天有什么新體驗?
- 有什么新感受?
- 這個感受對自己有什么價值?
- 有什么有效的經驗?
- 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在這樣自問自答的過程中,逐漸感到自己的覺察能力在增強。以前對于自己的新體驗往往視而不見,現(xiàn)在只要一個小小的變化,都會被覺察,并且條件反射地進行記錄。
通過「一元化筆記」,我對生活有了更充分的覺察。
7.體驗創(chuàng)造
「一元化筆記」,看似是在記錄,其實是在創(chuàng)造。
所有體驗都是創(chuàng)造。
永澄老師說,改變就是不斷積累新體驗的過程。以前總是很困惑,為什么改變那么難,其實不是改變難以發(fā)生,而是你難以覺察到改變的發(fā)生。
在不斷積累新體驗的過程中,改變就在一點一點地發(fā)生。如果缺乏覺察能力,總是忽略這些變化,就會覺得改變很難。
明白了這一點,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全新的體驗,每一刻都在創(chuàng)造。
8.積累資源
記錄本身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價值,就是積累資源。
「一元化筆記」,也兼顧了這個目的。
只是在通過「一元化筆記」積累資源的過程中,更強調具身體驗,而不僅僅是機械地把信息存儲到某個地方,日后再來搜索。
9.整合輸出
知識創(chuàng)造是以輸出為導向的。當我們積累了足夠的資源,自然會進行整合,形成作品。
積累是前提,整合和輸出是自然發(fā)生的結果。
本著以終為始的原則,在積累的過程中,可以有選擇性地重點關注想要輸出的主題。有意識這么做,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重點主題所吸引,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夠收集到所需要的大部分素材。
在這次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需要再特地進行信息收集。
「一元化筆記」可以幫助積累資源,整合輸出,形成作品聲音。
10.我本具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價值,通過運用「賦能循環(huán)」和借助「一元化筆記」的工具,在持續(xù)體驗,記錄、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我實現(xiàn)了從「我想要」到「我就是」的轉變。
以前總是在不停問自己,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我想要實現(xiàn)怎樣的人生目標?
如果現(xiàn)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我會說:我就是我想要成為的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不斷糾偏,直到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從匱乏模式切換到豐盈模式,感受到內心滋生出源源不斷的力量。
我就是一個追求愛與和諧,幫助他人實現(xiàn)自我的自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