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5第5拆作業#
R:
片段5選自《非暴力溝通》
首先,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么。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在—次研討班中,一位女士談道“我請我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三個星期后,他和我說,他已經報名參加高爾夫球比賽。”這位女士說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但沒有說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愿望,她想了想,說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如果我們的意思含糊不清,別人就難以了解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有一幅卡通畫描述的是一個人掉到了湖里。在湖中掙扎時,他沖著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求助”。在第二幅畫中,這只狗躺在精神病醫生的診斷臺上。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對于“幫助”的? 含義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此外,使用抽象的語言還會使我們無法深入了解自己。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當我們對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表達的請求內容要越清楚越好。
如果你只說你不希望別人怎么樣?而沒有說明希望別人怎么樣?
別人很可能會誤解你的意思,從而不能準確理會你的意思。
一句話,當我們對別人提出請求,請求內容越具體越好。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好朋友J和先生經人介紹認識,沒多久就結婚了。
J不擅長做飯,但她很愛丈夫,她愿意為他改變。結婚之后,J竭力做個好妻子,做好媳婦該做的事。
有一天先生對J訴苦:吃慣了外面的飯菜,想讓妻子給他做點好的。
J毫不猶豫,決定為他下廚。
第二天,J精心準備了兩道菜:西紅柿炒雞蛋和涼拌苦瓜。
前者是她最愛吃的,養生又美味;后者是她最常做的,因為苦瓜減肥。
這是她有史以來做賣相最好的兩道菜。
于是,她要先生一個驚喜:
趁先生沒到家,她把精心烹制的飯菜用飯罩蓋好。
當先生下班回到家,走進廚房。她深情且緩緩地揭開飯罩,她以為先生一定會因為眼前的驚喜尖叫,然后給她一個甜蜜的吻。但事實上,在這一霎那,她看到的是,丈夫由好奇欣喜變成了哭笑不得。
原來,先生是肉食動物,吃飯方面從來都是無肉不歡。這兩樣菜對于他根本不來電。
他最愛吃羊排、紅燒肉、土豆牛腩……
但他在前文中只跟妻子說:做點好的。
實際上,妻子做的是“自認為”的好飯菜。
所以,這是一次失敗的溝通。
A2:我以后如何應用
我打算從今以后,對別人提出請求,希望他人做某件事時,提出具體的要求:
時間、地點、數量、規格……把必要的點,清楚明白地告訴對方。說的越詳細,對方越能準確領會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