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了遠門,便決定騎行到興村看看。朋友說,那里的梨花開了。興村隸屬黃山區甘棠鎮,位于城區西南方向,距離城區6公里,是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我要去的梨園,便在村頭,成片成片的,遠遠的就能看到吐蕊的梨花。
興村的梨,在黃山區還是很出名的。上市的季節,城區街道、村口道旁便有商販叫賣,開口便稱是興村的梨,正宗興村的梨。好像只有這樣,梨才能賣出個好價錢、賣出個豐收來。也確實,興村的梨口感不錯,爽脆可口,汁多香甜,不然商販也叫不出那分自信、自豪。
興村的梨花,雖沒有人吆喝,但春季關注的人還是很多。春風一起,在全國各地都大興“掃黃”之風時,能一個人或者三五成群的安安靜靜地看看潔白的梨花,是份享受。梨花,薔薇科梨屬,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同雪花,具有濃烈香味。這是百度上的解釋,很生硬。其實也無須解釋,走進梨園,但見枝頭如雪,心中哪還需要詞條。
放眼望去,興村的梨花還是有些霸氣的。因勢就形,它們在坡上、地頭,在房前、溪后,一株連著一株,一朵接著一朵,很有氣勢。就近觀賞,那些婉約的花骨朵,嬌羞地張開笑容,果然親切。這豪放與婉約、遠觀與近處的結合,不是一兩棵梨樹、一兩朵梨花的單調可以比擬的,也只有諸如興村這成片的梨園才會有吧。
觀賞梨花遇雨更好。不說相熟的“梨花帶雨”,翻閱古詩詞梨花也多與雨在一起。白居易說過“梨花一枝帶春雨”,辛棄疾也寫過“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許是潔白的花瓣沾上點雨水,更晶瑩更純凈更惹人憐愛吧。有點遺憾,今天在興村賞花沒遇見雨水,但也留了份希望給明天,不是么。
(圖文/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由黃山市作家協會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