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鐘,志鵬和我討論了一下彼此之間的差距,說我可以去他們公司應聘省總了,還說他要是在我的公司,坐在我這個高管的位置,有可能已經沉淪了,早就沒有了斗志,而我還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折騰,讓人看到一個年輕人出類拔萃的一面,并且是在該年齡階段極難達到的一個思想和能力高度……
這番話說的都感覺有些抬舉我了,不過,這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導致我們之間這個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他跟我提到了內驅力,還說到了我的堅韌,確實值得人學習,后來還加了兩個字“非常”,這是得有怎樣的一番感觸?
除了志鵬說的內驅力和堅韌,我就個人想法與經歷提到了以下幾點與他做了些討論:
1.要做到比別人說的更好
總公司胡總每次跟外人介紹我時就會說:“這是我們木雅生態那邊的辦公室主任,非常不錯的一個小伙子,是我們整個木雅最年輕的高管……”
越是這樣,自己就越應該努力,包括志鵬和其他一些人的評價,都說的這么好,但事實到底是怎么樣呢,如果接觸之后卻發現原來自己也不過如此,那豈不讓人大失所望。
我不僅要做給自己看,還要做給大家看,證明自己不只是你說的那樣,而是比你想象中還要好,就拿這件事來說,我如果真的過去應聘省總,那自己就一定要事先擁有做省總的能力,甚至更好,如果不是,那么,就千萬別去動這個心思,公司給你提供這個位置不是讓你來鍛煉自己的,而是給公司帶來效益的。
別人都說你優秀,那怎么也要變得優秀,自己要做到比別人說的更好,那樣,才不會受之有愧。
2.既然有想法,就應該去實踐
人的一生就要所成就,不管大小,至少曾經努力過,誰都希望一群人中最耀眼的那個就是自己;誰都希望可以依照自己的心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像人民幣,沒有人會不喜歡,人性都是一樣的,說自己一輩子只想過得平淡無奇,那都是騙人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羨慕的對象,都有想達到的目標,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五十歲之后你已經擁有了很多的資產,兒女也有很高的起點,教育和能力都比自己當年強,你已沒有什么可擔憂的,練好身體,帶著老伴,全世界旅游,領略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觀……而我,因為年輕渾渾噩噩的過著,沒有想法,沒有追求,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如今五十歲了,沒有一技之長,沒有聰明的頭腦,靠著還有些體力的身體,在工地拿著越來越不值錢的鈔票,愁著孫子一箱又一箱的奶粉錢和越來越昂貴的學費,看著如今自己和你的差距,回想起曾經成績差不多的我們,不禁黯然淚下……
誰都不會想去當第二者,很多道理大家都明白。既然有想法,就應該去實踐,真正努力過之后就會發現,原來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遙不可及。
3.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大多數人都有好勝心,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或在自己的圈子里,都不想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這是一種好的心態,因為你知道與他攀比,我憑什么不能做的比他更好,于是你就奮發圖強,付出比他更多的努力,勢必要超越他,最后,你就真的超越他了。
就怕你沒有爭強好勝的意識,你好,我替你高興;你悲,我替你難過,感慨你的生活如此多坎,就知道折騰自己,一陣發呆之后搖搖頭,自言自語道,自己又在胡思亂想些什么,明天還得上班呢,遲到了又得挨批。
人與人之間,就應該要有競爭,有競爭才會有進步,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更優秀。
4.沒有經歷就沒有成長
有些事情還是得自己去親自嘗試的,不愿意為自己去創造這個機會,不想把自己逼到那種痛苦的環境之下,你就不會體會到那種化悲傷為力量的決然。
比如來一次任性的投資、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做個沒什么工資的銷售員跑跑業務之類的,想辦法找些能鍛煉自己的事情去做,并且又能接受的。前期的行業要選好,一時的高收入并不能代表以后一直的高收入,你在工地一年拿十萬,我學管理一年只拿五萬,但我有信心以后比你拿的更多更持久。
自己從高三開始所謂的創業,其實也算不上創業,就開了幾次店而已,到現在五年了,付出大量金錢收獲了少許經驗;付出了幾年時間收獲了幾年教訓;付出了真心友誼收獲了人心復雜;一直想掙扎出痛苦,卻沒想一直在痛苦中掙扎。
每一年的反省都會有所改變,那些痛苦足以驅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能力逐年在增強,缺點卻逐年在暴露,所缺乏的東西太多,需改變的地方太多,見識太少、管理不足、感情用事、人脈資源、固定資本等,都需要時間去積累、學習。
沒有經歷就沒有成長,只有經歷過了才會有所體會,沒有人蹂躪你,你就不知道自己該變強大。
5.環境改變命運
不同的圈子成就不同的人生,沒有初二那一群愛玩愛鬧愛學習的同學,就不會有我內向到幾天不說一句話的性格的改變;沒有六班那一群個個當小老板的同學,就不會有我學他們想去創業當老板的念頭;
如果我沒有去北京、廈門、深圳、武漢等地打暑假工,沒有與各行各業的朋友打交道,而是初中第一次輟學就進了工廠,做個流水線工人,習慣了那樣的環境,習慣了那樣的節奏,現在的我,又是什么樣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身邊不缺乏這樣的朋友,并不是他們不夠優秀,而是沒把自己放在對的地方。環境改變命運,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你選擇什么樣的環境,就會擁有什么樣的命運。
6.人脈即資源
這點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像毛阿敏的一句歌詞說的,朋友多了路好走,目前這個物質的社會,除了看人就是看錢了,做任何事都得找“關系”。
自己初中、高中、大學都讀了一半輟學了,曾經形容自己是創業道路上不斷跌倒的小強;是學業道路上不斷輟學的奇葩,慶幸的是我拿到了所有的畢業證書和專業培訓資格證書,當然,這些都離不開“關系”,初中還未參加中考,高中就已經有名額了;高中未參加高考,名字就已經出現在大學錄取名單上;大學沒有參加過任何一項考試,卻順利畢業了,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還是自己找朋友代考的;唯一不同的區別是,初中和高中是靠親戚的關系,大學卻是靠的自己的關系。
這個世界有時候是不公平的,自己在高考的時候呼呼大睡,旁邊的同學都是寫字如飛,那時候自己就暗下決心,也要結交很多優秀的朋友,變得無所不能。這才有了之后身無分文開店,十幾個朋友幫我集資的感動,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曾經愿意借錢給我的朋友。
朋友即人脈,人脈即資源,前提是,你自己得變的優秀,才能結交更多優秀的朋友。
7.不學習就不懂得思考
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思路決定出路,你先有什么樣的想法才會有什么樣的做法,想在前,做在后,想什么和怎么想就變得非常重要了。自己上學時成績并不好,但是并沒有荒廢學業,不喜歡的課堂上看別的書,看四大名著,看小說,沒事也喜歡寫點東西,慢慢的就培養起了這樣的興趣,開闊了自己的視野。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文字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也代表著信息的傳達,現在科技發達,看書的人少之又少了,手機功能很多,但是并沒有多少人用手機看書籍,包括我自己在內。
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復盤》,非常不錯的一本書,教你怎么去反省、分析和思考,讓已經發生的事來告訴你未來該怎么去做。如果能將《復盤》加以運用和操作到生活和工作當中,真的是每天都會有進步。改變要有方法,不學習就不懂得思考。
8.起點不高就花時間去補救
我們都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起跑線上就低人一等,同樣的年齡,別人開著跑車,自己騎著自行車,別人的輕踩一腳油門,夠自己猛踩個成千上萬腳去追。
我們怎樣才能達到別人的那個高度?沒有捷徑,只有不浪費自己任何一分一秒去追,追上無數個日日夜夜,或許窮其一生才能達到別人百分之一,運氣好的能達到十分之一,那么,也是值得的。
有些事并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能有人說自己不自量力,至少,我有去挑戰的勇氣!
我們擁有的最多的就是時間,起點不高就花時間去補救。不怕追不上別人,怕的就是你跟那些殘疾人去比,怕的就是起點比你高的人比你還努力。
9.努力了還真不一定有收獲
任何事都得講究方法,有時候選擇大于努力,有的人努力了一輩子還是一事無成。我們要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揚長避短,只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不要一直想著去彌補自己的短處,有些東西別人先天就比你強,你還怎么去比?
我讀書時英語成績不好,每天多花幾個小時去努力學習,幾個月下來后,效果微乎其微;我語文成績很好,每天不用去花課外的時間去學習,只是上課多用心一點點,就能拿到班上第一名;我英語單詞無論怎么死記硬背都記住不多;語文課本當場分分鐘在班上第一個背出;
你能說我成績差嗎?你能說我記憶力不好嗎?你能說努力了就一定有收獲嗎?不是的,努力了還真不一定有收獲。首先,你得對自己做個分析,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然后才能知道怎么去努力。
10.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
你得學會去偽裝,而且要一直裝下去,裝作成熟、裝作優秀、裝作細心、裝作自信……裝著裝著你就會習慣了,習慣了怎樣你就是怎樣了。
前段時間就我和公司董事長兩個人去吃飯,他竟然讓我帶他去一個小面館吃4塊錢一碗的清湯面,這可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我當時就震撼了,吃完面后去項目部視察,他在喝水時灑了些在手上,沒想到他隨身攜帶了一小包餐巾紙,更沒想到在地上并不是很干凈的施工現場,董事長把擦完手的茶漬紙巾塞到了自己口袋,一直到辦公室才丟到垃圾桶……
這是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卻讓自己一直在反思,這就是區別,自己為什么就做不到呢?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嚴格要求自己,從小細節抓起。
以上10點只是個人的一些想法和正在努力的方向,并不能證明或者判定什么,自己也不覺得比志鵬強多少,甚至覺得有些地方還不如他,不管怎么說,都加油吧!一直在改,一直在學,只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
改變不難,難在堅持。自己接觸過進化論的大神級人物分享后才覺得什么叫真正的差距,我沒有理由不努力,還應比別人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