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社會,高速向前發展,一步跟不上,幾乎步步跟不上。
舉個例子:我看到一個數據1988年--2005年經常會有普通小縣城或者偏遠地區的學子考上北大清華的情況。我的一個就是其中一個,最近幾年好像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了。為什么?
因為,以前農村與大城市的收入差距不顯現在這么巨大,社會資源,分布不像現在這么不均勻。但是隨著中國的深化改革,商業化不斷深入,確實實現了讓一部分份先富起來。問題來了,先富起來的人們,手里有錢有資源,除了用于正常的投資,可以想見最大的投資會放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所以寒門不是再也不能出貴子,是很難出貴子。因為社會不公一直存在,現在和今后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事實但從個體來說很難改變大趨勢。可以做的是改變自己,還有機會。有機會也會比富人家庭的孩子要難很多。所以看起來時間還很多,其實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能走對才可以脫穎而出。
可以想象一下;同學A和同學B,都是體育生,身體素質差不多,同在一所體校鍛煉。也許就是由于選拔賽前一天B拉肚子,差了一點點,A被選入省體校,B沒被選上。A馬上可以接觸更好的教練,更加科學的訓練和更加營養計劃,通過進一步努力有可能進入國家隊,參加國際賽事,還有可能成為國際賽事的冠軍。那么他和B的距離會越拉越大。
N多年后,他回到小縣城,看著當年和他差不多的小伙伴,一定會感慨造化弄人。所以得出結論,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只要比別人好一點點就有可能導致天翻地覆的結果。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投資人,你投入學習,產出技能;投入享樂,產出體驗;投入情感,產出關系;投入學習,產出認知。早上拿到24小時的時間精力,晚上賬戶結算,第二天早上重新開始。決定一個人幾年后不同的,正是那些你睡著以后,能夠持續迭代的東西。
所謂:高手就是在高價值領域,持續做正確動作的人。專注,高手都在持續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情”。其實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這需要很強的定力,始終堅持做高價值的事情,聚焦頭部效應,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