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老師,你是不是要求孩子們整整齊齊的坐好,規規矩矩的聽老師的話。如果你是一位家長,你是不是喜歡孩子不和你頂嘴,什么事兒都聽你的話。
但是孩子是這樣的嗎?我們和家長還有老師們在一起交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這些孩子都怎么了?為什么不像我們當年那樣認真聽講,好好寫作業,勤奮學習呢?怎么怎么。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可能有的人會解釋說可能是孩子沒有經歷過原來我們苦難的日子,也可能是孩子家庭里邊兒是單親家庭,也許是現在這個時代,電視泛濫,電子游戲,手機等等原因,造成了孩子現在的這種生活方式,學習狀態。
學生打架罵人了,學生不寫作業了,那我們家長看到或者老師看到這種狀況,我們怎樣處理那?是不管不問?是罰寫,就是批評,是打,還是罵呢?這些方式合適嗎?有效果嗎?
我們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有的家長會說我們想過,但是只有打這個方法了,沒有其他方法。甚至有的家長會拿皮鞭去揍孩子,效果又如何呢?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說道大人與孩子之間主要的互動方式有嚴厲,嬌縱,正面管教。
嚴厲管教方法是有規矩,但是沒有自由。沒有選擇,我要你怎么做,你就應該怎么做。
嬌縱的處理方式是有自由,但是沒有規矩,沒有限制的選擇,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而正面管教呢是有規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是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
我們在同孩子或者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都采用的哪一種方式呢?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我覺得有效是最重要的。
那么有效管教的方式是什么呢?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也告訴我們,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
第一,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前提是對孩子要尊重和鼓勵。
第二個標準是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是心靈的紐帶。
第三是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
第四是是否能夠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愿意合作。
那么以后我們在處理孩子的問題的時候,可以從這個四個標準去進行判斷是不是有效。
這里第一個標準是對孩子要尊重和鼓勵。也許有的時候我們沒有注意好工作方式,沒有把握好分寸,沒有尊重到孩子,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生的創傷。
去年我去做教練的時候,有一個年輕的女大學生分享她心中的結的時候,她說,她最恨的就是她初中的一個老師。因為當時她的成績不太好,老師總是批評她。一直到現在都懷恨在心。認為是老師找她的茬兒,有意批評她刁難她。
這個實例就是老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用罰的辦法孩子也許當時接受了,改正了。但是讓孩子產生了長期的負面效果,事后又跟孩子沒溝通好,造成誤會,卻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的成長。
所以我們對待學生的問題,不同的人真的我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但是前提一定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
去年暑假我去深圳做了一階段和二階段的教練,在工作過程中有一點點錯誤,我都會受到批評。而且是很嚴厲的批評。讓我有苦難言,不敢說出來,我真的是在體驗了一把差生的感覺。在最后工作總結的時候,我說我一定回去不能總是批評差生,讓孩子每天這么難過。
說是說,做是做,但是實際工作中我仍然有批評差生的時候兒,并且經常會就是那幾個學生一直在批評他們。好學生總是在鼓勵他們,欣賞他們,幫助他們。
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要想改變別人,首先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自己的心態。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也是撿討自己的工作方式。自己給自己又照了一面鏡子,要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遇到問題學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要不他們也會跟我一樣的難受。
我們學校60年大慶。剛剛畢業的這一屆學生大多都回來了。這里邊有成績好的學生,有成績后進的學生。我發現成績后進的學生多,成績好的學生少。看到他們我很高興,同時感覺這老批評他們也有地兒愧疚。
也許當時是用心良苦,批評他們,讓他們改正錯誤。初心是好的,但是工作方式方法,也許就是錯誤的,對孩子可能會造成一些創傷。
這些事情中也警告自己,以后在對待學生問題中一定要冷靜頭腦。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告訴我們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標準去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初中三年跟著老師健康快樂的成長。
另外我想說的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會跟家長教育方式,習慣,學習生活環境等各方面都有關系。因此,我們要教育孩子的同時,還需要引導家長。為此,我建立了一個家長讀書群。我想通過讀書的方式引導家長讀書,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的同時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經常會有一些專家告訴我們要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家長首先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通過讀書這種方式讓家長先成為愛學習的家長,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做好示范,讓孩子也成為愛學習的孩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要我們想教育好孩子,只要我們認真去想辦法。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總有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愿我們的孩子在我們正確的引導下管教好孩子,讓孩子成長,成才,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