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天,你小時候幻想中的王子騎著白馬帶著嫁衣出現在你面前,長大后的你還會要嗎?
前幾天在b 站上看到好幾個影視區up安利這部劇,好羞恥又好上頭。那猛烈的情感態度的獨特表達,就那么直接的觸碰到了我心底最深的角落。
少女時期的童話幻想,長大之后的心如止水,這樣的轉變,真實又痛心,每個經歷過的女孩應該都能感同身受。
十幾歲情竇初開的年紀,誰沒有幻想個王子呢?那么平庸的我們,卻有著那么美麗的幻想。
看了那么多王子公主結婚,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童話,心生羨慕。
我們不是公主,但也盼望著能擁有一個王子。
我們想無視世界的規則,無視只有公主才能得到王子的定律。
所以在我們的幻想中,王子不愛美麗的公主,只愛平庸的自己。
他或者騎白馬,或者騎黑馬,就算是個混血王子或是青蛙王子都行,這不重要,只要他是王子就好。
還要有一個美麗的公主,嫵媚漂亮、神通廣大,還一心愛著王子,但是注定得不到他。
為了顯的我高貴一點點,特別一點點,竟然把你變成我的情敵了,好像這樣我就可以無視世界的規則了。你得是公主,你才配擁有寵愛,擁有王子。
畢竟,王子只愛我啊,他眼里不會有別人的,他為我而生,甘愿臣服于我。
我們動用全部的想像構想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故事的主角不是高貴的公主和王子,而是平凡的我和王子。
我們可能不稀罕he,而是給它一個悲壯的結局,“原諒我到最后都忘了跟你說,我多喜歡人群中,你凝視我的那個畫面。偉大的愛情,的確需要死亡的注解。”
待在王子身邊,哪有安穩日子過呢?危險如影隨形,卻甘之如始。
我們與陳美如的區別僅僅在于她用優美的文字寫成了日記,而我們把這份隱秘的幻想永遠的埋葬在了少女時代。
少女時期的陳美如,雖然內向自卑,但至少會寫些讓人心神搖曳的文字,至少單純的相信愛啊奇跡什么的。她有愛的渴望,也有愛的能力。
但所有的幻想都在老師讓她在全班同學面前讀這這日記戛然而止。
老師的辱罵,同學的哄笑、譏諷讓她無地自容。
她明白了,對她而言,喜歡一個人是有罪的,幻想是錯的,心有所愛會變成一樁丑事。
她哭著讓朋友燒掉日記,打算揮別過去的自己。
也是從那時開始,她的心被封閉了,無人能進。她就這樣喪失了愛的幻想和能力。
12年后,她已經成為一名鑒黃師,篩查封閉網絡上的不雅內容。
她享受那種掌握別人生死大權的感覺,就像過去她的班主任那樣。
她精準的封閉掉所有暴露或者不雅的視頻畫面,心里很輕松滿足。
終于是對的了。
終于不是錯的了。
終于和過去那個“不知羞恥”的自己劃清界限了。
12年前的當眾朗讀成了她心底永遠的噩夢,直到12年后還困擾著她,桎梏著她。從那之后,她冷靜的好像毫無感情的機器,再沒有一絲一毫的羅曼蒂克了。
閨蜜吐槽她:
你看你這死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48歲的本命年呢。
你覺得這叫把控人生,其實你就是帶發修行。
24歲的生日,閨蜜精心給她準備了一個盛大的party,請了各種類型的男演員,希望能幫她喚起愛的能力。
畢竟,生日快樂,要是真的快樂才行。
結果,12年前的她的王子慕容杰倫出現了。
十二年前的夢想,變成了十二年后的尷尬。
慕容杰倫是古巴比倫的混血王子,跟現代世界格格不入。他的奇裝異服,他的怪異舉動,都給美如惹了不少麻煩。
更加難以忍受的是他永不停止的土味情話。
12年前親手寫下的古早情話、親筆勾勒的臣服場景,都變成了12年后腳趾能摳出一座城堡的反感和尷尬。
是因為這情話太土了?
不,是因為她再也沒有接受愛的能力了。
慕容對她越好,越是心細如發、噓寒問暖,她越是有壓力,越是不自在。
那是我的事,我不習慣別人替我做這些,太貼心了,你不需要為我做任何事,也不要對我有任何期待,我們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
很多事情,我努力去做,只是因為不想讓它變得更糟。我早就明白,人生不能期望太多。想的越好,最后只會發現不過如此。所以,在你和我之間,誰也不用努力。
就是這樣,無法受人矚目的女人,非說自己孤獨。
陳美如從12歲就封閉了接受愛的能力,接受到的只有負面感受。看似hold住全場,其實連自己也沒有hold住。她總是把自己包在厚厚的殼中,明明很糟糕,還能咧著嘴扯出一個笑來,我很好啊。
而面對慕容的溫暖善良、細心體貼,起初她沒有被治愈,反倒覺得自己更加陰暗渺小了。
就像丑小鴨面對白天鵝的那種自卑。
你的好,只會讓我的缺點更加明顯。
所以便有了寺院里的名場面,美如痛苦的剖白自己:
所有人,全世界都在針對我,我討厭全世界。
什么謙遜有禮,都是我裝的,真實的我在12歲以后就不見了。
我總假笑,脾氣很大,我看不上一切,我很容易煩,我就是個很糟糕的人,我跟這世界處不好。
我很差勁的,我不知道怎么讓自己開心,也不知道怎樣讓別人開心。
你真覺得這世界和諧美好啊,人活著是很難的,我這種人就更難了。
說了不要碰我,我有潔癖,我煩你,我煩所有人類,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待著。
但等慕容真的轉身離開,美如更惶恐了:連慕容都不理我了。
打破堅硬外殼、敞開心扉的過程是很難的,慕容的好融化了一點點,但是人在被改變的時候有著天然的想要躲避的惶恐,于是會憤怒、會口不擇言、會出口傷人,但事后往往很后悔。
這明明不是我想說的。
陳美如不愿看到慕容王子。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因為他是他的噩夢。如果沒有那本日記,她就不會被當眾羞辱,不會那么多年后還是有那么多人記得她的黑歷史。
于是她反感、逃避、排斥慕容。
可慕容有足夠的耐心,他的設定就是不管美如如何抗拒他、逃避他,他只愛美如。就這么傻傻的單純的一直對她好。
我喜歡這個世界,所以沒關系,如果你討厭他們,我可以替你喜歡他們,我替你笑,替你跟他們說話,替你跟他們相處。我會做好的,會替你做好這些的。
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改變啊。
美如一點點的打開心扉,學著去愛,學著與這個世界和解。
我們不能因為受到傷害,就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個世界上,別人的價值觀,沒那么重要。
因為你來了,所以我不再是一個笑話。
劇情很童話,現實很骨感。
這么美好的劇情是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寄托,更是一種溫暖的治愈。
你童年的幻想不會變成現實,你的王子也不會來到你的身邊,你的創傷很難有人來幫你愈合。
但萬一,你就是那個幸運的人呢?
希望你真的能遇到你的王子,可能不是幻想中的那一個,但那又有什么關系。
如果你真的沒有遇到,那么希望你能自己愈合傷口。
畢竟,我們都這么無可奈何的長大了。
不再是幻想別人來拯救你的小孩子了。
長大了,就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