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聽說:“做人,還是開心最重要”,但是,開心又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那些瑣碎的雞毛一地,不是說句開心就可以解決的。
有研究表明,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確診抑郁癥,30%的成人都有確診的精神疾患。快節奏的生活,高壓力的內卷,都是讓人不開心的元兇。
看似正常的你我,實際在每一天的某個時刻都會感到自己社交關系不行,討厭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己孤獨并且懷疑自己有健康問題。這些癥狀導致我們不開心。
澳大利亞的作者路斯.哈里斯,總結了可以讓人在10秒鐘改變心情,想想就開心的妙招。《想想就開心》是一本讓你未必事事都如意,但是可以天天都開心的自我心理學,教你學會開心的自我調節術。
一、找出不開心的原因,讓自己正確的看待生活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四種影響人們開心的因素。
1、開心是人之常態
雖然有人說開心應該是人之常態,但實際上,不開心才是人之常態。人是群居生活,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和環境的影響。
2、不開心是一種心理缺陷
有人認為經常不開心是一種心理疾病,正常的人不會感到太多的痛苦。這是一種錯誤的概念。心理學認為,健康的人在正常思維過程中,都會自然地產生精神痛苦。這是一種正常的感知。
3、只有摒棄負面情緒,才能創造更好的生活
經常被教育要有正能量,其實,負能量也可以促進人的新陳代謝,關鍵是要學會讓自己和任何一種能量都可以和平相處。
4、每個人都應該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那些看起來情緒穩定,波瀾不驚的人,往往只是把糟糕的情緒都藏在了心里罷了。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拿捏好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但是有些人的確可以自我疏導,具有平衡情緒的能力。
作者在書中提到說,凡是想把負面情緒打跑的人,往往最后自己也會落荒而逃。真正的戰勝負面情緒,只需要適當的控制,不會妨礙你去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就可以了。
二、學會戰勝不開心的方法,讓自己多一點開心
關于戰勝自己的不開心,作者給出了一些有效的練習建議,比如,接納與承諾療法。
這個療法的兩個原則是“正念”和“價值感”。作者認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處理負面想法和感受,可以開創豐富、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正念的定義是指,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可以幫助我們驅散不開心。要想達到正念的標準,有3個小技巧。
1、解離
當我們面對痛苦和負面情緒的時候,要學會轉化,并且可以開展自我批評,避免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2、拓展
讓負面想法自己可以浮現和消逝,而不是對他們進行打壓和抗爭。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是疏導,不是塞堵。
3、聯結
完全的活在當下,不沉湎過去,不憂慮未來。學會享受當下,會讓人有一種滿足感,可以不自覺的驅散心中陰霾。
“價值感”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訴求,一個人對自己的認定是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以怎樣的面貌面對自己的人生。
作者介紹說,接納與承諾療法,是經過科學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改善自信心和開心的方法。多多鍛煉,摒棄雜念,正確的使用此方法,就會讓自己逐漸的開心起來。
三、從沉溺中拔出來,才能真正的開心
有的人了解了治愈不開心的方法,但是依然不開心。歸根結底,是因為自己沉溺在不開心當中,無法自拔。
任何時候只有你自己愿意拔出身來,療愈才是最有效果的。
公司里的同事果果,做事小心,態度謙和。由于是新員工,所以難免被老同事說上幾句,果果收到打擊就開始不自信,每天都焦慮與是不是昨天的事情做的不夠好,擔憂自己是不是還會犯什么錯誤。誠惶誠恐的結果就是,錯誤越來越多,人越來越頹廢。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先從這種沉溺的情緒中剝離出來。
比如:1、不要過度專注于某一個想法,懂得適當的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2、學會向大腦道謝,當不好的情緒或者畫面不停的出現在你的腦海,可以選擇用一些幽默的語氣來化解。
3、學會批判自己
自黑,也是一種化解負面情緒的良藥。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思維的自我,一個是覺察的自我。前者負責思考和規劃,后者負責意識和覺知。
當思維的自我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覺察的自我就會審視和復盤,和自己對話。要是你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可以通過緩慢的呼吸,反復練習來讓身心平靜下來,從而可以客觀冷靜的看待自己。
人在理智的狀態下,會接受自我批評和審視。
既然沒有人可以做到時時刻刻都開心,那么學習一些讓自己開心的小辦法也是很好的。《想想就開心》用繪畫式的對話來說明,人有不開心的狀態是很正常的一種表現,但是你想讓自己開心多一點,可以通過心理學的小技巧達到。
生命中總會有很多的不如意,我們可以用書中的療愈小技巧讓自己過得舒心多一點,也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