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在去年的九十月份左右,跟一個久未碰面的朋友見面,一頓火鍋吃下來,朋友說到,你好像還比以前更年輕了些。見我詫異的眼神,又好心補了一句,當然不是說你老了,就是這些年你似乎一點樣都沒變。整個人也是非常輕松的狀態(tài)。
后來我思考了良久,試圖破譯那個狀態(tài),是怎樣的一個狀態(tài)。以及這些“自由自在”、“輕松”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狀態(tài),以及那時候的我,為什么能夠是這樣的狀態(tài)。
那個時候,剛剛畢業(yè)一年。離開學校,外面的一切都是新鮮的,自己有無限的想法,也有十足的動力,還沒有經(jīng)受過“社會大哥的鞭打”。甚至能夠在國慶去云南旅游的時候,悄悄的在雪山下許愿,愿望是32歲年薪百萬。從云南回來后,還在淘寶上買了一個可以刻字的水杯,并請店家在杯子上隆重的刻好“35,100”,且直到現(xiàn)在還用著這個杯子。
后來,慢慢的,有時會覺得累。大概是在某一個時期,忽然開始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接觸到了房子和車子這些概念,自己的內(nèi)心,慢慢開始填塞在很多實際的物質(zhì)需求進去。
也許是因為渡過了跟工作的蜜月期,感覺到工作中到枯燥和無聊。總之,整個人的狀態(tài),慢慢變了,不再那么的開心和樂觀。不再對刻在杯子上的愿望有所期待。
再次與老友見面的時候,告訴我,畢業(yè)這小半年,你似乎跟之前有很大的不一樣,比如現(xiàn)在吃飯的時候,你的眉頭還會緊繃著。
是啊,年輕人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付出就想要有回報。等不及時間的沉淀,等不及眼界的開闊,見識的廣博。生活的有點太用力了。導致自我與生活之間,成為不是一種相互協(xié)約的關(guān)系,不是良性的相互推動的關(guān)系。
就像寫毛筆字一樣,用力過猛,會把紙洇掉。用力過請,會有筆墨無痕之感。但是用力過輕總好過過猛。
后來,有一位朋友說道,對于感情,我有點使不上勁的感覺。我一直不理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反復(fù)思考很久,現(xiàn)在,漸漸明白,這似乎又是用力過輕,或無處落筆的感覺。這個時候的狀態(tài),大概就是不愛了。
即使是現(xiàn)在,談生活,談狀態(tài),這樣的舉動本身似乎都有點強過的意思。似乎是在用力的追究,琢磨,久而久之,給人以糾結(jié)之感。
告訴自己,不使勁,也不是隨意的順其自然,就是按照自己的力度,自己的方式,慢慢的去書寫。
更加游刃有余的狀態(tài),一種從心底生出的自信。相信自己,接受了自己,也認知了自己。這樣一種狀態(tài),按照自己的步調(diào),更清晰的去做一些事情。就是“不使勁”的狀態(tài)。會輕松、快樂、得意洋洋的邁著小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