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11/500)
作者:安德斯·埃里克森。閱讀時間:2017年3月11-2017年3月18
這本書為什么如此火爆
只要稍微熱愛點讀書的人,我相信不太可能不知道這本書。除了各大圖書網(wǎng)站的傾情推薦之外,很多自媒體和說書人也都極力推薦這本書。我是帶著問題讀這本書的,因為本人對領(lǐng)導力很癡迷,看到周圍很多朋友、同事,在領(lǐng)導力上非常欠缺,但是又苦于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方向,所以想通過看此書尋找點靈感,你要問我答案找到了嗎,我只能說有所啟發(fā),看來領(lǐng)導力這條路上還需要繼續(xù)摸索了。
如果我說《刻意練習》這本書是一大碗濃濃的雞湯,估計很多人會噴我。這確實是我真實的感受,本書中用了很多的例子和實驗結(jié)論來揭示的就是一個道理,天才不是天生的,人人只要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都能夠成為大師。為了證明這點,作者真的是不惜筆墨,貫穿全書的去說教,如果你相信了,也許你真的會成功。但是如果你不信,不愿意運用正確的方法練習,那注定會失敗。所以,我相信很多人,看完此書之后,內(nèi)心一喜,人生有望。哪怕你有的是這種感覺,我覺得這本書你看的也算值了。
學習方法是為了認知升級
我認為每個人對知識的學習,對經(jīng)歷的總結(jié),對人生的感悟,最后匯集出來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水平。而為什么在平等的時間面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被越拉越大呢?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真正勤奮的人和懶人。最近對于勤奮和懶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懶也分為顯性的懶和隱性的懶。顯性的懶很容易理解,很多人就是那種好吃懶做,不愿意付出辛苦和勞動,只貪圖享受,毫無進取心,安于現(xiàn)狀,這樣的人我們一眼都看得出來。但是還有另外一種隱性的懶,這種懶主要體現(xiàn)在思想上的懶惰,你會看到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不斷重復,看起來很辛苦,但是日子卻基本沒有改變,能力也少有提高,為什么呢?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也屬于懶惰的一種,針對這種懶惰最適合學習“刻意練習”的方法來提高。
在介紹本書的方法之前,我先分享一下關(guān)于如何做一個高級勤奮者我自己的總結(jié),包括三點:走出舒適區(qū),不斷思考總結(jié),追求更好的結(jié)果。很多人批評中國的教育,被批的最慘的那句話就是“學海無涯苦作舟”,他們批評說學習應(yīng)該是快樂的事,怎么能苦呢?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宣傳學習是個苦差事,所以導致大家都厭學。這點我想表達一下我的觀點,他們把邏輯搞反了好不好,是因為真正的高效學習必須在非舒適區(qū)進行訓練,這本身就是很不舒服的感受,但是一旦你走進了非舒適區(qū),不斷的練習,你會提高的更快,當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時,那才是學習的快樂。這點和這本書表達的觀點是一致的,必須走出舒適區(qū)。
很多人不斷的犯錯,更可惡的是不斷重復犯錯,問題就在于他們不善于思考總結(jié),當然這個地方也存在一個悖論循環(huán),越是認知能力高的人,他們的反思總結(jié)能力就更強,那他們學習迭代的速度就更快,換個表達方式就是兩個人同時經(jīng)歷同樣的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感悟和收獲是完全不同的,而認知能力高的人,就能夠收獲更多,所以他們進步更快。不管我們處在什么認知水平,首先要養(yǎng)成總結(jié)反思的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堅持每天寫日記,每件事都要有總結(jié),隨著時間和知識閱歷增長,每個人的思考會更深刻。
目標感必須強,最后就是要不斷追求更好的結(jié)果。很多人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陷在某一個錯誤的方向上耗費了太多時間,結(jié)果把目標丟了。不管是哪種學習方法,必須要追求更好的結(jié)果,結(jié)果思維導向很重要。這個結(jié)果會引導人更高效的工作,并且會給人及時的反饋。
刻意練習的特點
我認為真本書的精華有兩個部分,先說第一個就是我們需要掌握刻意練習的特點,書中總結(jié)了七個特點,這七個特點涵蓋了刻意練習的所有內(nèi)容。以下進行詳細解讀:
1. 刻意練習發(fā)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jīng)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已經(jīng)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如何理解呢,比如學習某種樂器,從入門到基礎(chǔ)再到拔高,有了一套非常系統(tǒng)的訓練方法。當然對于我想了解的領(lǐng)導力,恰恰是目前還沒有成形的訓練方法,怎么辦?書中給的建議就是找到相關(guān)的牛人,模仿和學習他們。
2. 刻意練習發(fā)生在人們的舒適區(qū)之外,而且要求學生持續(xù)不斷的嘗試剛好超出當前能力的范圍。這個講的就是要進入非舒適區(qū)進行練習,一般來講,這個過程肯定不愉快。
3. 要有良好定義的特定目標,這個目標不但要有最終目標,還要把目標分解成過程中的小目標,一個個去挑戰(zhàn)和實現(xiàn),所以在體育競技類技能上,教練就會給運動員制定非常詳細的訓練計劃和目標,用這些階段性目標對人進行正向激勵。
4. 刻意練習是有意而為之,需要人們完全的關(guān)注和有意識的行動,這個就是從心態(tài)上要調(diào)整好,主動積極的尋求刻意練習,要按照訓練計劃不斷的執(zhí)行。
5. 反饋!反饋!反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兩個字非常關(guān)鍵,反饋分為自我反饋和外部反饋,聰明人兩者都會吸收。內(nèi)部反饋就是自我的反思總結(jié),外部反饋就是尋求導師或者其他人來給你評價,指出問題和給出建議等,這點非常重要。當然我又想到,很多剛愎自用和虛榮心極強的人,他們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那想進步就基本沒可能了。
6. 刻意練習會產(chǎn)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有改進心理表征是相輔相成的,隨著人水平提高,表征也變得更加詳盡和有效,反過來使人實現(xiàn)更大程度的改進。這個概念就是我認為的本書的另一個精華,下一小節(jié)單獨分析。
7. 刻意練習通過著重關(guān)注過去獲得技能的某些方面,致力于有針對性的提高那些方面,包括構(gòu)建和修改過去已經(jīng)獲取的技能。簡單說就是不斷的迭代升級。
重要概念:心理表征
不知道這個概念的出處,但是在本書中,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首先大師的心理表征能夠著眼全局觀察,看到“一片森林”,這是新手無法做到的;同時,大師的心理表征還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某個動作或者招法上,仔細觀察“某棵樹”。這就是新手和大師的差別,俗話說“高的上去,低得下來”。
書中關(guān)于心理表征的概念如下定義:心理表征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yīng)的心理結(jié)構(gòu),或具體或抽象。我認為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因為心理表征的差距引起的,首先一個人的知識量和信息量要足夠多,并且他把這些知識和信息建立聯(lián)系的能力要足夠強,為什么有些人處理問題就很得當并且高效?為什么有些人做事總是事倍功半?其實,究其原因,應(yīng)該就是心理表征不同。上面也總結(jié)了,刻意訓練的過程就是不斷在優(yōu)化心理表征的過程,心理表征在做出指導的同時也會給自我反饋,來進行自我優(yōu)化。一個學習能力強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他自我迭代能力很強,就是因為他的心理表征給他的自反饋很強。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大家的感悟和收獲,甚至是觀點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甚至會誤解作者的目的和意義。所以,因為這個心理表征的差距,別人分享的一些感悟,即使你聽懂了,暫時也沒有能力下次有同樣的思考。比如馬云說辦公室擺滿書的企業(yè)家都是騙子,為什么呢?因為他自己的心理表征已經(jīng)非常高級,他跟更優(yōu)秀的人溝通和經(jīng)歷,就足夠給他更多的反饋進行自我升級,但是作為普通人,如果聽信他的話,就不讀書了,那就大錯特錯了。不是說馬云說錯了,而是你不適用而已。
最后,我想表達的就是,死磕自己就是一種真正的勤奮的表現(xiàn),并且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死磕自己的人,他們對自己要求的程度,遠超過其他人,所以他們能夠進步的快,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任何成功背后都是無數(shù)的煎熬和磨練,只有體會過那種“痛苦和琢磨”的人,才配得上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祝愿大家都做一個對自己狠一點的人。你選擇的安逸,會注定讓你一生辛苦,而如果你選擇了死磕自己,你會越來越輕松。自己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