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文風格的說,在不知道某音頻分享網站之前,真是把網上那些東東聽到百無聊賴聽無可聽的地步了。但好在個人一向稟承著大家都說好的就要試試看的精神,也下了APP試了下,一試之下,就停不下來啊,手機小20G的內存全貢獻出來拉。為什么呢,因為能下的東西太多太多拉。雖然是泥沙皆下,但去粗存精之下,想聽的還是排了一大堆啊。當然,在有聲書方面,真人讀的人肉版比機器簡單合成的,強了的確不是一點半點的,這本書就是現在正聽,聽的放不下的一本正經書。
說實話,這對于個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個人看到放不下的東東一般都是小說,還是那種網絡小說,比如史上第一混亂、九重紫什么的,可不是很好很高大的追憶逝水年華、悲慘世界一類的哈。
對于一本大部分內容早已盡知的書,俺好歹看過唐才子傳,能讓人聽的樂不思蜀,刷牙聽、洗臉聽、路上聽、騎車聽、午休聽、洗碗聽,各種聽,短短幾天的碎片非碎片時間全貢獻給這本書,到現在從王維已經聽到李商隱了,雖然剛聽到李白時就想寫篇筆記神馬的,但總覺得聽的太少,冒然來寫不太好。聽到現在,已經算是比較了解書的風格了。
大話范兒的歷史類書,遠追明朝那些事,近看天涯論壇,無數人赴后爭先,個個想當今年明月,只不過大多數作品水平一般,而且沒趕上最初那股子風,所以豬們一直在地上,對天上的事情只能仰望。望的多了,這頭豬十足就是一盤碳燒豬頸肉的佳選。BACK,對此類書在N次閱讀疲勞后,再點開新書,無論看到吹的多厲害的腰封,寫的何等偉岸的序言,都一律視而不見,以碰運氣的心態來看。
所以,按照通常先抑后揚的方法,在聽到一本這么有趣的書時,是讓人何等的欣喜雀躍的啊。聽書中很多地方都讓人忍俊,比如作者說李白同志是狗肚子里裝不了二兩香油,真是話糙理不糙啊,粗聽著有點那個,細一想可不真是那么回事么。更難得的是,作者并沒有一味的為了搞笑而搞笑,這點正是當今很多大話歷史書的通病,也是讓人看不下去的最大瓶頸。甚至可以說,作者寫書前是作了相當多的考據工作的,寫到每個詩人都引了不少詩作。尤其在寫到一些細節的時候旁征博引,引敘古書一般都在三本以上,顯示出此類大話書少有的嚴謹。
引文:唐、宋兩朝,才子林立,佳作如云。對那些經典名篇,你也許能閉目成誦,但對隱藏其后的才子們的真實生活又到底了解多少?你是否知道:王維在安祿山的刀劍之下出任過“偽官”;李白被笑稱為當代的“古惑仔”,對打打殺殺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嚴肅的詩圣杜甫在十五歲前還是個精力充沛的頑皮小淘氣;白居易成名之前也曾面對過今天高中生一樣的巨大考試壓力;絕代女才子李清照好酒、嗜賭、鬧離婚;愛國詞人辛棄疾有著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的嫌疑……本書挖掘唐宋以來歷代史料,鉤沉索隱,上下考索,去偽存真,還原了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