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進修時間,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個新的突破。斟酌很久,發現自己還是很喜歡寫點東西。
這是自記事起一直堅持并熱衷的事,于是,下載了簡書、豆瓣,還開了微信公眾號,希望自己在這條路上可以走下去。
寫東西的初衷,不是為了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就算是找個事情做,并試著堅持一萬小時,看看自己到底會有怎樣的變化?
看過很多勵志的文章、書籍,還有一些公號主崛起的故事,佩服之余也有些感慨,人家可以,我為什么不行?
無論能進步多少,都不與別人比較,避免產生太多失落感?;蛟S我就是個普通人,也只能擁有平淡平凡的人生,但我也可以試一試,普通人里也可以有相對努力些的,那我就繼續給自己打雞血吧!
今天是教師節,想起讀書的時候,老師的關注和鼓勵讓我也擁有了更多自信。生命中也有一些老師帶給我很多幫助,感謝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才有了現在的我。
盡管我依然是個普通人,但我心懷美好,還算上進,陽光積極,這也是老師的引導。
剛才和媽媽打電話,妹妹的兒子剛滿一周歲,要斷奶了,總是嚷著找媽媽。于是,媽媽這個外婆和奶奶一起幫忙帶孩子,陪伴孩子完成人生第一次轉折。
問起媽媽回到安徽的生活,感覺她的適應性很強,很快就過度到孫子上學跟著爸媽生活的情境中。我還擔心她一直帶著孫子,心里會難以割舍。可能最近住在妹妹家,她還沒完全閑下來,不然她還是會想念帶了幾年的孫子吧。
媽媽說她會幫著妹妹的婆婆做飯打掃衛生,還說自己年紀不大,應該幫著干點活兒。對于她的心態,我一直很佩服,60幾歲的年紀,她心里還是覺得自己并不老。
她說起妹妹公公的媽媽,80幾歲的老太太,講起自己耳聾了,還感嘆年紀不大怎么就聾了?很佩服她們不服老的心情,任何年紀都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做事,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每每需要學習新東西,或者因為某件事想不起來時,我們常常感嘆老了。但看到媽媽滿頭白發,還直嚷著自己是中年老太太,并沒有老,這種心態本身就極具生命力。
有時,看著身邊年齡相仿的同事兒女環繞膝間,也會莫名感慨,偶爾也會羨慕這樣的生活。但以我對自己的了解,感覺我不會是個好媽媽。
我不夠有耐心,脾氣急躁,也許對孩子還會有些自己的期待,這樣就附加了很多要求,要求增多,自然相處起來就沒那么和諧融洽。
但什么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呢?陷入迷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