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面對一次生死才知什么最珍貴,每次面臨生死才會認真檢視生活,提醒你珍惜每一天。
年初二的早上,睡夢中一陣激烈的鈴聲猛然響起,我離手機近,一激凌抓起手機,先看名字,是老公的姑姑打來的,忙按了接聽,"姑,怎么了這么早?"電話里傳出姑語無倫次的話語:"你姑父躺下叫不起來了。""好好,我們馬上到。"我和老公說了聲,他一聽接過手機打了120急救電話,我們馬上起床,此時五點二十。
姑父本有心臟病,也才六十多歲,兒子在南京,老兩口獨自住。平時我們常去,待我們如兒女一般,本約好今天初二接姑姑、姑父回娘家也就是我的公公、婆婆家一起吃飯的。
穿衣,拿鑰匙,下樓,天還黑沉沉的,發動汽車,飛奔出小區向姑的住所銀行小區而去。
凌晨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冷冷清清,一切都還沒有睡醒,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長長遠遠的路燈孤單地亮著,灑一地的昏黃或蒼白。紅綠燈如睜著大大的眼睛,明滅著交替亮起。
心懸著無法落下,第一次面對這么緊張的時刻,到了怎么辦?姑父怎么樣了?姑姑怎么樣了?
邊提醒老公慢些開,邊看著前面路口的燈,遠遠亮著綠燈,一路奔到路口又變成紅燈,遠遠亮著紅燈到跟前卻還沒有亮起綠燈!平時短短十分鐘的路卻變得漫長!一路好幾個紅燈。
120急救車已在樓下了,伯父家大哥和嫂子離得近己到,剛幫醫護人員把姑父抬到了車上,姑姑慌慌地外套也沒穿,只穿了居家毛衣在忙著。正月初二的冷風寒氣襲人。忙要過姑的鑰匙,跑上樓找衣服,掛衣架、陽臺、衣櫥,終于找到羽絨服。
姑和老公隨車去了醫院,正好姑父的大姐(大姑)和孩子表妹、妹夫到了。我和哥嫂等上了他們的車,一會兒到了醫院,正在急救中心緊急搶救中。此時醫院靜悄悄的,只有值班醫護人員各司其職,偶爾一個病人。
姑簽了幾張告之單,人本傷心虛脫站立不穩,我和嫂子扶著她,好歹坐在等待椅上。急救醫生一會兒出來與現場男士們低聲交流著情況。
姑姑邊哭邊訴說發生的事,昨天晚上睡得晚些,姑父和她拉家常到一點多,早上五點來鐘他起來說胸悶,手涼,吐了兩口,吃了救心丸,叫他去醫院,他說沒事,不是心臟的問題,就坐沙發上喝了口水,一會兒趴下就不動了,怎么叫也不應,就打了120,然后給你們打電話,太急了,連句話也沒留下。。。
大姑哭得不行,和女兒坐在另一邊互相安撫。姑和姑父他們昨天與大姑一家人在一起吃玩兒一天,她這個弟弟是操心熱心人,全家的事兒都離不了他的指導參與,如果萬一,一家人的主心骨沒了,估計想到了這些大姑受不了,女兒偉羽從小跟舅舅長大,自然是親近也傷心不己,同時又要勸解媽媽(大姑)。。。
等待的時間漫長,每個人都想到自己的傷心事兒,也想到與病人的相關聯系,更是唉嘆生命的脆弱渺小。我也想到一冬來跌跌撞撞的父母,總算在身邊不遠可以盡孝。
搶救30分鐘無心臟復蘇跡象,各種家屬簽字,一次次戳痛生者的心臟,醫生是熟悉的,告之準備衣服。哪有思想準備?好在醫院附近賣什么都有。老公和大哥去辦了。姑姑又痛哭一陣。
大哥撥了表弟的電話,也就是姑在南京的兒子,姑平息一下和他說:"買票回來一趟吧,你爸在醫院。"估計表弟說了幾句話。
"放心我沒事兒,你幾個哥嫂都在,你姑和表姐也在,路上慢點兒別急。"自己傷心還要牽掛遠方的兒子,姑忍著悲傷叮囑著,掛了電話淚就奔涌而出!沒敢說父親己陰陽兩隔。
一會兒表弟來電買不上高鐵票了,開車回來,三口人加岳父母,姑姑只得叮囑他們慢些。估計聰慧的表弟預料到了情況。
人生無常,誰又奈何?誰又能預知下一刻的狀況面對什么?
逝者己逝,把悲傷與回憶留給了生者,多虧在場親人多,等待醫院處理情況給姑父穿衣,大哥聯系了殯儀館,決定把遺體先送去,大家回家等待。還有許多事要等待兒子回來決定。
此時醫院己熱鬧起來,人來人往,外面也己是陽光燦爛,可姑夫己經看不到了。
一行人回到姑姑家,大家沉浸在悲痛中,恍惚逝者仍然在!一系列的不應該被想起,一系列的應該做也被說到,人生并不是計劃來的,好好珍惜每一天吧!
姑父的弟弟妹妹們幾家又趕來,又是一陣悲痛,安慰、勸解,我流著淚把哭哭啼啼的人拉到一邊,請憐惜生者的心情吧,最痛苦的是姑姑啊,不得片刻安靜!夫妻同行先走了的是有福氣的吧,所有悲傷都留給了后走的!
逝者已去,生者仍活呀。我和嫂子抽空做些粥煮個雞蛋,讓大家食用,姑姑勉強吃了些,兒子還未到,許多事兒還要她撐著。
下午表弟到時己兩點多,路上五個小時左右。一下面對失去父親,痛哭失聲不能自已,看到母親更是傷心!孫子不見了最愛的爺爺,跑到屋里不出來,坐在椅子上流淚!大家不敢哭出聲,只能飲泣,淚水無聲流下,蒼天啊,悲痛!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還說到,孩子就業上班不能太遠,打個電話要能趕到才行,可是哪有那么多的如意。
姑姑說多虧有我們在,否則真不知如何辦?只有面對生死時才真切明白身邊有人多重要!面對生死,許多事變得不重要!
因在過年期間,單位主事的人不多,關于怎么設靈堂,怎么樣發喪的事與家人商量,還有很多事,擦干眼淚的表弟來不及悲痛,瞬間長大!
一夜反復白天事宜,夢進夢出,睡不安穩,不知姑姑如何?
今天是初三第二天,一早到姑家,大家正在擺靈堂,因為空間有限比較簡單,進門對著墻邊處,放一張方桌,正中黑白放大照片,姑父慈祥地看著大家,前面雞、魚、肉三樣貢、三雙筷子、一杯茶、三杯酒、三支煙,桌角一瓶酒,火機。表弟、弟媳、孩子,還有姑父家的姐妹兄弟,侄女侄子們都帶著孝章,無人高聲語,一片肅穆,三室兩廳的大房子仿佛到處是悲傷的人,沒有空隙。
擺完桌子表弟跪在了桌前,深深地磕了三個頭,痛哭起不來,哥哥們把他攙扶起來,大家也紛紛落淚凝噎,因為住著樓房都不敢大聲哭。
接著兒媳,孫子也同樣嗑三頭。心疼這九歲的孫子哭得岔氣!爺爺的寶貝和驕傲啊,最喜歡與爺爺玩兒,年前吵著回來因疫情沒回;叫爺爺奶奶去過年,爺爺奶奶去年去了,今年親家父母在也就沒去。結果卻不得不回來了,昨天下午回來哭了半天,飯也沒大吃。
接著姑父家的叔嬸、姑姑及幾個孩子一一磕三個頭。大姑、小姑痛哭流涕,大姑從小把姑夫扛大,姐弟情深;小姑受哥哥照顧最多,自己婚姻不順一直在哥哥的庇護下生活,這下受了巨大打擊,沒有了生活的頂梁柱般;還有大姑的女兒偉羽,從小在舅舅身邊上學,如女兒般直到結婚,舅舅走了,悲從心起。我扶著她們安撫著,人走了沒辦法。走得急不給人照顧盡孝的時間,對生者確是痛苦。
然后輪到我們這些姑姑家的人,晚輩們也都三扣首,哥哥磕完頭給姑父倒杯酒,姑父喜歡喝酒,因為心臟每次都不會多,以后可以多喝點了吧。
我和嫂子一起,磕頭起來我看著姑父帶笑的照片,悲從中來,淚流滿面!他如父親般對我們,沒有架子善于學習,如他所言沒代溝。
想到平時和姑夫亦如知音,再也不會有人和我暢快地聊天了;每次四人打牌,我倆最佳搭檔,老公和姑姑一伙,再也不會有人知無不言地教我方法了;他和姑姑喜歡包好水餃,煮好丸子讓我們帶回家,再也不聽不到他爽朗的聲音了;知道他喜歡養花,年前剛給他們買了大盆蝴蝶蘭、杜鵑花,鮮花怒放著為客廳增光添彩,他再也欣賞不到了;……
姑父以前做過語文老師,后來考上公務員,后在職讀了研究生,在人民銀行、銀監局工作到正科級,見多識廣知識豐富,他朋友多關系廣,熱心喜熱鬧人緣好。
他對親人,不管他家還是姑家的人,許多人從小看著長到大,每個都關心,因此許多事請教他讓他參謀,他也每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家庭聚會只要他參加都會氣氛熱烈,滔滔不絕,以后再也沒有這樣一個人了,是他操了太多心,想歇歇啦……
昨天表弟用姑父手機發了訃告,樓下門口放了花圈,有人等待來吊唁的親朋好友,表弟和兩個哥哥去選墓地了。家里還有一哥哥來人時迎接,姑父兒媳、孫子、姑父的侄女、侄子、侄媳等幾人站在一邊跪拜答謝,姑姑坐在里邊一間房內。
一天陸續來人,親屬、好友、原同事、同院街坊等等很多人,客人們或鞠躬或磕頭,引領的哥哥會喊"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或者"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完后喊"謝客",邊上的孝子們邊哭著邊嗑頭答謝,一會兒便累得站不起。我們幾個姑姑侄媳則在一邊引領來的客人到姑姑所在房間??腿藗冏邥r,引領的哥哥會喊“送客”,邊上的孝子們鞠躬送客。
客人們無不表示著意外,表達可惜,許多人落淚嘆息,說著姑父的好,說著來不及的事,又不斷安慰姑姑節哀。本是相熟之人,一天陰陽兩隔,悲無相通,各有傷情!
姑姑更是傷心,看到熟悉的人,無數的腦補在眼前,無數愿望未實現,如今卻只剩自己一人面對,家塌了一半!
抬淚眼轉頭,身邊滿是熟悉的角落,相望各種物品,都記載著姑父的音容笑貌,相濡以沫,貧富相依40多年,卻從此一人獨對孤燈,再也沒機會煩他抽煙,再也沒法叫他起床,再也沒法一起做飯,再也不用為他洗衣換衫……
表弟為姑父選了看到的最好的墓地,近兩日無眠無休,幾無進食,用奔波掩蓋著傷痛讓人心疼!
近黃昏我們離開讓他們歇息守護,讓姑父安靜些,去公婆處商量明日隨份及需要哪些東西,明天要去火化,埋葬,讓姑父入土安息。
姑姑是公公的妹妹,大哥大嫂已過逝多年,大哥三個孩子,兩個侄女在外地因疫情這次沒法回來,侄子在本城內;二哥也就是公公,兩個兒子都在本地;姑姑就一個兒子在南京。我們就常去姑家,和父母一樣。姑姑常說雖然兒子媳婦兒不在身邊但有三個侄子三個侄媳,像兒子女兒一樣,很是幸福,卻不料遇此噩耗,是老天爺嫉妒吧。
姑父家人也不少,大姐在女兒家幫著照顧生病的兒子,外甥女從小在舅舅身邊長大,工作、婚姻都是舅舅操心,外甥女婿不錯;小妹婚姻不順很是操心,但兒子很不錯,婚姻、工作都是舅舅的參與,年前幾個月剛有了孩子。還有弟弟的工作,侄子侄女的事情都離不開他的參與。外甥女婿、外甥、侄子、侄女婿,這次跑前跑后,都長大了般,姑父應該能看到了,可以放心了。
人世無常陰陽兩隔,帶走了歡愉卻留下了悲傷,每個過年的日子都難逃哀思了吧!
正月初四,今天是第三天,火化、下葬。
早上六點多吃完早飯,老公去拿了幾家的花圈一會兒要帶去墓地,包括因疫情遠在上海、北京無法回來的兩個姐姐的。天陰陰的冷風吹著,像要下雪的樣子,仿佛知道今天要發生的事。
我們一大家約好一起到了姑家,大姑小姑們及姑父家近親們都在了。進門公公婆婆三鞠躬,大哥大嫂、哥哥嫂子侄女、我們家三口分別以家庭為單位磕三個頭拜祭,一會兒又有些昨天沒來的親朋好友來拜祭。
約9點準備去殯儀館,恢復好家里的桌子等,表弟搬著遺像在最前,親人拿好貢品,大家分列后面有主持的人說著"***咱們走吧!"大家哭著離開,一片哀痛之聲,我和嫂子扶著傷心的姑姑慢慢下樓。家中留下一嬸子點燃火紙繞屋內一圈,邊燒邊說:"放心走吧,不要留戀,安心走吧,去更好的地方吧!"一直送到樓下,居說是怕魂魄殘留不走。
去殯儀館的人分別上了安排好的車,我和兩個嫂子陪姑姑在一個車上。大家開始向殯儀館出發,車內大家沉默著都不說話??创巴馓焐幇?,路邊的樹木枯枝了無生氣,車從城里一會兒駛到了郊外,殯儀館在一座小山邊。
九點半左右到了殯儀館,綠碼進入大門。看到有很多人在院內,正中對著是大廳,左右各有幾個休息室,看得出,還有兩家在等待。看到擺著兩張桌子,姑父單位辦公事兒的幾個人正在收帳、寫挽聯,大家排隊上帳,親屬中早來的幾個男士正幫著掛挽聯,擺花圈。
來的人都帶上殯儀館準備好的小白花,因預約了休息廳,便扶姑姑進去等待預約時間,看到熟識的一些親屬、朋友忙去說話,談著姑父的突然離開,談著幾天前還一起吃飯,談著無法再在一起做的事兒。不斷有熟悉的人來看望姑姑,有些是沒有去家里直接來參加告別儀式的。姑姑不斷地重復著前天發生的事,又一次次傷心嘆惜落淚。
此時天陰得更厲害,有小片的雪花在飄落,風冷冷的。今日立春沒有春天的感覺,流過淚的臉上,干澀生疼。
同行的一位嫂子說這時下雪刮風是很好的,是亡人上路之前的凈路,也有的說是老天爺在為亡者戴孝,亡者無后顧之憂的意思。
到了約定的時間,由殯儀館內的司儀講流程安排分別進入遺體告別大廳。哀樂輕聲響著,正中臺子上姑父躺在鮮花之中,因為是黨員身上蓋著黨旗,面目慈祥,仿佛睡著了一樣。
首先,讓姑姑、兒子、媳婦兒、孫子,最近的侄子侄女等進入站立在一邊,大家低聲飲泣著,其他親朋在門外等待。我與嫂子站在姑姑身邊。司儀講了姑父生平簡介,作為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退休后仍發揮余熱等等,生命無法挽留,讓大家節哀。
然后,宣布親友依次進入瞻仰遺容,先是三鞠躬再繞一圈,并與親屬握手慰問。親朋好友們,每組10人左右,一一進來,按司儀說的走一遍。悲鳴的哀樂訴說著離別,熟悉的人們面帶著悲傷,低聲的哭泣流露出傷痛!大約有四五十人的樣子,大家走走,停停,看看,帶著淚水在心里想著,讓我們再看你一眼吧,讓我們再看你一眼吧,你放心離開,家人有我們繼續關懷!
親友們陸續走出了大廳,只有最近的人在跟前,兒子、兒媳、孫子最后一次磕頭送別!工作人員就開始慢慢推動遺體去火化室,大家跟著往后走,最后送一程,多看兩眼!撒花瓣在遺體身上,淚水不聽話流著…
天漸漸吹晴,載著骨灰的車向墓地駛去,墓地選的陵園在山坡較高處。姑姑傷心厲害,年齡也快七十,就不去了,僅兒子媳婦兒,侄子侄女和小姑,還有老公,哥哥們一起去。我們跟姑姑回了家。安慰姑姑,給她做些粥喝,讓她先休息節哀,她要好好地生活才能讓姑父放心地走啊。
表弟說,今天天相好,早上雪花飄,撒凈吹風,后來陰天見亮,去墓地路上開始太陽出現,老天開眼,到了墓地天氣晴朗,藍藍的天干干凈凈的,只有南山天空部分祥云出現,下葬很順利,為姑父燒了不少紙錢,離開墓地時萬里無云,無風無云!
后續還有三七,五七,三年祭日,清明,十月一上墳,三年后只清明,十月一,可是這個祭日誰又能忘記?
又一次面對生命的離去,以前也經歷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及大舅的離開,都沒有這次的感覺,也許年齡,也許閱歷都有關吧。
面對死亡一切都是小事兒了,再大的愿望、再多的財富都如煙云!誰也不會想到,和他吃的是最后一次飯,過的是最后一個年,聊得是最后一次天……
人就這樣離開了,結束了他的塵緣。短時親屬會記得他,會傷心不習慣沒有他在身邊,但自己的生活還要繼續,在時間的長河里也會慢慢走遠,記憶越來越模糊。
活著的后輩總要長大,需要用自己的雙肩扛起生活,常常依賴慣了的人才會在失去依靠時摔倒!好在表弟畢業后就在南京自己打拼,從沒讓姑父操心,姑姑是個獨立智慧的女人,她一定會活好!反而是姑父的姐姐,弟弟,妹妹及孩子們太依賴而備受打擊!沒有了大樹只能靠自己去成長啦!
對于我們每個人每一天可能就是最后一天,每一面可能就是最后一面,又有什么事需要斤斤計較,又有什么氣需要生?生死無常是讓人反思的。
祝愿姑父一路走好,放心走好,入土為安吧,更要祝福姑姑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