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D55讀《接納力》——劃界限(NO.5)
養(yǎng)育孩子是一個逐步放手的過程,父母需要得體的退出。怎樣做到得體?在孩子練習做自己領域主人的時候,守在一旁陪伴和支持孩子,欣賞地注視孩子逐步地將自己的意識充滿她的領地,這便是得體。
一、搞清楚版圖中自己的領地
傾聽、共情是洞察我們內(nèi)在空間的工具,就好像要搞明白房間里都有啥一樣。劃界限則好像重新規(guī)劃房間,需要打洞鉆墻拆臺扔東西,讓我們活動虛弱柔的空間。
事實上,每一代都在主動替下一代分擔責任,實際上每一代的界限都被侵犯,每一代都活在高度警覺無法放松的狀態(tài)中。
感悟:之前一朋友抱怨,因為父親老實厚道,不喜歡做出頭露面的事情。自己上大學,工作以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解決。從沒有享受到其他同齡孩子,父母給鋪墊的一段平坦路。看了這部分內(nèi)容,我反倒覺得朋友是幸運的。她父親的無意行為,正好給自己劃清了界限,鍛煉了朋友!朋友之前所承受的,都會成為她今后面對社會的成長財富!
侄女暢路上看到同學,高興地迎上去。同學和媽媽正巧路過一只小狗,母子躲閃離開,暢卻身陷困境,小狗圍著暢,暢很擔心。我們見狀趕緊過去救援,跟暢同學母子走了個對臉。幸好暢沒事兒。我氣憤暢同學媽媽冷漠,暢還沒有我們跑過去時,離暢比較近,完全可以保護暢,直到我們到達。心中的氣氛表露出來,暢媽和暢都沒有察覺此事同學媽的不對,暢媽反而還替暢同學媽媽辯解,只是當我說出后,拒絕暢再去他們母子跟前。現(xiàn)在想想,就是自己“臺”在作祟,自己有“臺”,還把它還影響別人,給暢媽和暢“筑臺”。幸好暢沒有理會此事,依然興奮地呼喚同學。這是活脫脫地自己界限不清,沒有站好自己的位置啊!
二、在行動中忍著痛劃清界限
劃界限必然帶著痛!在下定決心劃界限之后,我們自己同樣需要時間來矯正行為習慣、適應新的關系模式,需要自己多些耐心和允許。
接納不是接受。接納是清空了那個無形的條件和要求,獲得了心中的一片澄明和豁達。
修習劃界限的好處就在于,我們知道:我的情緒屬于我,和別人沒有關系;我的心理活動屬于我,和別人沒有關系;我的想法屬于我,和別人沒有關系。所有的改變幾乎都是先說到再做到。口和心的距離給了彼此緩沖的空間和時間。以口說的為準,不去逾越這個界限,同時在心里和自己較勁,慢慢清理和扭轉(zhuǎn)自己的內(nèi)在空間。這是劃界限的必經(jīng)之路。
三、覺察育兒難題背后的根源
一個人在生命早期所獲得的認知常常成為今后生活的模板。解讀過去的自己,能夠清晰看到那個模板,這時候才可能更新模板。劃界限,拉開了折騰自己的序幕。因為沒有別人可以遷怒了,沒有辦法向外找原因了。因為,自己是一切的源頭。
感悟:感恩父母不以“愛”的方式強加我,也反思自覺,這樣的“愛”給予女兒太多,讓她透不過氣來。
四、給孩子騰出一個成長的空間
如果父母不主動退出,孩子很難把父母從自己的內(nèi)在空間請出去。父母披著成人外衣,常會濫用孩子的忠誠和信任,以自己的自戀和意志為準,讓孩子活成了自己的附庸。
父母在未覺知的狀態(tài)下,通常也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而且孩子也沒有特別反對,所以就替孩子操辦了種種。
感悟:確實如此,那次51talk英語報名,就是我自作主張,沒有征求孩子的同意,導致后面不開心事件。孩子最近也在經(jīng)常提出:您決定事情之前和我溝通一下。這是孩子自主的表現(xiàn),應該得到重視和尊重。
尊重孩子對自己身上所發(fā)生的知情權。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而犧牲孩子的尊嚴。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需要:
1.學會為孩子做主,保護孩子的領地邊界
2.協(xié)助孩子認識并確定自己的領地邊界
3.在孩子練習做自己領地主人時,守在一旁陪伴和支持孩子。
4.欣賞地注視著孩子逐步將自己的意識充滿領地的空間。
5.帶孩子認識他更大的領邊界
感受:孩子小時一度憧憬當歌星,我一通說教,告訴她生活的現(xiàn)實,明顯之路的非正常手段(其實自己未親眼見,親耳聞,都是花邊新聞小道消息),用父母的那份特權,在沒劃清的邊界范圍肆意妄為,還美其名曰“愛”,現(xiàn)在想想,孩子有夢想,鼓勵她又何妨?誰人不曾有小時候的夢想,迷戀,真的就都實現(xiàn)了嗎?如何那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孩子應該會在其中體驗為實現(xiàn)目標奮斗的過程,結果成敗又如何?
五、接納力修煉術:劃界限
劃界限四步走:
1.搞清領地
2.劃清界限
3.折騰自己
4.允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