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他無須選邊站隊》推出后,受到不少讀者的認可,認為文章有新的見地,對重新認識愛國僑領胡文虎先生有啟示。當然,也有讀者提出質疑。這都可以理解,每人的文化背景不同,人生觀價值觀各異,針對同樣一件事,看法就可能不同。
我的文章將盡力走進胡文虎先生真實而復雜的內心世界,還原一個真實的胡文虎。風云激蕩,時代更迭,我能夠感知胡文虎先生當年尤其是解放后被人誤解的陣陣悲涼與無奈。人,大多是人云亦云的,真正能設身處地、獨立思考的人屈指可數。幾十年的習慣思維如同鐵屋子一樣冰冷而堅硬。但是,我不會在看過的資料中再鸚鵡學舌、抄來抄去,更不想以訛傳訛。
這里,我首先想到海峽衛視《胡文虎傳奇》播出后,我對見過胡文虎先生的幾位老人的采訪日記。九十多歲的胡玉香老人已經去世。胡燦開老人是碩果僅存的一位。我當時寫在手機上的日記是這樣的(前星期改動了某個詞語,結果日期變了,具體年月日已很難查考):
晚上重看海峽衛視小姜編導發來的同期采訪音像資料。胡玉香與胡燦開二位與胡文虎先生有過交往或認識的老人,講述了不少細節,讓我仿佛回到那段歷史?????? ? ? ? 吾生也晚,而大學畢業時尚未走上文學之路,不懂去采訪與胡文虎先生交往密切的重慶永安堂經理胡萬里丶星華日報主筆羅鐵賢等鄉親,等到自己三十多歲他們已陸續去世,想搶救史料時已追悔不及。記得胡萬里族叔每天清晨總是跑到樓前的稻田小路里去打拳,覺得他是位很奇特而神秘的人??????
燦開叔因伯父在汕頭開藥鋪,隨兄長在汕頭正始小學讀書。五年級時,他第一次見到胡文虎。正始小學有男女校,一千多人,是廣東福建八縣(福建只有永定縣)客家人合辦的學校,胡文虎捐建了女校與一座圖書館。那次,聽說胡文虎要來校參觀,學校組織學生歡迎。不料,因事耽誤,胡文虎來時已過正午,饑腸碌碌的小學生溜走許多。學校要求胡文虎捐二百套童子服,但胡文虎只見寥寥無幾的學生,說:這么少人,哪需200套呢?最后只贈了60套,學校分給了六年級的學生以及五年級的六位福建學生。
"童子服很好啊!"沉浸在歷史回憶中的燦開叔,眼神有點恍惚。他比劃著手勢說:帽子有三處凹陷,有領帶丶肩章,哨子,水壺,干糧袋,平底高跟的皮鞋,襪子。呵,很好的,嗯,很好的啊。 ? ? ? 這是他初見胡文虎,93歲的他仍然印象深刻。
過了二年,胡文虎在汕頭開張永安堂藥行。那年,胡文虎在永安堂舉辦五十大壽。燦開叔恰巧邀二個同伴去永安堂玩耍。小伙伴一進入永安堂,就被工作人員客客氣氣地請到了樓上。"我吃了他的壽宴,呵"燦開叔笑瞇了眼,一臉陶醉的神情。
您第一次見到胡文虎覺得他長得怎樣?燦開叔眨了下眼,嘆一口氣,說:嗯,他在汕頭還捐建了汕頭巿立第一醫院,好寬喲。里面有他的銅像,高高的。他用手比劃一下,接著說:嗯,像中川虎豹塔旁邊的銅像,好高,后來被日本鬼拿走了,他們要銅啊?????
燦開叔在僑育中學初中畢業后,就去小學當老師,他是僑中第一屆的。1948~49年,他來到汕頭廣告部工作。一天,一位記者拿著一本磚頭樣的辭典,翻到最后幾頁,說:你看,胡文虎!燦開叔一瞧:在“漢奸”名錄下,有一長串名字,胡文虎赫然在列。燦開叔心里愀然,眼神疑惑:怎么可能呢?但他也無力反駁。可是,過沒幾天,這位記者又來了,說:你看!燦開叔掃了一眼名錄,胡文虎的名字被消除了。燦開叔內心釋然,嘆口氣……
以上是當天寫的日記,因為忙于雜事,后來忘記了續寫,現在再回憶不起燦開叔講的其它細節。
這里講到胡文虎先生辦教育的事。有讀者認為胡文虎辦教育是半途而廢,辦實業(藥業、報業)是衰敗。我覺得完全不是這樣。他辦教育與實業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說是“空前絕今”。民國時期,他在全國興辦千所小學、百座醫院的宏偉工程,千所小學已建成了350多所。由于抗戰,工程緩建,他將建校費350萬元與建醫院的1000萬元存入中央銀行,待抗戰結束后再重建。不料,民國政府貨幣貶值,待抗戰結束350萬元只能買到一筐蘋果。
胡文虎先生非常沮喪。他派兒子胡好去見蔣介石,說:辦教育辦醫院,本是政府的事。現在,我的錢變成這樣了,希望政府兌現承諾,繼續建校建醫院,但這要求不被理睬。胡文虎很絕望,對民國政府已失去信心。所以,他沒有再填洞繼續這項工程。這能說胡文虎辦學半途而廢嗎?誰能理解胡文虎先生內心的無奈、辛酸與悲涼呢?設身處地,如果政府這樣對待你,你還想繼續建校嗎?何況,可以建千所小學的錢變成了只能買一筐蘋果,當年的貨幣貶值了多少倍?他繼續建校,要投入多少?他能承受嗎?因此,說他辦學半途而廢是一種表面現象。
同樣,他的實業也是非常成功的。只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人,才可以做到這樣:不到30年,創辦了25種星系報(他個人在文章中說要辦30種,因解放沒能實現),創造了個人辦報之最。解放以后,他失去了中國大陸的永安堂,但他的虎標良藥在東南亞仍然是暢銷商品,這從他派胡夢洲愿購買新中國債券幾億元支持祖國,可以看出他的實力。此前,就更不用說了,他一次購買抗日公債是200萬元,而陳嘉庚先生是月捐2000元,也就是說陳先生要捐幾十年,才能達到胡文虎的一次捐款。人的能力有大小,愛國心是一樣的,但胡文虎辦實業是否成功不是一目了然嗎?他的衰敗從何而來?
今天,虎標萬金油仍然是暢銷世界的馳名中外的百年品牌;今天,胡文虎基金會仍然在國內外繼續著慈善事業、惠澤百姓。誰,會看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