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村和成的書,《村上春樹·貓》,還買了幾本有關于貓咪的書,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川村元氣的《假如世上不再有貓》。
要講的卻是狗。中午看了《一條狗的使命》,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條名叫貝利的狗經歷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伊森身邊的故事。
一世為伴童,一世變了性別的警犬,一世為牽紅線的短腿柯基,最后一世成了流浪狗輾轉找回了自己的主人,也幫伊森找回了初戀情人。
失而復得的大團圓。
有一本書是《我在雨中等你》。狗恩佐和主人賽車手丹尼的故事。
小學時候看了一個露天老電影,《犬王》。三條龍犬,海龍和二子大龍小龍,和八路軍一起對戰侵略者。
三個故事,不止三種狗生,卻是共同的狗樣。
我選擇了你。
狗這一生充當的角色。
伴童。
有狗陪伴長大和沒有的人,是不一樣的。
就像伊森一樣,因為自卑和憤世趕走了初戀情人,多年后再重逢,他說,這些年來,我沒有一天不在后悔。
他們長情,他們忠誠,他們自有其秩序,他們自有其信仰。
自有人會懂。
貝利說,我要養你。
人總是自以為是自己選擇了狗,以上帝的造物者身份高居臨下。殊不知在狗的心里,它也同樣經過考慮和挑選,才選擇了你。
雙向選擇的公平和默契。
陪你長大。
當你是個嬰兒的時候守著你,不吃醋不嫉妒你搶了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注;你會爬了,跟在你屁股后面,看見危險跑過來攔住你,讓你掉頭換方向;當你能跑了,陪你玩陪你瘋,不會丟棄你一個人孤零零。
直到你有了自己的玩伴,自己的愛慕之人,自己的家。
它也老了,它的一生,只能陪你到這兒了。因為它只有短短的一生,只能陪你到這里了。
不是狗需要人,而是人需要狗。
我要保護你。
保護者。
不止是因為外表的強健,更是它確信:生來就是為了保護你。
警官弱嗎?并不,他能訓出一條好警犬,能獲得那么多的獎章,能制服罪犯。
他缺的安慰,是失去的那一份溫暖。
一直擺在床邊的相框,一直緊鎖的眉頭,一直孤獨的身影。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和一條狗全天候并列。白天履行職務,晚上回到家吃飯睡覺。
狗說,他很孤獨。他要陪伴他。
用的方式是睡上他的床。
就像當年陪著年幼的伊森一樣,在他的床上,陪他入夢,陪他醒來。
最后中槍倒地的時候,他說我感覺到了他有不一樣的氣息。
那是回暖的溫情阿。
他缺失了他的柔軟,或者說,他無處擱放自己的柔軟。變得不茍言笑,變得置身事外。
什么都不能成為讓他眉頭舒展的動機。
直到遇到這條狗。
那條狗教會了我愛,那條狗教會了我再愛。
什么才是一條狗的使命?
“我若能將幸福帶給你,我就完成了我的使命?!?/blockquote>有人說:狗能聽懂人說的話。
我以為,狗并不能聽懂,而是能感知。從靈魂上感知。
當你與一只狗對視時,它看見的不是你的軀殼,是軀殼背后的靈魂。
我想,米蘭昆德拉大概也是這么想的吧。
要不,他怎么會說,狗是人類與天堂唯一的聯結。
要開心。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找到需要幫助的人,去幫助他們。
舔你愛的人。
不要帶著對過去的悲傷和對未來的恐慌生活,活在當下。
狗說。
這是它的狗生,又何曾不是我們的人生呢。
假如世上不再有狗,這個世界會如何變化,你我的人生胡如何變化。
這個世界是否毫無改變,像往常一樣迎接明天的來臨。
圖片發自簡書App這是狗子豆豆,他們都說這是一張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