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女兒在咖啡廳,她學習她的,我看我自己的資料。
抬頭望去她的身子是扭曲的,我就提醒她坐直不要扭曲著身子。
她坐直后寫作業,就把作業寫錯了,修正帶也在那個同時用完了,她就很生氣地說都怪我叫她坐直,坐直什么嘛,現在做錯了修正帶也沒有了,怎么辦嘛。
以往我可能會有些不高興,我提醒你坐直是對你身體的幫助,又不是為了讓你寫錯作業,是你自己寫錯了作業,然后又沒有修正帶來改正,事情的不順暢你就扭著是因為我叫你坐直導致的。
以往我的不高興,是我明明做對你好的事情,后面會發生什么和這個事情無關,對方卻把這個情緒發泄在我身上。
我就會選擇避開這樣的關系,而且還會覺得很不開心。
后來我看到了自己的發生,和對方的發生,是如何相互影響著的,并且清理掉過往因為類似別人自己的問題推在我身上,因委屈和傷心而產生的氣憤的情緒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我的反應就不是很大了。
我只是看著女兒的這個反應模式,而沒有進入到我自動化的反應中。
等她完全不在這個情緒中的時候,我會和她把這個反應模式提出來,當然不是她自己意識到的,可能不會真正理解到,但是至少在我們的互動中,我中斷了這個循環,同時也把自己因為好心為別人做事,反倒還被別人誤會或者反應中的言行傷害的時候而產生對關系的隔離模式破解了。
我不再認為自己做這些是錯的,或者選擇不再做了,而是只是看著對方的發生,同時繼續著自己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