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23-4.26
地點:臺州椒江市
? 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的臺州煙雨蒙蒙,春意盎然。2019(上)平陽縣教育評價專題培訓如約而至。鰲江四中我和施雪洲老師參與培訓學習。當天上午開班儀式上,有各位負責本次活動的平陽縣教育局領導講話。
? ? ? 接著第一個講座是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書記,副院長,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浙江省春蠶獎,浙江省巾幗建功標兵,溫州市科學名教師楊向群教授。講座題目是《核心素養下的命題導向》。
? ? ? 主要內容中指出現在命題導向是以核心素養能力的考核,所以教師的教學也要以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為主要教學目標。楊院長還闡述了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課程改革的目標要從關注紙筆考試走向關注核心素養的培育。
? ? ? 教學中要讓學生感覺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發揮其作用的。還要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意義,所學的東西不僅結果有用且所習得知識的過程是有趣的、有情感的、有態度的。提醒注意習得知識的方式要改變,不是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而是結枸化、條件化與情境化的。
另外素養的培養需要以復雜的靈活多變的情境為載體,現在學校中大量操練的是脫離惰境,有固定解題套路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會引發學生真正的思維,也就不會培養學生素養。
? ? ? 楊院長提倡推廣基于命題的校本研修,多途徑提高教師的評價素養。
? ? ? 講座中提到社會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包括空間感知、歷史意識、公民自覺、綜合思維和社會實踐;教育發展大趨勢:stem學習、項目化學習、現象學習,大概念教學、單元化學習、整體書閱讀,;深度學習、個性化學習、高階學習;各國對素養、對跨學科學習的倡導;新技術對傳統教育的沖突。
? ? 楊院長的講座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的分析讓學員們收益匪淺!
? ? 下午,學習組乘大巴車前往椒江區中山西路84-1號),聽椒江區中山小學的一節小學數學試卷分析課(五年級下冊)。授課老師是謝建霞老師。課堂以試卷戰績光榮榜環節開始,然后出示班級總體得分情況,著重分析試題失分原因,最后課堂總結。
? ? 第一天的日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還聽了一節語文詩歌鑒賞講評課。從試題失分最多的數據分析表導入學生對詩歌鑒賞能力的缺乏,到對學生學習方法能力的現場調查,最后以典型的詩歌鑒賞題的詳細分析,總結得出詩歌鑒賞題解題的一般方法。既提高學生能力,又讓學生獲得了學習方法,得到與會學員的一致好評。
? ? ? 休息期間,我們還參觀兩聽頗有特色的學校。感受到了學校文化建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的綠化面積廣大,文藝廣角布置,樓頂藍球場布置,都是如此讓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同時不禁為他們的創意設計拍手稱贊!
? ? ? ? ? 用數據說話 以評促教學
? ? 第二天,4月25日上午,我們有幸聆聽了浙江省督學、臺州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江富照老師為學員們帶來的講座《走進大尺度評價――從測量描述走向判斷與構建》。
? 江老師的講座以“談傳統教育評價的缺點”開始。他指出評價目標不明確、評價內容不具體、評價標準不科學為傳統教育評價的三大硬傷。科學的評價應該建立在大量數據的 采集、分析上,讓數據“說話”,做出合理的決策。這就需要“大尺度評價”,即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對影響學生學業的各種因素進行詮釋,發現其與學生質量的變量關系,進而診斷問題,提出建議意見。大尺度評價的優勢在于通過數據分析來呈現“數據背后的故事”,診斷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江老師指出,教學質量檢測的學術追求應該在于從測量與描述中走向判斷與構建。教育決策如何更有效地促進教學?課堂組織怎樣讓學生學得輕松有效?學生學習過程的展開如何更直觀地得以呈現……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 ? ? 講座中,江老師還與我們分享了他對教育評價改革的思考。他指出,教育評價改革需突破的幾個關鍵點在于以下三點:指標和工具、方法和技術、隊伍和機制。在談到“教育監測目標指向”時,他說,測量目標應指向“點”和影響結果的因素。講座中,他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實例娓娓道來,依舊強調通過樣本數據來推知整體,同時通過大數據平臺來科學解讀數據。
? ? 講座的最后,江老師也談到“大尺度評價不一定十分完美”,它也受很多因素的制約。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并研究影響學生學習差異的因素,了解并促進有助學習的“正能量”,降低“負能量”。
? ? 以評價引導教學,以評價促進教學,從而使課堂教學更趨于“精準”,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趨于高效,這是我們的追求,也是我們的目標。江老師的講座,帶給我們很多收獲,很多啟迪,很多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一直在路上,相信每一步,都會讓我們離目標更進一些。
? ? ? ? 4月26日上午,溫州市教育局評估院副院長方文躍作《基于教育質量監測評價視角的學校教育轉型》的講座。方文躍向學員們介紹了教育質量監測的概念,并從監測目的、對象、內容、數據、結果五個方面簡要講述了教育監測的特點。他指出: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作為一種大尺度的教育評價方式,將為教育改進提供依據,為政策制度提供參考。
? ? ? ? 那么,基于教育質量監測評價視角下的教育將會如何轉型呢?方文躍結合典型的教育事例,重點講述了“從關注單一到關注全面的理念轉型”、“從粗放獨立到精準融合的教學轉型”、“從基于經驗到基于數據的管理轉型”、“從重在甄別到重在改進的評價轉型”四個方面的內容。
? ? “什么是教育質量的內涵,我認為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持續發展。”方文躍給學員講了兩個故事:服裝店的故事和穿越玉米地的故事,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大家的思考:教育的持續發展很重要。“教育不能為考試而考試,教師應該跳出這個圈子,更多去關注學生的行為評價,這樣的教育會更有效。”方文躍這樣說。
? ? 方文躍把高深的教育評價理論,融入具體的實踐實例之中,深入淺出,激情昂揚。在場的學員表示,方老師的講座,高屋建瓴,理論和數據相結合,對平時的教學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深受啟發,受益匪淺。
? ? ? ? 講座結束后,周千來老師對方文躍的精彩講座給予高度評價和致以真摯感謝。他表示,方副院長結合大量的案例,給我們作了一場內容豐富、指導性很強的講座,教師們要認真學習、認真反思,要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