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欺騙自己太久了!
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覺得人要想做番事業,總是要經歷很多,要去承受很多,“必將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每遇到很困難的事情,總會適應的很快,讓自己盡快度過,因為覺得這是應該會經歷,過去了也就好了。有時候還會以這種多磨難為榮,認為是自己的抗壓能力強,殊不知在一次次沒有結果的經歷中,已經漸漸失去了原來的方向。
總是會自圓其說,還愛幻想,并且特別相信自己的直覺,從別人的蛛絲馬跡的示好里,去認為別人是真心待自己的,然后義無反顧的投以信任,等到受傷時,還能不斷的替別人找借口,最后一次次的受傷,失去了信任,再也重拾不起。
我聽的聲音太多了!
“我雖然不知道我要的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要的是什么”,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簡直就是知音,一直在嘗試,一直在經歷,卻總是感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一直想要尋找,所以去選擇,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總在選擇的路上。換城市,換職位,換行業,蹉跎歲月,一不小心遠遠的走在了后面。
“你現在還不抓緊,到后面就…”,作為女孩子,好像總有很多時間節點,剛畢業時,覺得一份穩定的工作重要,畢業兩年后,覺得找個好人家重要???0歲時,覺得盡快生小孩重要,因為別人都完成了,因為女孩的好時光就這幾年…
周遭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聽知識講,聽感性講,聽別人講,好像都不是真實的自己,而真實應該是什么樣的?
真實的我在哪里!
小時候,餓了就哭,開心了就笑,想要抱就伸手,累了困了就睡覺,活的肆意坦蕩,真實無束。為什么長大了,想要真實就那么難。
一價值觀。在長期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些東西接受了,有些東西忽略了,但接受的這些卻并不是完整的世界。比如,有人覺得女人應該對自己好點。也有人覺得女人應該對自己狠點,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就會產生不一樣的行動和結果。前者會盡可能的給自己鋪一條好走的路,而后者會盡可能的逼自己做一些很難的挑戰,事實上,路太好走了會限制自己的潛力,太難了可能自己夠不著,反而打擊進取心。
二害怕失去,面對真實,也就意為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和想法,就要曝光,接受世俗的審判,而自己曾經的想法,經過審判后或許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害怕失去,不允許有一點差池,那就還是隱藏自己的想法吧,至少不會有明面上風險。當然真實也就因此隱藏了。
如果這兩種原因是成立的,那要做個真實的自己,首先就是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讓自己的認知系統盡可能的包含各個方面,然后再一件事上勤于思考,抓住本質性的方面,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斷,讓自己不至于迷失。
再者就是有勇氣批判自己,人無完人,犯錯其實并不可怕,思想拋錨其實也不是大的罪過,最大損傷的可能就是自欺欺人,不僅讓自己的靈魂受損,還讓別人生起提防心,隔斷了與你的信任,實在得不償失。
人的一生都在修煉,自我和超我在兩端拉扯,而我們經歷世間萬事萬物的意義就是,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也就是讓最真實的本我,浮現在世人面前,愛人護己,內心充實,不管在哪里,都能做到怡然自得,心中有海,不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