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普通的椅子,你到底站在它哪里舒服呢?此刻的它仿佛有種魔力,似一個能量巨大的磁場,賦予每個人不同的感受!游戲過后,我沒有向豌豆一樣的喜悅,更多的只有反思。
大家應該都聽過好孩子與壞孩子的故事吧!有一個家庭,有二個孩子,性格各異,一個好孩子從小各方面都好,愛學習 懂事又聽話,從不給家里添麻煩。另一個壞孩子卻整天的曠課打架惹事生非。后來二人逐漸長大,壞孩子依賴著頭腦靈活、能說會道在普通大學里混的風生水起,受到了家人親戚的一直夸贊!而好孩子在一流高等學府中內向、敏感,活得小心翼翼而總被人忽略,被親戚家人說是個書呆子,進入社會怕是也無法適應!可有沒有人走進過好孩子的內心呢?他也有犯懶的時候,也有跟弟弟爭東西的欲望,他本可在沉重的學習壓力下也偶爾曠課,他本可向其他不懂事的孩子一樣哭鬧偷懶,可他都忍住了,因為他記得,家人說要聽話懂事、多想想父母的不易,弟弟已經把父母氣的不輕,你不能再這樣等等……他如今的樣子,不正是家人幾十年來行為模式固定后給他的樣子嗎?
大概是小時候太不懂事了吧,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多為他人著想,為人處事要冷靜要理性別沖動。如今,遇事冷靜是真冷靜了,每次下意識的只為他人著想卻把自己的想法、需求給忽略了,氣出的內傷只有自己的身體知道!
上周的繪畫和今天的游戲讓我清楚的感受到,我們的思想可以欺騙自己,但身體和潛意識是不會說謊的,它忠實地幫我們貯存所有的情緒,尤其是憤怒、委屈、生氣等……一旦這些埋藏的負面情緒太多,身體承受不了的時候,焦慮、暴躁易怒、甚至抑郁等情緒癥狀便開始爆發!我以為我理性處理每一件事后就能完美解決,就能受到夸贊,可我的身體卻在一次次的忍讓、委屈和不滿后,憤而爆發,讓自己措手不及,提醒我要去真實地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 盧老師最后說,你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要是你自己都過不好,又怎能讓他人過的快樂?!
是啊,我太過理性,太多擔憂,總是刻意回避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把他人的感受和看法放到第一位,壓力怎能不大?活的自我一點,也許不是什么壞事,更不是自私,而是用樂觀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學會去善待和寵愛自己,讓自己的身體不再委屈,感受世界的美好和善意,也許生活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