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詩經》說:“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 ? 英國約翰遜博士說過:“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
? ? ? 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你會期望他感恩嗎?
? ? ? 你可能會,可是美國塞繆爾·萊博維茨,一位有名的刑事律師,曾使78個罪犯免上電椅。
? ? ? 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登門道謝,或至少寄個圣誕卡來?
? ? ? 我想你猜對了,一個都沒有,是的,你沒看錯,一個也沒有。
? ? ? 大家還記得這個新聞報道嗎?
? ? ? 開縣一輛滿載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險情,一頭栽進深達五米的水塘。
? ? ? 當地村民金有樹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砸開車窗將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卻因長時間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舉債治療數月,告借無門,不得不離開醫院,病死家中。
? ? ? 19名幸存者無一人去醫院探視,更無人為他送行。
? ? ? ? 金有樹臨死前寫下一封信,第一句話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現在誰來救我的命。”
? ? ? 讓我來問問大家:像你我這樣平凡的人,給了別人一點小恩惠,憑什么就希望得到比救了別人性命更多的感恩呢??
? ? ? ? 人間之事就是這樣。我們天天抱怨別人不會知恩圖報,到底該怪誰?這是人性。
? ? ? 忘記感謝乃是人的天性,所以不要再指望別人感恩了。如果我們偶爾得到別人的感激,就會是一個驚喜。如果沒有,也不至于難過。
? ? ?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這個“中”“保”是何意思呢?一起來看看
一、不做中
? ? ? 這里的“中”,指的是“中間人”,古語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古代,一方縣官尚且難斷一戶人家的家務事,何況一介平常布衣呢?
? ? ?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凡兩個人有牽扯,鬧矛盾,那雙方必然各有“道理”,所謂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去當中間人調和,稍微話說偏了一點,你就會得罪其中一方,弄不好,兩頭都會得罪了,最后唯有落得了個費力不討好,您說對嗎?
? ? ? 尤其是涉及到經濟糾紛、經濟利益,一方嫌多,一方嫌少,很難調和,你居中調和,兩頭受氣,雙方都認為你偏向對方,出力不討好,何苦呢。
二、不做保
? ? ? 這里的“保”,指的是“保人”,通常來說,能用到保人的行業必然會牽扯到利益,舉個例子:
? ? “比如有一位窮朋友最近缺錢花,周轉不濟,便想找一個比較富裕的朋友借錢,但是這個富裕的朋友不信任窮朋友,怎么辦?于是窮朋友便找到了你,讓你做保人,替他做擔保,最后富裕的朋友看在你的面子上,借了錢給窮朋友”。
? ? ? 這種事例,說實話,筆者的朋友遇到一次,最后他的朋友還不起錢,耍賴的性質,無奈他也要幫著還。
? ? ? 古人常說“人心隔肚皮”,一些牽扯到利益的事情,能推就推,否則最后吃虧的一定是自己,善良沒錯也無罪,但不是拿來給自己找麻煩的!
三、不做媒人三代好
? ? ? ? 從古至今,媒人這行業可謂是歷千年而不衰,依舊存在著,那么,為何有“不做媒人三代好”的說法呢?
? ? ? 其實,這是有2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媒人自身的道德問題,為了多掙錢,多收禮,可謂是連哄帶騙,將兩個不合適的年輕人撮合到一塊,甚至令人氣憤的是,只因收了一方的禮,這媒人便會替這方隱瞞一些身體缺陷,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只有到了洞房花燭夜,一對新人才能見面,因此,當結完婚發現對方一些缺陷時,那還不得氣得指著媒人的鼻子破口大罵,連脊梁骨都給戳了,毀人一輩子幸福,可謂是昧著良心賺錢!
? ? ?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新人進洞房,媒人扔過墻。
? ? ? 小兩口經過了媒人介紹成親了,婚后生活幸福,人家認為是佳偶天成,命中注定,是緣分是他們結合在一起,媒人是服務平臺,再說也有所表示了。
? ? ? 但是婚后卻過得不好,夫妻二人常常吵鬧,一家子不得安寧,矛盾百出,甚至最后鬧離婚,這時,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便會埋怨媒人,說當初介紹了個這么差的伴侶給自己,要不是媒人的介紹,自己又怎么會有這些事呢?
? ? ? 但這第二個原因還真的不能怪媒人,為什么?因此,婚姻是需要經營的,男女雙方既然選擇了在一起,那么就要好好的過日子,忍受彼此的缺點,互相包容,互相著想,才能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