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何時戀家,但又懼怕回家,心里有一顆柔軟的心在脆弱地邊緣徘徊。
每次看見她,都會覺得她老了一點,黑發不知道何時被白發逐漸覆蓋,細紋布滿了眼角,面部的皮膚松弛,看不見一絲的水潤,筆挺的身軀也開始慢慢地駝背,青春細膩的手指,被松弛的皮膚布滿了雙手,厚厚地老繭詮釋她這一生的付出,手不知何時有輕微地顫抖,開始健忘自己要做的事,或者已經做過的事。
我看著她在廚房忙碌的背影讓我莫名的鼻酸,好想抱著她痛哭一場,詛咒時間為何那么殘忍地帶走她曾美麗的容顏,可是并沒有行動,因為我怕她罵我:“又發什么神經呢?”把我懷抱她腰間的手松開,也怕我的一腔柔情被她給“奚落”沒了。
昨日,感冒在家休息,我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動靜,母親對姨母說:“小妖精病了在臥室睡覺,三天只吃兩頓飯,工作一天也辛苦,從18歲我就沒操心過,唯一的遺憾就是沒人替我好好照顧她,我也是半個身體進棺材的人……”
話音一落,我眼淚默默地落下,鼻子酸澀而不知道聲音該從哪里冒出來,宣泄我敏感地神經。
感動絕非一句話能觸動的,在好的朋友也不可能擔心我三天只吃一頓飯,也許時隔多日見面會問:“怎么瘦了,減肥嗎?”
當然也不會有人心疼你工作辛苦,有沒有在單位受氣的問題,更不會有人擔心你身邊還缺一個知冷暖的人……
只有她,在時光里陪我成長,而自己容顏老去不求回報。
【2】
想要珍惜,卻滿是脾氣。
她從來不打扮自己,樸素是她這一生的標志。
她會主動替我收拾房間,結果往往會拂了老人的好意。
“叫你別收拾房間,你看,東西找都找不到”語氣充滿了不耐煩的責怪。
其實房間是自己的,就應該個人收拾的,不收拾,也別傷了老人的好意。
每次吃飯,她總是往我碗里夾肉,或者叮囑我多吃菜對身體好,而我不來耐煩的語氣:“別夾了,我自己吃什么我自己知道”。
其實輕輕地一句不耐煩,你怎可不明白她的心疼,以及夾菜都是滿滿的愛,這個世界上能心疼你吃不好,營養不好也只有她呢?
“還有多久回家.......”她總是在電話迫切渴望的語氣詢問。
“有事嗎?沒事?我掛啦!我正忙著呢?一會回家”還沒聽她把話絮叨完,我已經就把電話掛了。
其實她的電話,也許只想說說話,問問我的情況,可惜我沒有去體諒她的用意,用煩躁地態度快速結束這次的通話。
【3】
我知道她愛我,比我愛她多的多。
每次病了,不管是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大孩子,她還是操碎了心,端著熱水坐在床邊讓我吃藥,滿嘴的罵罵咧咧地說:“你這么大的人呢?還不會照顧自己,怎么得了喔!”
高燒不退,嘴巴干渴,看著眼前焦急地眼神,感動油然而生,眼淚在眼眶打轉,回想起小時候是她一個人背著我,從家里走到醫院,并在醫院里陪了我一晚上,以前是,但如今也是。
她老了,不知何時我愛吃的糖醋排骨,變成了咸排骨。
“做不來就不要做,咸死個人了”我提高聲貝指著菜責罵她。
她不相信自己幾十年的廚藝會退步,拿著筷子夾了一塊一吃,她這才明白自己把鹽巴當成了白糖,“我記著我放的糖啊!”她無奈地看著那一盤咸的要死的排骨。
許多時候,我忘記了她老了,而往往脫口而出的抱怨,使她感覺自己處于很無用的狀態。
當我掙錢能為她買一件新衣的時候,卻總在耳邊對我說:“掙錢多不容易,我可不能買那么貴的衣服”。
一輩子的節約,到了我這里還在為我節約,這樣的人也只有父母了。
【4】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你關心過你自己的父母嗎?
這一點我自認為是失敗的,記得有一次母親出去辦事,竟然坐過了公交站臺慌了神的打電話求助。
心里火急火燎,一邊擔心她在哪里,一邊罵她你怎么那么笨,等找到她的時候,她傻乎乎地笑著說:“你說我這記性怎么就那么差,害你又請假跑一趟”。
當時,你請了假,心里窩了火,看見她,聽她說的話,突然鼻子酸酸地責罵自己為何就不能好好地陪著她,多么擔心她跟走失老人那樣去哪里都不知道,眼眶就濕潤呢?
從哪之后,你會發現她不愛出門.........
有一天,我們真的要警覺他們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的照料了。
他們不會像以前身輕如燕,氣宇軒昂,而是語速緩慢,行動力遲緩,語言啰嗦。
有一天,你會發現飯菜越來越難吃,不是太咸就是太難吃,不是糊了,就是夾生。
他們不會像以前能做出山珍海味,而是味覺逐漸退化,眼睛看東西模模糊糊,感受不了味道的甜,還是咸,視覺也在分不清白糖與鹽的區別。
有一天,你會發現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嗽,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者著涼,
其實那是他們吞咽神經老化,吞咽東西就會呼吸道不順暢。
有一天,你會發現家里的飯,煮的特別的軟,菜也特別的細碎。
他們不會像以前愛吃清脆的蔬菜,或者辛辣的食物,而是喜歡煮的爛爛的菜,他們的牙槽骨開始萎縮,腸胃開始消化不良,碰到刺激性的食物就會拉肚子。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們,請用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的耐心去伺候他們,在人生的后半旅程中好好珍惜他們,忍住自己的臭脾氣,接受他們老了會像小孩子一般的壞脾氣。
為人子女要時時刻刻的警覺日漸衰老的父母,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了,不愛洗澡,請抽空定期為他們洗身子,泡泡腳,力所能及的幫他們換洗衣服。
當我們在享受美食帶來的味覺感受,請替他們準備一份適合他們能咀嚼的食物,因為他們也想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當有一天他們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房間里還充滿難聞的異味,可能他們自己聞不到,但此時我們請不要嫌棄我們父母的臟或嫌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帶他們清理,并且維持他們僅有的“自尊”,不要用言語刺激他們。
想想我們剛出生那會,是誰喂奶換尿布。
生病時,是誰不眠不休照料,是誰教會我們生活的基本能力,是誰為了生活奔波花錢供我們讀書。
是誰供我們吃喝玩樂,是誰把關心發揮到行動與心靈上永不停歇,難道當他們老了,頭發白了角色互換不是應該的嗎?
父母是承載我們一路最好的陪伴,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