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中在口袋里摸出一張紙,翻開一看是昨日在建行辦理業務的一張回執單。因想開戶炒股,在網銀辦理業務時發現預留的電話還是原來在深圳的手機號碼,于是只得親自到銀行辦理更改預留號碼。
離開深圳已十年整,但今天看著這個號碼,依舊是那么熟悉與親切。那個號碼可以說見證了我成長、奮斗、愛之初體驗的黃金時代。而隨著號碼的更換,仿佛我和那個年代的最后一絲聯系算是徹底割裂了。如果辦理業務的當時我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許肯定我會更換一家銀行和證券公司開戶了。
就在上周與三位大學同學及摯友相會于懷化,其中一位不久前,在洞穴探險時從15米高空失足跌落,所幸其皮糙肉厚,加之著陸姿勢、部位及住置的合理性,使其僅左大腿與屁股大了兩圈而已。而在他跌落的那一剎,他覺得他會死去,在其住院的一周,他將自己至今的經歷回憶了一番,總覺得我們深圳那段時光是最值得、最快樂的。懷化期間與我同住一間房的另一同學一起聊天最多的就是深圳的快樂與離開后的失落。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大都是失落與遺憾。也許能留下這段美好回憶也是一種美好吧。我們這群大學死黨在7局4勝的四人制足球場上4:0狂虐了一牛B哄哄的寢室,贏了7個火鍋(沒有兌現);在深圳9個人擠在一個3居室中,晚上一起看本港臺學粵語,還共同經歷911事件的直播,我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臺JVC的CD機;后來搬至一個位于8層而無電梯有7間房的復式房,晚上在家或切嗟麻將或爬爬蓮花山或打打斯諾克;到了周末那里更是大學同學的活動的據點,間或還會組織一場足球比賽,那一切回憶起來真是太美好了。當然玩樂并不是我們在深圳的全部,在那里,加班是我們的常態,在那樣的效率至上的環境之下,總是如無形的潮水,推動著我們邁步向前趕,在不知覺中不斷超越自我。之后,我們也逐漸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開始一起商議是否購房、投資等事項。但好景不長,02與03年,一些因素使我們5個好基友中的3個人陸續離開了深圳,我也在3年后06年離開了,其間我有了自己的初戀,也有辭職后在sars期間獨自跑到上海玩了一周經歷。
離開深圳、離開小伙伴們已整整十年有余,雖然其間大家也有相聚,但每次看到大家都還起色不大,我更是渾渾噩噩,就更多了一份惆悵,十年來,我更是末踏足深圳半步。
或許是感覺再也回不去了,或許是心中還有不甘,原本計劃在簡書上開始每周500字的練習,卻因一張小單子而引發我在此的一番感慨,機緣巧合,也算是一個開始吧。
緬懷過去,憧憬末來,愿十年之內能再赴深圳寫故事!